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仍然還是悶熱,畢竟是端午節過後沒多久。光從停車場走到ICU,就開始流汗了。看著ICU外面無聲的電視新聞,大部分的新聞還是都在報導新冠肺炎,提醒大家去登記打疫苗,但離我這年齡的區間還都沒有明確的時間點。所以也不是很在意。
還記得剛開始隔離禁止大家接觸的時候是在2020年的年初。剛過完農曆新年幾天,準備要帶著弟弟回去康復中心,回去前還到藥妝店添購物品時,看到口罩,想說還是先幫弟弟準備讓他帶回去,於是買了兩盒。沒想到才過了兩天,就再也買不太到口罩了。開始出現人性貪婪的各種展開,囤積、沒有合格鋼印的口罩、大陸進口的口罩、開始團購但不知道何時拿到。還記得有位同事一次訂了三十盒。
世界的變化以及適應能力也是前所未見的快。
無法出國便改用視訊。
減少人群接觸便出現了購物分流,上班場所分流,甚至在家工作。
隔離防疫旅館的出現。
登記打疫苗的網路登記到APP的查詢登陸。
口罩帥哥美女的出現。
減少到醫院看診。
但病人的世界,卻是毫無相關。因為只有治病,以及擔憂的人們。相對來說既單純也沒有什麼比痊癒還重要的事了。這個道理其實大家都懂,都知道無常的殘酷,應該要知足把握當下。
看到氣管終於從媽媽身上卸下了,護理師正在用棉花棒沾水去滋潤媽媽的嘴唇,說是還不能夠直接喝水,所以用這個方式讓病人舒服一點。但媽媽還在睡覺的狀態,手仍然是被綁著。身體不斷地抖動,頭也不斷地甩動,像是想要翻身或是逃離這個被固定狀態。
「她睡著後會不定期的想要大力晃動身體,所以還是得先綁住避免壓到傷口還有點滴的針頭。」
「這是正常的嗎? 有什麼原因嗎?」我不安的詢問。
「她因為躺太久,再加上藥物的關係,會讓她有這種想要掙脫的動作」
我摸摸媽媽的額頭。並小聲地跟她說話,希望她要冷靜不要晃動太大。這個狀態一下子有一下子停。完全不確定她是否有聽到,但這也是我唯一能做的事。
這天晚上,媽媽一處處在混亂的狀態,眼睛沒睜開過。心想,生病的人還有這麼多力氣嗎?
媽媽現在的數值還在正常的範圍內。血壓、心跳稍高、尿液的數量正常。
護理師也說早上有請她要練習吸吐氣,來恢復肺活量。但是她似乎有點抗拒,所以要請家屬要和病人溝通看看。這些話我都聽得進去,但是這些都是你們的專業,卻搞得像是只盡到告知義務,並不會去引導或是試圖讓病人能夠做上正確的復健。當下真的是會火氣上升,難怪這麼多醫療糾紛,卻又怪家屬無理,欺負護理師。
「媽媽的屁股破皮有點嚴重,你們看要不要去買些木瓜霜來幫助傷口癒合。」
「醫院這邊沒有藥膏可以使用嗎? 」
「這個只是建議,但破皮的面積有點大,藥膏很快就會不夠了,而且效果也沒有很顯著,才會請你們帶木瓜霜來用看看。」
當晚我立馬就到網路上下訂幾條木瓜霜。但令我傻眼的事,過了幾天,遇見開刀醫師來巡房,向醫生反映這件事後,他才跟護理師溝通說,不一定要木瓜霜,能夠幫調軟墊來用嗎? 盡量幫病人承靠減少摩差的機會。
當下火氣又再次上升,專業度以及用心度到底在哪裡? 我知道他們不是看護,但是連建議跟反映問題的能力都讓人質疑。還會跟家屬抱怨病人的狀態,要請她減肥,要請她不要半夜不睡覺等,老實說,這只是在影響病人的情緒,對當下的恢復醫療一點幫助也沒有。我們一句話也沒無法吭聲也不願意質疑,因為我們尊重專業,只能低聲下氣。但當我們的問題可能牽扯到醫療行為,卻又只會請我們去問住院醫生,且沒有指示要去哪裡問怎麼找。最後還是多問幾位經過床邊的護理師,才得到解答。
我是反應較快的年輕人,今年如果是六七十歲以上的老年人,真的有辦法搞懂你們醫院運作的方式嗎? 只能苦苦哀求,又要被你們嫌煩,只會說一句,有啊,當初都有告知跟解釋過了。
學校,社會教育,即便是電視連續劇,都在告訴大家將心比心。讓溝通可以更加順暢。否則只會剩下中指,將錯誤指向別人,也將惡意戳進對方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