【咖啡產地】中美洲篇:宏都拉斯

【咖啡產地】中美洲篇:宏都拉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宏都拉斯的咖啡種植史

宏都拉斯咖啡的種植歷史可以追溯到18世紀後期,當時咖啡開始在這個地區得到種植。1804年已有官方記載關於宏都拉斯咖啡的種植,表明當時該地區已經開始有商業化的咖啡種植活動。

到了1894年,宏都拉斯的咖啡種植量逐漸增加,成為該國的重要農業產品之一。1949年,宏都拉斯政府開始投資咖啡相關的道路基礎建設,促進了該產業的發展和出口。然而,1998年的颶風災害對宏都拉斯的咖啡產量造成了重大影響,也促使當地農民轉向更高品質的咖啡種植和加工方法。

自2004年開始,宏都拉斯開始舉辦卓越杯(Cup of Excellence,簡稱COE)。2011年,宏都拉斯的咖啡產量已在中美洲地區名列第一。

延伸閱讀▶︎▶︎咖啡杯測是什麼?卓越杯是什麼樣的系統?

raw-image

二、咖啡品種與種植環境

宏都拉斯的主要咖啡品種包括帕卡斯(Pacas)、鐵比卡(Typica)、卡杜艾(Caturai)和卡杜拉(Catura)等。宏都拉斯的咖啡產區海拔範圍廣泛,從海拔700公尺到2000公尺不等,不過主要產區的高度大約在1200公尺~1600公尺間,以中美洲精品咖啡的產區來說並不算特別的高。

宏都拉斯咖啡多以水洗處理方式(Washed)進行加工,這種處理方式能夠呈現出風味多樣的咖啡豆。宏都拉斯的咖啡種植區域風味變化豐富,同時也注重環境保護,大多數種植區域採用有機栽種和遮陰栽種的方式。宏都拉斯咖啡產業的為全國的GDP貢獻超過1%,咖啡產量占全世界咖啡產量的3%。

延伸閱讀▶︎▶︎【咖啡知識】咖啡與它們的品種


三、主要產區特色:

這三個產區就佔了總產量的一半以上,

  1. 科班(Copan):平均海拔高度約在1000公尺至1500公尺之間。科班產區的宏都拉斯咖啡以其巧克力味和口感醇厚而聞名。
  2. 蒙德西猶斯(Montecillos):平均海拔最高,約在1200公尺至1600公尺之間。這個產區的宏都拉斯咖啡以其明亮、柑橘類風味和層次豐富而受到青睞。
  3. 阿加爾塔(Agalta):平均海拔約在1000公尺至1400公尺之間,是宏都拉斯最早開始種植咖啡的地區之一。阿加爾塔產區的宏都拉斯咖啡以熱帶水果味、巧克力味和酸甜均衡的特色而獨具一格。

其他較知名的區域還有鞏瑪雅瓜(Comayagua)、奧帕拉卡(Opalaca)、埃爾帕拉伊索 (El Paraiso)。

四、咖啡分級

根據種植海拔高度的不同,宏都拉斯咖啡可以分為不同的等級:

SHG(Strictly High Grown):
種植海拔在1200公尺以上(有些國家標準為SHB,即種植海拔1350米以上)。這些高海拔種植的咖啡豆通常具有更佳的品質和多變的酸質與風味。
HG(High Grown):種植海拔在900米以上的咖啡豆。
CS(Central Standard):種植海拔在600米以上的咖啡豆。




avatar-img
咖啡王子中二店的沙龍
89會員
80內容數
收集並回應學生、客戶及各路好友的發想與提問。歡迎留言提問呦,有可能下一篇文章就是您的專屬時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開篇是從很傳統尼加拉瓜的咖啡種植史開始,但這其實是一篇好心有好報的故事。
盧安達,一個位於東非的內陸國家,北接烏干達、東接坦尚尼亞,西邊是羅布斯塔咖啡的原鄉剛果,南面則是同為內陸小國的蒲隆地,皆是盛產咖啡的國度。此地擁有著豐富多樣的地理特點和獨特的咖啡生產環境。 自從1904年引進咖啡種植,1917年開始出口以來,盧安達50%的外匯,都依靠一顆顆小小的咖啡豆。
哥斯大黎加是個位於中美洲的小國,北鄰尼加拉瓜,南與巴拿馬接壤,是世界著名的咖啡產區之一。它擁有悠久的咖啡種植歷史,可以追溯到18世紀初期。 當地的咖啡特色以使用蜜處理法為最著名。
開篇是從很傳統尼加拉瓜的咖啡種植史開始,但這其實是一篇好心有好報的故事。
盧安達,一個位於東非的內陸國家,北接烏干達、東接坦尚尼亞,西邊是羅布斯塔咖啡的原鄉剛果,南面則是同為內陸小國的蒲隆地,皆是盛產咖啡的國度。此地擁有著豐富多樣的地理特點和獨特的咖啡生產環境。 自從1904年引進咖啡種植,1917年開始出口以來,盧安達50%的外匯,都依靠一顆顆小小的咖啡豆。
哥斯大黎加是個位於中美洲的小國,北鄰尼加拉瓜,南與巴拿馬接壤,是世界著名的咖啡產區之一。它擁有悠久的咖啡種植歷史,可以追溯到18世紀初期。 當地的咖啡特色以使用蜜處理法為最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