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說真話的卡羅素》封面上畫的是一隻烏鴉,還沒翻開書就想起胡適的第一首新詩〈老鴉〉
「我大清早起,站在人家屋角上啞啞的啼,
人家討嫌我,說我不吉利;
我不能呢呢喃喃討人家的歡喜!
天寒風緊,無枝可棲。
我整日裡飛去飛回,整日裡又寒又飢。
我不能帶著哨兒 ,翁翁央央的替人家飛;
不能叫人家系在竹竿頭,賺一把小米!」
烏鴉討人厭,但是胡適卻寧願當烏鴉,絕不肯阿諛諂媚,不能呢呢喃喃討人家的歡喜。這是在推行白話文學運動的時空背景下完成的作品,借老鴉向世人宣示,不管你們是否喜歡聽,我依然是堅持說我該說的話做我該做的事。
其實在唐代普遍認為烏鴉是吉祥鳥,烏鴉的出現必定帶來喜慶,因而對烏鴉有著熱愛和敬畏的感情。白居易的《慈烏夜啼》對於烏鴉覓食反哺其母,大家更是讚賞有加,曾幾何時,我們對於烏鴉的形象極為厭惡,認為是一切惡運的表徵。
故事中的卡羅素正是一隻醜陋不討喜的烏鴉,一出場就是受了傷的小烏鴉,郵差將他帶回家時,女主人很不滿意,連家裡的寵物小貓都非常不高興,只有郵差先生用心地照顧它,但小烏鴉很愛呱呱叫而且似乎怎麼也餵不飽,當它愈長愈大時,它學習飛行,到處飛行的結果也正是文本敘事中引發事件的開始,它飛過麵包屋、理髮店、魚鋪等地,因為卡羅素的直言不諱,村里的人都討厭它,堆疊至劇情最高潮處便是女主人大喊;「我受夠了!」「快點起來,把它送走」,郵差先生只得對著卡羅素說:「到外面的世界,去找尋你自己的人生。」
依照敘事文本的金字塔模式,整個故事會有一個回落的契機點,讓卡羅素再度回到村莊裡,但必須要有解決的手段,才能有一個好的結局,這本書的敘事性很強,至於故事結尾就讓讀者自己慢慢翻閱,整本書的繪圖全都是木刻版畫,很特別的設計,木刻版畫的基本原理就是把一個已刻好圖像的媒材「表面」沾滿油墨,複製到另一個媒材「表面」,不管是葉脈、羽毛、草地、山巒所有紋路的呈現也很細緻,是一本大人小孩都適合的好書。
對於直言不諱,似乎是大人世界中絕對要避免的事,不要拿「性情中人」「我就是很直接說真話的人」當令箭,在與他人溝通對話時,當然要說真話,但若不經大腦思考,不只傷害了別人也突顯出自己教養不足,說話的藝術真的很重要,正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