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貞慧
《大唐西域記》中有「庵波羅果,見珍於世」的記載,說明芒果最早傳出印度以外的是中國唐朝高僧玄奘大師。芒果果肉果核內的果種是不會壞的,一旦種於土中,便會生長成大樹,故被譽為樹中之王,加上此樹開花多,成果少,是上乘供佛珍果。
芒果為英文mango翻譯而來,有「愛情之果」美名,是印度的國果,已有四千年歷史;在佛經中常被作為各種譬喻的引用,亦被稱為「菴羅、菴婆羅、菴沒羅」等。臺灣話稱為「檨仔」,屬外來品種,樹幹高大,常綠喬木科植物,果實酸甜美味,是東南亞地區的盛產水果,更是世界上消耗量最大的水果之一,製成芒果乾、芒果青,酸甜的滋味,令人口齒留香,回味無窮。
明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菴羅果,樹生,若林檎而極大……色黃如鵝梨,纔熟便鬆軟。」形容了芒果樹的外觀和果實特性,將芒果榨成汁或做成芒果冰沙,則是消暑涼品。
相傳以前印度有位虔誠佛教徒,對佛陀很景仰,所以將自己的芒果園供養出來,讓世尊在果樹下休息冥想,並享用芒果;因此在眾多的水果供品中,芒果帶有吉祥之意,人們喜歡在家中庭院種芒果樹;或在祭典時,在家門口懸掛芒果枝葉,祈求帶來平安喜樂。
炎炎夏日,當您走進佛陀紀念館佛教植物園玄奘大師區,抬頭看到綠果纍纍壓的枝頭下墬時,想起那誘人酸甜香氣之餘,別忘了,芒果樹也象徵美好吉祥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