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醫療健康領域具有相當影響力的媒體,康健雜誌今年滿25周年,我是從創刊號一直看到今天的忠實讀者,昨天在廣播節目裡訪問了康健雜誌的梁曉華總經理,一方面回顧康健25年,另一方面好奇,他們如何紀念25周年慶。
他們提出了「真健康」的訴求,希望每個民眾都能夠讓健康成為生活,並且以「真」REAL這四個字,形成四大實踐的構面。R是Relationship真實關係;E是Eat& Exercise健康飲食與運動;A是Accountability永續當責;L是Longevity幸福無齡。
真健康不是生理上沒被診斷出疾病,而是包括身心靈全面的觀照,除了這些年當紅的健身運動與飲食保健產品大行其道之外,如何能夠與自己、與他人、與環境建立真實的關係,同時也要透過消費來改變世界,改善世界,用負責任的購買選擇,投票給我們想要的世界,最後才能達成無齡的樂活人生,所謂「無齡」是不再用刻板的生理年齡去定義生命。
依著這四大構面,每一季實踐一個構面,每個月養成一個行動的習慣。比如在真實關係的第一季,一月起,每天送出一個感謝,養成習慣後,二月再建立另一個新的習慣,每天正念十分鐘……有專家說,要養成一個新的習慣,必須連續做21天以上,必須有意識且刻意的作,這會動用意志力的資源,等到成為習慣後,就會自然而然地做,不會再消耗有限的意志力,因此要養成好習慣,的確必須一次一個,專心地對付,直到習慣,也就是一遇到特定時間特定地點就會不假思索進入自動流程為止。
康健創刊二十多年來,在引進先驅觀念、前瞻全球趨勢有卓越貢獻,同時也推動國內的醫療改革,策動政策改變,也引領民眾關注健康生活的風潮。
不過這二十多年社會環境,科技發明以及民眾生活方式都有極大的變化,因此在健康上也產生很多新的挑戰。比如說,跟1988年康健創刊時相比,2023年的平均壽命雖然從75歲多增加到將近81歲,可是延長的五年壽命,卻有一半時間是失能臥床的,換句話說,我們的不健康餘命從六年多增加到八年多。
這25年來,台灣人更不快樂了,平均四個人就有一個有精神方面的困擾。另外台灣也成為失眠之島,一年吞了11億顆安眠藥,以二千三百萬人口來估算,每個人每年分配到50顆安眠藥,若扣除嬰幼兒,那大約有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人,每人每年可分配到吞300顆安眠藥。
台灣罹癌人口暴增百分之一百三十三,從每年五萬多人增加到每年十二萬多人。
而且,許多25年前想都想不到的事情,到現在已經司空見慣,各年齡層都有不同的健康挑戰,比如說,三十幾歲的年輕人習慣喝飲料,台灣一年吃下56萬噸的糖,埋下往後各種疾病的根源。
到了四十歲,上有父母下有幼年孩子的三明治世代,也正是職場拼鬥的關鍵期,人人都焦慮,也人人幾乎都有睡眠的問題。
當台灣各種環境汙染成為愈來愈高的健康風險時,累積數十年剛好在五十來歲時出現症狀,也形成台灣罹癌人數的暴增。
綜合這些觀察,康健提出的真健康是著重身體、心理、心靈以至於社會環境,自然生態等全面向的連結與整體運作,不是專注在疾病或身體的特定部位。
當我們有了整體健康,就會為自己承擔責任,並且用每天的選擇,為自己創造真正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