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浪漫是兩人當下都在最一致的狀態,對於彼此的關注與愛戀不多也不少,平等濃烈的剛剛好。在對方面前即使愚蠢、出糗也沒有關係,笑笑鬧鬧妳知道他會將妳摟在懷裡,看著妳的臉龐真心地讚嘆為何妳可以如此美麗。妳將自己最脆弱的那一面傾倒,他沒有條件地接納、理解著。過程中不忘加入一些令妳開心的元素,舉凡那些無厘頭的科幻電影情節、或者在妳面前擠眉弄眼比手畫腳。妳指尖輕觸著他臉上的輪廓,讚嘆著他的鼻樑、深邃的眼睛、洋娃娃般的睫毛、還有妳最愛的鬍渣(即使總是把妳刺得有點疼);他則是猛然往妳鼻子一湊,輕咬了一口,太喜歡了,我要吃掉它。你們在夜深的街上跳著雙人舞,逗弄著巷子裡的小黑貓,平時不太喜歡的台北霎時間成為了你們的遊樂場。他說好像回到青少年時期一般,不理解自己為何與妳深吻會有觸電的感覺。語畢,妳見他全身抖了一下,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
《愛在黎明破曉時》電影中傑西與席琳彼此之間深刻的連結,談論著藝術、政治、人生、家庭、社會,彼此玩鬧、一起對於新鮮事物抱著好奇探索的心。電影裡的浪漫情節在妳的真實人生上演,觀看的同時甜甜的、暖暖的,打進心坎的感覺。然後同時內心懸於不捨,著急著想知道半年後的他們到底會不會如期見面。兩個月過去了,妳沒有忘記他,一整週的極致浪漫與契合,怎能忘記?時時刻刻生活中都會飄著一點他的影子讓妳會心一笑。他不在妳身邊了,但當時他臉上飛揚的神采就好像在妳面前。妳腦中刻畫著兩人一起共組生活的想像,現實與未來的距離,你們都不知道該如何測量。
續集 《愛在日落巴黎時》 傑西與席琳再次相遇,是那一夜過後的九年以後。他們擁有著各自的人生,傑西甚至結了婚,有個四歲大的小男孩。即使雙方看似都事業有成,但面對愛情,他們的心早就都已經死了。他們述說著彼此的愛情生活再也沒有遇見心靈契合的對象。因為經歷過太多的折磨,席琳選擇忘記那個曾經浪漫的自己,讓自己在愛情當中麻木,想要同時愛人與被愛的需求轉而剩下得過且過;而傑西則是在當年席琳沒有如期赴約的時候,他也將自己的愛情一同埋葬了。他的婚姻只剩下責任與義務,與老婆共組的家庭沒有任何一點歡笑,並在當中失去了真實的自己。就連在夢裡也不斷錯過席琳的他,常在夢醒時分發現自己在啜泣。(噢,那股悲傷失落太濃烈,妳也忍不住掉下了淚)。因為體驗過真實而深刻的連結,其他的一切都相形失色,顯得一點色彩的鮮度也沒有,內心的對比與期盼始終糾纏著他們。
「年輕時,你以為自己還會遇到許多與你心靈相通的人。等到年紀大了,才發現其實這種相遇一生中只會發生幾次。」-《愛在日落巴黎時》
妳內心期盼著彼此再見面的那天,但妳也完全理解距離的殘酷與生活不同步調的無奈。妳是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的混合體。妳們有著共同的默契不去定義彼此的關係而綁住對方,甚至能不能一起計畫一趟旅行都是未知數。妳想著會不會妳的愛情故事也跟傑西、席琳一樣,即使真的再相遇了也已經彼此錯過。看到這裡妳哭了,多麽真實,也多麽可能成為現實,人生就是如此多的無奈。那是一種對於未來憧憬失去的害怕,即使它從來還未發生。要是席琳的外婆不是在約定好見面的那天舉行告別式多好,要是他們有留彼此的聯絡方式有多好,要是妳一想念他就能出現在妳面前多好,要是.....多好。
老天不會晚也不會早,一切都剛剛好
但妳告訴自己,妳的愛情不會跟他們一樣錯過呀。妳在最糟的時候遇見他,他向妳示範了原來生活可以如此單純、簡單、快樂。他離開了,但是妳也因爲遇見他而改變了好多。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過得快樂,學著更多的專注在自己身上。妳知道自己全身上下產生了由內而外的質變,一個對的人可以讓人產生極大的轉變,而他就是當時對妳來說最好的。妳內心其實早就深深知道要先找到自己,才會找到妳一生的摯愛。妳學會不再患得患失,不再因為他傳不傳訊息而影響自己一整天的情緒。妳的生活與快樂都是妳自己的。
妳決定不再讓眼淚成為訴說思念的工具,因為妳想要不一樣。
妳告訴自己雖然他離開了,但妳會愛妳自己。妳可以讓自己過的開心,去做那些妳已經觀望很久但都沒有去實行的事情。快樂是自己給自己的,最後與妳攜手人生的人是不是他不重要呀。因為即使不是他,當妳準備好的時候,妳也會再遇見一次如此深刻的愛情。的確呀,妳遇到的對象越來越好,即使好像還沒有真正遇見一個停留在妳身邊的,妳卻好像打破了循環的魔咒。當妳那次堅定地告訴自己說:如果對方沒有將我的心意與關心放在心上,抱予同等的回饋,那對方就不值得我的付出。接著妳就遇見了他,在那個當下妳們都付出了全部的真心,即使知道分別很快就會來到也在所不惜。現在換他不在了,所以妳收回在他身上過多的愛戀、關注與心思,將重心拉回來好好愛自己。不是因為氣憤,妳仍然思念、仍然喜歡 ,但妳更想念快樂的自己。多好呀,對的人會出現的呀,因為妳值得那個對妳最好的,妳向宇宙下了訂單。一切都剛剛好,當妳好好活在每個當下,妳就不會錯過。當妳好好的愛自己,真愛就會在最合適的時間來到。
今年情人節,好好愛自己,是妳給自己最好的禮物。
(自架網站搬家,原文寫於 Feb14,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