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道韞,
東晉人,大約生活在淝水之戰前後的時代,是東晉安西將軍「謝奕」的女兒。
淝水之戰時,東晉主政大臣「謝安」是謝奕的弟弟,謝道韞的叔叔。
而淝水之戰中,晉朝主將「謝玄」,則是謝奕的兒子,謝道韞的弟弟。
(家中長輩兄弟看起來都文武雙全,其實是因為東晉高階文武官之間的分野不是很明確。
在晉朝上品無寒門的時代,高門大姓的子孫,就算能力低下,也可以從中階官員當起。
而下層階級,不論文武,就算能力再高,官位也升不上去!
所以高階武官也常常是歷史上的才子擔任,如書法名家「王羲之」,官拜「右軍將軍」,因此王羲之又被稱為「王右軍」。
故而謝道韞的父親、弟弟雖然文才也很出眾,但卻是出任將軍之職。)
謝道韞留下來的事蹟不多,其中最著名的故事,記載在《世說新語》中:
謝安在一個下雪天時,和家中子侄們討論可用何物比喻飛雪。
其中一個侄子「謝朗」說道:「撒鹽空中差可擬」,道韞則說:「未若柳絮因風起」,因其比喻精妙而受到眾人的稱許。
也因為這個著名的故事,她與漢代的「班昭」、「蔡琰」(蔡文姬)等人成為中國古代才女的代表,而「詠絮之才」也成為後來人稱許才女之詞語,在古代私塾必讀的《三字經》中更有「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一詞。
但文才斐然的謝道韞卻嫁了一個相對平庸的丈夫,王凝之。
王凝之(西元334年-399年),字叔平。東晉書聖王羲之次子。亦以書法知名於世,工草書、隸書。
但個人才幹,恐為王家同輩兄弟中居劣者。
謝道韞嫁王凝之為妻,婚姻並不幸福。在《晉書·列女傳·王凝之妻謝氏》中寫到:
「初適凝之、還、甚不樂。」(剛剛嫁給王凝之,回娘家,心情不好)
安曰:「王郎、逸少子、不惡,汝何恨也?」
(謝安說:王家郎君是王羲之的兒子,風姿飄逸,不錯啊,妳恨什麼?)
答曰:「一門叔父,有阿大、中郎,群從兄弟復有『封、胡、羯、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謝道韞回答:看到了家中叔叔謝尚、謝據。同輩兄弟有謝韶、謝朗、謝玄、謝淵這些人,沒想到天地間還有王凝之這個庸才!)
封是指謝韶,胡是謝朗,羯是謝玄,末是謝淵,都是謝家兄弟的小字。謝道韞向謝安抱怨說謝家叔父、同輩兄弟都這麼傑出,相比之下,王凝之真是庸才!
而後來發生的事,就真的證明了王凝之才幹真的比不上謝道韞。
王凝之從政之後,當過江州刺史、左將軍、會稽內史等職,但迷信五斗米道。隆安三年(399年),一樣信奉五斗米道的信徒首領孫恩造反,兵臨會稽城下,王凝之不攻擊也不設防,只是祈神禱告。
手下請求設防出兵,王凝之竟回答:「我已向神明借得數萬天兵天將駐守,不用擔心反賊。」當孫恩攻陷會稽時,王凝之顧不得謝道韞,只帶了親近的庶子庶女們逃跑,結果在會稽城外被叛軍捉到,與子女等一起被殺。
而謝道韞則舉措鎮定,命令家中剩餘的婢僕執刀仗劍,欲乘亂突圍出城。自己也提刀上陣,終因寡不敵眾,也成為賊兵的俘虜。
謝道韞當時帶著親生女兒生的小外孫,剛剛三歲。
孫恩以為他是王氏子孫,準備把他殺死。謝道韞厲聲說:「事在王門,何關他族?此小兒是外孫劉濤,如必欲加誅,寧先殺我!」
孫恩早聽說謝道韞的才名,今又見她毫無畏懼之意,不免大為心折,於是以禮相待,不但不殺她的小外孫,而且命屬下善加保護,送她安返故居。此後,家破人亡的謝道韞一直寡居在會稽!
老安結論:#老公靠不住,才女當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