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拿來應用、反覆思考的叫「知識」,不會應用,也沒有思考的叫「資訊」。如果說知識是我們生活中找到寶藏的各種線索,那麼《知識複利》這本書就像一張完整的藏寶圖,帶領我們找到每個人心中的寶藏。
「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已經流傳好幾百年,作者發現,在今日這個快速變動的時代,似乎每個人都有學習焦慮,花錢買很多線上課程,聽很多場講座,也都固定閱讀很多大神在社群平台上分享的文章,但接收到的資訊到底怎樣能為人生加成?怎樣才可以創造更多價值?《知識複利》運用一套有邏輯的系統架構,有條理的告訴我們該如何將知識轉為力量,其中提到很多我從來沒想過的思維和法則,包括iOPF學習法則、UVA戰略思維、CTA知識變現行動等等,內容不僅淺顯易懂,也能實際運用在每個人生活之中,讓我們可以從一個思想家,變成一個行動家。
我尤其喜歡書中前半段提到的iOPF學習法則,我們在使用這類的學習工具前,我們必須先瞭解「學習」這兩個字真正的意義是什麼,將兩個字拆開來看,「學」就是代表接收資訊;「習」則是能夠將資訊輸出,經由思考、實作、討論,將資訊與我們的經驗連結,轉換成更有價值的應用。
而大部分的人,包括我自己,都只有做到「學」(輸入)而沒有「習」(輸出)的習慣,造成過度輸入,缺乏輸出。這時iOPF思考工具就可以派上用場,作者提到,我們學習必需懂的限制自己的學習量,因為大多時候,我們只需基礎的知識量,就足夠我們實際輸出運用,所以這邊的i是採用小寫的input(微輸入),接著就是容易被大多數人遺忘的,歸納輸出(Output)和實際輸出(Pratice),輸出完畢後,還須檢討優化(Feedback),才能保留優點,並且改善缺點,懂得打造一個讓知識能夠產生複利成長的系統,而不是放任知識隨著時間複損。
一個人一年可以讀幾本書並不重要,關於閱讀,無需拼量多,也不必刻意讀幾百本書來展現博學,重點其實在於「實踐」。知識複利強調的是要透過長期持續的養成好習慣,才能達到「複利」效果,與現今這個社會追求快速看見目標的價值觀相去甚遠,因此能夠持續累積才是重點,「讓過去的你,幫助未來的你。」這句話就是本書的核心價值,在簡短一點就是成語的「功不唐捐」,只要能用心創造好內容,所有的努力都不會白費。陳顯立董事長在書中說到:「機會不只是留給準備好的人,而是能有能力自己創造遊戲規則的人。」若你還沒準備好,或是不知道該從何開始,那就立刻開始閱讀《知識複利》,如同我開頭所說的,找到你心中的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