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雷:評論內容涉及電影劇情,但不至於嚴重影響觀影體驗。
看奉俊昊《駭人怪物》,難以想像是2006年的電影。畢竟,2019年中國的蝙蝠煉出了駭人病毒,2023年日本還在排放核廢水呢。奉俊昊是先知嗎?我想不是,那是因為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當時剛經過SARS疫情,電影中也將怪物與SARS做連結,並連結到更深層的「人禍」。這些元素使得這部電影兼具批判性與商業性,在韓國影史獲得了相當高的評價。
電影開頭就告訴觀眾怪物是由突變而來,起因是研究員把甲醛倒入漢江。他並非出於自己的意志,而是受到美國長官命令才這麼做。此情節看似是以醜化美國來使電影中的韓國人擺脫責任,但這部電影對於韓國的批判也絲毫沒有比較客氣:民眾圍觀怪魚,朝著怪魚猛丟食物,最後都變成漢江水面的垃圾;政府防疫漏洞百出,官員貪污收賄。在臺灣如果要拍這樣的電影,大概會被政治的口水淹沒吧。在這方面不得不佩服韓國電影。
在《寄生上流》中,奉俊昊所批判的上流社會是在經濟方面。如此看來,《駭人怪物》所批判的上層社會就是在政治方面:有權力者將接觸者視為異常,試圖以隔離解決所有問題,卻沒有照顧受隔離者的感受,沒有把受隔離者視為應受尊重的人來對待,反而將其視為精神異常,忽視其嚴肅的訴求。此外,美軍片面宣稱怪物是病毒的帶原者,而國際組織在未確認事實的情況下就介入處理,試圖使用「黃色藥劑」來消滅病毒與怪物,使人想到美軍在越戰使用的「橙劑」。邪惡的美帝操控無能的韓國政府,而人民只能自尋出路。這個觀點在現在看來很老套,但在電影中的呈現還是令人驚艷。
奉俊昊在《殺人回憶》中刻畫出朝著現代化轉型的韓國社會,在《駭人怪物》中也有這樣的反思。在醫院隔離時,沒讀大學的哥哥告訴警察自己接到死去女兒的電話,被認為是精神異常;讀過大學的弟弟用理性的語言重新說明狀況,但還是不被警察採信;此時父親出面,試圖用賄賂解決問題。這個橋段首先反映出不同世代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式不同。再者,大學是西方的產物,讀大學被視為進步的象徵,但在專制的社會脈絡下仍然無用。這未必是因為讀大學本身無用,而是因為國家希望透過教育改變社會,社會卻沒有準備好被改變,使得知識分子所學無用武之地,產生後續的隔閡與衝突。
「像你一樣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畢業生太多了。」「我可是把青春都奉獻給祖國的民主化了,但那些王八蛋卻連份工作都不給我。」弟弟這番話暗示他以前常參加學生運動,而參與社會、推動社會改變的人卻無法找到工作,這點出了所謂進步和現實社會之間的距離是多麼遙遠。從現實角度來看會把這稱為學用落差,但從理想角度來看也可以說是社會跟不上理念。家長都希望孩子讀大學,怎知在大學學到的東西不是現實社會要的東西?國家都希望透過辦大學來完成現代化,怎知大學生都跑去搞社會運動?在我看來,現代化與民主化是密不可分的,因為大學所教導的獨立思考在本質上就要求民主,所以既聰明又順服的孩子是不存在的,既現代又順服的人民也是不存在的。
面對在現代化的廢水中誕生的怪物,現代化的設備似乎始終無法確實殺死怪物。最終殺死怪物的,竟然是來自社運街頭的汽油彈。這絕妙的轉折也暗示著民主化經常走在現代化之前。也許當時的韓國尚未完成現代化,缺乏由上而下解決問題的力量,但人民已經有由下而上解決問題的力量了。有趣的是,被丟出的汽油彈始終沒有直接擊中怪物,最終點燃怪物的,是動作最慢的妹妹拉弓射出的火箭。這是否也意味著,就算轉型的腳步比較慢,也終究能達成目標?
最後來談談這部電影對於世代正義的關注。當人民和官員為了隔離的問題爭吵不休,受害最深的其實是困在怪物巢穴的孩子。實際上,排放廢水和使用化學藥劑的議題也關乎世代正義,這些做法看似在當下解決了問題,卻把毒害留給子孫,甚至製造出駭人的怪物。孩子們的處境艱難,只能自行尋找出路。電影用精確的鏡頭語言呈現出孩子的處境:父親在逃亡時抓住女兒的手,最後發現抓的是別人的女兒;女孩攀上繩子試圖逃出怪物巢穴,卻整個人浮在空中,原來是被鏡頭外的怪物抓住了。精準的取鏡讓觀眾可以透過鏡頭內的畫面來猜測鏡頭外的畫面,再移動鏡頭以產生反轉或驚奇。除了富有內涵的敘事,這部電影在藝術風格上也不馬虎,更給予觀眾足夠的感官刺激。
就在大人們爭吵不休的時候,也許孩子們早已自己解決了問題。但從電影的結局來看,這樣的想法可能還是太過天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