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寫於2023年5月13日)
一直以來,《throughline》的題材通常都比較沉重,所以我並不會每一集都聽。但剛才聽了〈What's Your Worth?〉這一集,談「信用分數」(credit score)在美國的歷史;聽到一半,我就整個人皮卡丘傻眼,必須寫一下筆記。
首先,信用分數之所以被發明出來,跟工業革命後的都市化有關。在都市化以前,你如果要跟在地銀行借錢,因為銀行認得你全家老小,所以不需要什麼信用評等與分數,就可以決定借或不借。但在19世紀上半葉的都市化以後,都會人口變多,銀行不可能認得每一個人;銀行若要判斷能不能借錢給你,就需要新方法。因此銀行就開始用你的性別、年齡、膚色、職業、婚姻狀況、會不會喝酒、會不會賭博,來決定要借給你多少錢、算你多少利息。
第二,要知道19世紀的時候,還沒有電腦。當時,銀行是透過信用評分人員,到你家訪視,看看你的談吐、你的工作、你的家庭,來評定你的信用。因此評分員的主觀意識很容易就影響到你的信用分數,尤其如果你是女性、你是黑人、你是窮人、你單身的話。然而,即使到了20世紀下半葉,電腦漸漸普及,情況也沒有比較好。因為性別與膚色,很容易就影響到一個人的職業與其他外在條件,但電腦還是只看這些外在條件來評定一個人的信用分數,也沒有變得比較不歧視。
岔個題。在電腦被用於信用評分之初,傳統的評分員也曾經批評「電腦無法理解一個人的全貌,因此無法給出公允的評分」。是不是跟現在的AI發展有點像?w
第三,一個人的信用分數低,不是只有影響到他自己而已耶。信用分數低,利息就高,對借貸者的財務狀況就更加不利;而當借貸者還不出錢,跟借貸者共享同一個標籤(如:同一種學歷、同一個收入層、同性質工作、同樣婚姻狀況)的整個群體,信用分數都會被評得更低。相對地,還得出錢的群體,信用分數則是會越來越高,貸款利息越來越低。一來一往,差距拉開差距,階級就這樣一直複製下去了。因此信用分數不只是在評定一個人的財務表現,而是整個社會的歧視的具象化。
最後,由於現代的信用分數是由電腦評分,銀行外部的一般人並無法知道每一種指標的加權比重分別是多少。演算法「刻意被設計得曖昧不清」,使我們無法一探究竟!因此本集受訪學者建議:信用分數的評定不能交由市場自行運作,必須由國家介入,打開黑盒子。雖然這麼做不一定能扭轉階級,但至少信用評定過程的透明度會增加,更能夠被社會檢視。
升息期間,我曾多次被銀行業務員推銷貸款。即使扣除央行這一年升的息,銀行核給我的利息也都沒有我第一次貸款的時候來得漂亮(因此我後來都沒有再貸)。我當時就曾經疑惑:我的信用分數到底是怎麼被計算的?為什麼我都準時還款,信用分數反而變低?我要怎麼做才能讓信用分數變高?我在沒有意識的情況下,就被迫參與了這場打分數遊戲,以及階級廝殺。人家《魷魚遊戲》至少還會問你參加意願;但現實世界的信用評分卻連問都沒問,我們每個人就被迫參加了。——而且你還不知道評分規則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