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Haru
嗨~一早陰雨綿綿,很適合聊聊情感面的東西,擱著許久要談的兩本新書,今天來介紹一下,分別是聯經出版的《在我被吃掉以前》,以及上誼出版的《空空的肉包》。
在書店榜單佔據許久的《在我被吃掉以前》,故事開場,便出現了一隻圓圓胖胖、可愛可愛的牛,圓鼓鼓的身體上揹著一個不相稱的小包包,那形象惹人愛~但他卻說:「我是一隻牛,聽說很快就要被吃掉了。」
可愛的長相,討喜又溫馨的色彩,卻說出了一句挺「沉」話。故事是講述一隻白白胖胖的小牛即將被吃掉,於是背起了行囊回到母親的牧場,想看看母親一眼。旅途中,小牛開始回憶起過往與母親的相處,想到自己必須吃得白白胖胖才能賣一個好價錢,同時,又疑惑自己為何不是動物園裡的大象,供人觀賞就好;最後,他站在遠方,看著草地上的母親,怕相見即是離別,於是轉身離去。是一本隱隱悲傷的作品。
《空空的肉包》相反,是歡樂勵志。
一開場只見一個哈欠連連的廚師,趕著去午睡而忘了幫一顆包子填餡,一心以「飽滿」為志業的小肉包跑去叫廚師起床幫忙填餡,但天有不測風雲,肉包亦有旦夕禍福—「餡料卻沒啦!」於是,小肉包開始了一場「追尋自我」之旅,不料,卻頻頻吃閉門羹。
他想成為披薩,餅皮卻不適合;想化身為豆沙餅,顏色又不對,想變成美味咖哩「包」,殊不知店員只賣咖哩「飯」,最後,肚子空空的肉包已經快餓昏了,衝進了中華料理店,讓自己飽餐一頓,殊不知,好好照料自己需求的小肉包,填飽了自己,反而香氣四溢,成了店家的招牌,什麼餡料都有的「特大號美味肉包」可是讓客人絡繹不絕哩!
開場,決定了一本書的論調,可以窺見創作者的意念,版權或總編選了這一本書出版同樣也有他們想要傳達的意念,不能偏離出版社的核心價值,但銷售又不能太差,這個天平有時很難拿捏。
你覺得兩本繪本,在年底總結,銷售量哪一本會較好呢?呵呵~我想應該是《在我被吃掉以前》,悲傷的渲染有時候傳播速度較強,市場吸睛度也高,但《空空的肉包》應該氣長,會走得長長就久的~(唉唷~)
這並非在說《在我被吃掉以前》不好,而是關於「再見」,或許親子天下出版《雲上的阿里》已經在我心中有一個很難超越的地位,不管自己唸或唸給幼稚園、小學生聽,總會哭倒一票人,也或許我更喜歡像是《積木之家》這種類型,悲傷不明說,而是用分隔畫面一層層堆疊情緒,最後一記回馬槍,那種悲傷會久久地......
而《空空的肉包》有一種「孩子氣」,我好欣賞,它是一本為孩子而生的作品,小孩一定喜歡,但是有個很奇妙的點,當我拿給高敏感的小孩跟天性樂觀的小孩閱讀,卻發現他們回饋分享的卻是「好看又勵志」,他們看出另一層感受,不全然只有歡樂,也是我欣賞這一本作品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