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原住民至少有三四十個族群
過去的9族
是人類學家與統治者自行分類並命名
「忘記」尊重族人的意見
造成族人許多的困擾
直到近年族人才有機會提出
自己希望的族群分類與名稱
所以會越來越多族
台灣原住民在台灣生活了幾千年
沒有大帝國或大城市
而是以部落的型態生活
各部落都是獨立自治的
如同小型國家
各自的語言、文化、祭典、服飾、生產方式等都有獨特之處
鄰近部落不完全一樣
而且鄰近部落可能彼此友好、彼此結盟
也可能不友好
因此
原本的台灣原住民沒有現代的「族」的概念
只有「部落」或「家族」的概念
現代的「族」的概念是後來人類學家帶來的
17世紀開始
遠方大型國家陸續派人來台灣
為獲取這片土地上的資源
需要認識原住民
荷蘭人、西班牙人嘗試紀錄部落的名字
漢人除了嘗試紀錄部落的名字
又把台灣原住民分為「熟番」和「生番」
「熟番」是指遵守漢人遵守的法律、
繳稅給漢人繳稅的政府的原住民
主要居住在西部與北部平原
「生番」是不遵守那些法律、
也不繳稅給政府的原住民
主要居住在中央山脈與東部地區
這樣的分類與命名很可能是為了控制台灣原住民
恐怕沒有徵詢原住民的意見
1895年後
日本人同樣沿用「熟番」、「生番」分類
但也派人類學家來研究
似乎希望更有效率控制原住民
1897年
人類學家伊能嘉矩以192天拜訪各地原住民
最後將台灣原住民分成八類:
Ataiyal(泰雅)、
Tsarisen(魯凱)、
Puyuma(卑南)、
Amis(阿美)、
Yami(雅美)、
Payowan(排灣)、
Tso’o(鄒)、
Vonum(布農)
以及Peipo(平埔)
又將Peipo(平埔)分為十群:
Ketagalan(凱達格蘭)、
Kavarawan(噶瑪蘭)、
Taokas(道卡斯)、
Pazzehe(巴宰)、
Vupuran(巴布拉)、
Poavosa(巴布薩)、
Arikun(阿立昆)、
Lloa(羅亞)、
Siraya(西拉雅)、
Makattao(馬卡道)
這些新增的、對「族」的分類與命名
的確有些符合族人的自稱
因此符合族人對自己的認知
有些卻是外人對族人的稱呼
或是單一部落的名字
有些則把差距很大的族群歸為一族
似乎沒有尊重台灣原住民的意見
這些不恰當的分類與命名一直沿用
對族人造成許多困擾
1945年後
國民政府除了沿用日本人類學家的分類
將原住民分為9族
又另外發明了新分類與新名詞:
「山地山胞」與「平地山胞」
前者指居住在山地行政區的原住民
後者指居住在平地行政區的原住民
而且規定
「山地山胞」不需要額外辦登記手續
但「平地山胞」需要到戶政機關辦登記手續
超過時間就不准補辦
而喪失原住民身份
成為一般國民
由於行政上的疏失
許多西部的族人沒有收到通知
沒有機會登記為平地山胞
就此失去原住民身份
直到今天許多族人仍然在努力爭取身份
就這樣
數百年來殖民者對台灣原住民的族群分類、命名
甚至是否具有原住民身份
極少尊重族人的意願
1980年代原住民運動要求「正名」
希望將整體族群名、個別族群名
個人名、部落名、山川名
都改用尊重族人意願的稱呼
但直到1994年
政府只同意將整體族群名從「山胞」改為「原住民」
以及個人名可用傳統名字
但是
個別族群的名字與分類一直沒有修正
更別提部落名、山川名
由於許多族群當初被分類、命名的方式
跟族人自己的認知差距太大
讓族人難以接受
近年來紛紛要求改用自己希望的族群分類與命名
例如1998年曹族正名為鄒族
邵族(2001)脫離鄒族
噶瑪蘭族(2002)、撒奇萊雅族(2007)脫離阿美族
太魯閣族(2004)、賽德克族(2008)脫離泰雅族
拉阿魯哇族和卡那卡那富族(2014)脫離鄒族
目前仍有許多族群認為自己被安排的名字或分類並不妥當
例如花蓮的阿美族人自稱是Pangcah
而不是Amis
蘭嶼的族人的自稱是Tao
而不是Yami
排灣族人較常見的自稱是kacalisian
而不是Paiwan
大家常搭乘Puyuma號火車
可能大家以為Puyuma是卑南族人的自稱
但事實上Puyuma是南王部落的名字
因此卑南族民族議會主張改用Pinuyumayan作為族群的名稱
以區別部落和族群
也有一些族群主張自己是獨立的民族
例如目前被歸類為魯凱族的萬山部落、多納部落、茂林部落
因為部落的語言、文化跟其他的魯凱族部落有相當大的差異
也有族人提出希望各自獨立成為
「'Oponoho 歐布諾伙族」
「Kunadavan 古納達旺族」
「Teredeka 得樂日卡族」
此外原本居住在西部與北部平原的族群
在國民政府時期因為行政疏失失去原住民身份
他們仍在努力爭取原住民身份
以及其認同的族群名稱
台灣原住民對族群的分類和命名
仍在持續討論中
將來的確可能出現更多的族群
那是因為族人不要繼續忍受不恰當的分類與命名
希望「自己的名字,由自己決定」
本著作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4.0 國際 授權條款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