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評】讓座問題:從倫理學「義務」與「超義務」的區分談起

更新於 2024/09/27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們總是應該把資源讓給更需要的人嗎?在讓座問題的討論中,這似乎被視為理所當然,鮮少人會去質疑這個大前提,以免讓自己看起來「不道德」。然而,其實在倫理學的討論脈絡中,這是需要先被確認的問題。讓座固然是「好事」,但「好事」未必是道德上的「義務」(duty)。有些人認為這是「超義務」(supererogation),也就是雖然是好事,但超出義務的範疇,所以即使不去做也不應該受到譴責。這篇文章將用淺顯的方式解釋:讓座在什麼意義下可能是義務,又在什麼意義下可能是超義務。

raw-image

讓座作為義務


請思考以下幾個例子:

1. 排隊買到電影票,但有更想看這部電影的人沒買到票。

2. 買了麵包當宵夜,但遠方的貧窮孩童更需要這塊麵包。

3. 坐在捷運座位上,但後來上車的老人更需要這個座位。


在這些情境中,我們都會認為應該把資源讓給更有需要的人嗎?可能不盡然。有些人會認為有義務讓座給眼前的老人,卻沒有義務把麵包讓給遠方的孩童。然而,距離影響的似乎只是心理壓力,而和道德考量未必有直接的關係。

我們通常會考量許多因素,包含這項資源的性質、自己取得這項資源的辛苦程度、對方需要這項資源的迫切程度等。就此而言,「應該把資源讓給更需要的人」似乎不是理所當然的道德命題,反而是有些其他考量似乎更重要,比如取得該資源的「資格」:假如我實踐了取得該資源所需要的正當程序,就有資格取得該資源,例如排隊買票或是拿出錢買麵包,或許坐到捷運座位也有類似的程序。此時即使有其他人更需要,也不妨礙我佔有該物的資格。

面對這種觀點,主張讓坐是義務者至少有兩種選擇。第一是主張在這些情境中我們在道德上都應該把資源讓給更需要的人,如果有人認為自己沒有義務這麼做,那就是他的道德思考有錯誤。第二是主張我們至少在大原則上應該把資源讓給更需要的人,但在衡量其他因素後可能有例外,而讓坐不屬於這種例外。

無論採取何種路線,主張讓坐是義務者都需要先正面指出「把資源讓給更需要的人」是道德義務。論證這件事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一種是採取效益主義的觀點。簡單來說,效益主義主張道德上正確的行為就是可以為整體結果帶來最多快樂,或是避免最多痛苦的行為。這個主張在相當程度上符合直覺,因為我們通常會認為做事應該考量整體的結果,而且我的快樂並沒有比其他個人的快樂更有價值。就此而言,如果讓座只減少我20分的快樂,但增加了其他人40分的快樂,則我就應該讓坐。把資源讓給更需要的人不是因為他更有資格,而是因為他拿到這項資源的效益比較高,如此才能達成資源配置的最佳化。反之,如果我不把資源讓給他,就會使得社會整體的效益較低,從而違反效益主義者眼中的道德義務。

另外兩個例子就比較複雜了。我們把重點放在麵包的例子:貧窮孩童拿到麵包的效益固然比較高,但效益主義者可以主張麵包有可能會在運送過程中腐爛或遺失,反而造成浪費。此外,如果我努力工作賺來的錢都必須拿去幫助弱勢,這可能會降低我工作的意願而造成社會整體利益的降低,所以適度的自我犒賞是必要的,例如吃宵夜。不過,即使效益主義者不必把手上的麵包捐贈出去,他們也會主張我們有義務把高比例的所得用於幫助弱勢,如此才能讓社會整體的利益最大化。

效益主義的觀點可以支持讓座是道德義務,但這樣的觀點也有違反直覺之處。試想,如果我的利益總是應該被和所有人的利益放在一起衡量,那可能出現的狀況就是我必須不斷地讓出我手邊的資源,直到沒有人比我更需要為止。儘管效益主義者可以主張個人還是可以保有相當程度的資源以維持繼續努力的動力,但這仍然無法完全避開要求個人過度付出的問題。在讓座的議題上,這個問題感覺沒那麼嚴重,因為讓出座位對於個人的損失可能不太大。但這個問題仍然值得思考:如果我有義務在損失不大的情況下把資源讓給有需要的人,那麼我可能也必須讓出座位以外的更多東西,而且若是不這麼做,我不只是少做了件好事,還犯了道德上的錯誤。這種道德觀點比常識上的道德觀點更為嚴格。


讓座作為超義務

原則上,效益主義沒有超義務的概念,因為可以增進整體利益的好事就是我們應該去做的事,沒有不去做的餘地。如果要將讓座等好事納入超義務,則我們可以採取其他道德觀點。廣義而言,義務論是在結果考量以外加入義務限制的道德理論。只要違反該義務限制,則無論該行為可以帶來多少利益都是不道德的;反之,如果不去做某行為不會違反義務限制,則即使該行為可以帶來更多利益也未必是道德義務,而可能屬於超義務,個人可以選擇做或不做。

不同的道德理論可能會提出不同的義務限制。舉例而言,康德的定言令式之一是「不應該將人視為只是手段」,因為人本身就是值得尊重的,應該被視為目的。以這項限制而言,假如某行為可以為整體帶來更多利益,例如處決異教徒,但因為該行為將人視為只是增加整體利益的手段,而沒有將人的本身視為目的,所以是不道德的。反之,假如某行為可以為整體帶來更多利益,例如捐助貧困兒童,但即使不這麼做,也沒有將貧困兒童作為僅僅是增進自身利益的手段,所以只是少做了件善事,而沒有違反道德義務。

當然,還有其他可能的義務限制,但此限制可以作為參考,並讓我們看見讓座是超義務的可能性。以讓座給更需要的人而言,這個行為可以為整體帶來更多利益,但不做也沒有違反義務限制,因為我並沒有將更需要座位的人視為只是增進自己利益的工具,事實上被我視為工具的是椅子。但是,如果我把其他人當作椅子,或是倚靠在他身上,使他感覺不舒服,則縱使整體利益因此增加,這也違反了道德義務。就此而言,在義務論的架構下讓座未必是道德義務,而可能是可以選擇不做的超義務,因為此理論的判斷重點不是整體效益的最大化,而是其他的道德標準,例如是否展現對於人的適切尊重,而不讓座給更需要者未必就是不尊重對方。在這個道德觀點下,支持讓座是道德義務的人必須提出其他更嚴格的義務限制。


小結

這篇文章不主張讓座必定是義務或超義務,而是欲點出兩件事:第一,「應該把資源讓給更需要的人」不是不可質疑的道德命題,反而是需要提出論證來支持的命題。第二,論證道德命題有不同理論架構,效益論重視整體利益的最大化,義務論重視合理的義務限制,用這兩種方式論證讓座是義務各有其需要面對的問題。另外一個有趣的問題是:在這個脈絡之下,博愛座的設置有什麼意義?這個問題超出本文設定的討論範圍,未來可能會再撰文討論。

電影書籍哲學評論,試著在荒蕪的生活中種出點什麼。完整文章放在方格子,臉書和IG分享片段的文字。合作請私訊臉書或IG。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衛芬奇似乎酷愛謀殺案。從經典的《火線追緝令》到影集《破案神探》,都是以謀殺和辦案作為劇情主軸。但謀殺案只是題材,透過這個題材所展現出的敘事或風格才是觀影重點。這篇文章將簡短評論《索命黃道帶》、《龍紋身的女孩》與《控制》這三部謀殺類型電影,看看大衛芬奇在謀殺案這條路上走得多遠。
濱口龍介的電影《在車上》改編自村上春樹的小說《沒有女人的男人們》。村上春樹在這部作品中將他對於人際關係的描寫提升到了新的層次,而濱口龍介以村上春樹的故事為基底,拍出不同於原著的電影。《在車上》獲獎無數,包含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和坎城影展最佳劇本。這篇文章將從電影和原著的比較來審視這部大作。
2023年3月,大江健三郎逝世。其作品有著存在主義的關懷,對於生死和戰爭做出深刻的省思。〈飼養〉是大江健三郎學生時期的中篇小說。這篇作品使得他拿下芥川獎,成為歷屆最年輕的獲獎者。這篇故事以飼養被俘虜的黑人士兵為主軸,翻弄主奴的概念,並推展至對於死亡、成長、戰爭的反思。
從50%的疏離到100%的幸福,這是村上春樹小說的重要基調。《遇見100%的女孩》是村上春樹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他在其中描繪許多瑣碎且無謂的日常片段,卻在這樣空虛的氛圍之下試著去捕捉某些日常所沒有的100%。這篇文章將評析其中的六篇小說。
2023年3月,大江健三郎逝世。整個二十世紀,日本只有兩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川端康成的作品寫日本傳統之美,大江健三郎則是風格迥異,其作品有著存在主義的關懷,對於生死和戰爭做出深刻的省思。〈死者的傲氣〉是大江健三郎學生時期的短篇小說,他在當時就已經因為存在主義的風格而受到矚目。
「愛慕虛榮」這個詞過度概括了人類的情感。艾倫狄波頓在《我愛身分地位》中區分了兩種愛:「浪漫之愛」和「地位之愛」。前者廣受人們討論,後者則較為私密,而且通常是以嘲諷的方式被提起,彷彿只有性格扭曲者會追求這種愛。然而,艾倫狄波頓指出,對於世人之愛的追求無論是在普遍性或重要性上都不亞於浪漫之愛。
大衛芬奇似乎酷愛謀殺案。從經典的《火線追緝令》到影集《破案神探》,都是以謀殺和辦案作為劇情主軸。但謀殺案只是題材,透過這個題材所展現出的敘事或風格才是觀影重點。這篇文章將簡短評論《索命黃道帶》、《龍紋身的女孩》與《控制》這三部謀殺類型電影,看看大衛芬奇在謀殺案這條路上走得多遠。
濱口龍介的電影《在車上》改編自村上春樹的小說《沒有女人的男人們》。村上春樹在這部作品中將他對於人際關係的描寫提升到了新的層次,而濱口龍介以村上春樹的故事為基底,拍出不同於原著的電影。《在車上》獲獎無數,包含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和坎城影展最佳劇本。這篇文章將從電影和原著的比較來審視這部大作。
2023年3月,大江健三郎逝世。其作品有著存在主義的關懷,對於生死和戰爭做出深刻的省思。〈飼養〉是大江健三郎學生時期的中篇小說。這篇作品使得他拿下芥川獎,成為歷屆最年輕的獲獎者。這篇故事以飼養被俘虜的黑人士兵為主軸,翻弄主奴的概念,並推展至對於死亡、成長、戰爭的反思。
從50%的疏離到100%的幸福,這是村上春樹小說的重要基調。《遇見100%的女孩》是村上春樹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他在其中描繪許多瑣碎且無謂的日常片段,卻在這樣空虛的氛圍之下試著去捕捉某些日常所沒有的100%。這篇文章將評析其中的六篇小說。
2023年3月,大江健三郎逝世。整個二十世紀,日本只有兩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川端康成的作品寫日本傳統之美,大江健三郎則是風格迥異,其作品有著存在主義的關懷,對於生死和戰爭做出深刻的省思。〈死者的傲氣〉是大江健三郎學生時期的短篇小說,他在當時就已經因為存在主義的風格而受到矚目。
「愛慕虛榮」這個詞過度概括了人類的情感。艾倫狄波頓在《我愛身分地位》中區分了兩種愛:「浪漫之愛」和「地位之愛」。前者廣受人們討論,後者則較為私密,而且通常是以嘲諷的方式被提起,彷彿只有性格扭曲者會追求這種愛。然而,艾倫狄波頓指出,對於世人之愛的追求無論是在普遍性或重要性上都不亞於浪漫之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利他是一種行為哲學,強調在行動中優先考慮他人的利益和福祉。本文介紹了利他的意義、益處、實踐方法以及面臨的挑戰,並強調利他對個人成長和社會和諧的重要性。
Thumbnail
在台灣這種傳統的教育下,我們是乎都把忍耐都做美德,吃虧就是占便宜奉為聖旨。但出社會後,我發現這兩個道理在我眼裡看來都是害人不淺的觀念。表達自己的意見不代表會跟人吵架,為何要讓自己吃虧不舒服還要說服自己接受?這在我眼裡看起來真的完全不合理,套用在人際關係上也是一樣的。在年紀增長過程中,要適時分辨什麼是
功利,腦海浮現的不外就是勢利、做人做事有一定的權力、名利的「自私」目的。而邊沁、彌爾提倡的utilitarianism 被翻譯成「功利主義」,但它其實一點也不「功利」。 用我的話說,它是把所有人的快樂最大化的一種思維。 我們的教育其實是西化的,內容除了國語文,其他科目可以說很國際化了。所以,當
幸福讓理論:誰幸福誰讓路,因為擁有的多反而害怕失去。根據成本比較原則,誰的成本過多誰就退出。幸福的人擁有的多,因此更加害怕失去。
我覺得做一件好事其實也不是很難,有些人認為把錢給路邊的遊名才算是一件好事,也有些人認為認真複習也算一件好事,其實我認為做一件好事就是做一件事情做到你滿意和跟這件事情有關的人也滿意,想做一好件事情你也要先規劃好,不要因為想做好一件好事搞的傾家蕩產。 其實我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重點不會是得到了什麼,而是去思考獲得後能給予什麼?給予的幸福要比得到要多得多。為何要捨去眼前能獲得的享受?因為前方有目標要達成,少了這些獲得,就可以把這些零錢拿去幫助多一個人,那也是好的,而且也不會讓自己挨餓受凍。有了這樣的目標,就會更有意識的使用支配金錢而不是想著少買
善於提供他人好意,或者說會照顧他人的想法,是一種成熟的展現嗎? 我的經驗觀察到有些人會: 1.聚會時帶東西來給大家吃 2.探班時帶飲料、點心來慰問同事 3.交際場合主動關心那些比較內向的人 而我通常是後者,屬於接受別人好意的,我也不會拒絕 只是我也在想,這是不是跟會"做人"是有關係的
Thumbnail
遠親不如近鄰,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千金買屋,萬金買鄰,也是大家普遍認同的價值。所以廣結善緣非常重要,日常生活中,遇到喜歡佔便宜的人,吃一點虧其實無損自身的福氣,反而因忍辱而福緣充盈。遇到霸道的人,退一兩步我們的路會更寬,讓不是一昧忍讓,而是讓出一條路讓「霸道」離開。總之,遇不善的人與事,我們都要「
Thumbnail
1.基本概念 自利,對社會是有好處的。 貪婪是好的,自私的作用,造就看不見的手。 期待我們晚餐不是來自他人的善行, 不談我們需要的東西,而是出於他人自身利益的考慮, 靠得是自利自愛,談對他們的好處。 供給與需求相等時,東西就會完美地被定價。 馬爾薩斯的陷阱,讓我們要擔心無窮無盡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利他是一種行為哲學,強調在行動中優先考慮他人的利益和福祉。本文介紹了利他的意義、益處、實踐方法以及面臨的挑戰,並強調利他對個人成長和社會和諧的重要性。
Thumbnail
在台灣這種傳統的教育下,我們是乎都把忍耐都做美德,吃虧就是占便宜奉為聖旨。但出社會後,我發現這兩個道理在我眼裡看來都是害人不淺的觀念。表達自己的意見不代表會跟人吵架,為何要讓自己吃虧不舒服還要說服自己接受?這在我眼裡看起來真的完全不合理,套用在人際關係上也是一樣的。在年紀增長過程中,要適時分辨什麼是
功利,腦海浮現的不外就是勢利、做人做事有一定的權力、名利的「自私」目的。而邊沁、彌爾提倡的utilitarianism 被翻譯成「功利主義」,但它其實一點也不「功利」。 用我的話說,它是把所有人的快樂最大化的一種思維。 我們的教育其實是西化的,內容除了國語文,其他科目可以說很國際化了。所以,當
幸福讓理論:誰幸福誰讓路,因為擁有的多反而害怕失去。根據成本比較原則,誰的成本過多誰就退出。幸福的人擁有的多,因此更加害怕失去。
我覺得做一件好事其實也不是很難,有些人認為把錢給路邊的遊名才算是一件好事,也有些人認為認真複習也算一件好事,其實我認為做一件好事就是做一件事情做到你滿意和跟這件事情有關的人也滿意,想做一好件事情你也要先規劃好,不要因為想做好一件好事搞的傾家蕩產。 其實我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重點不會是得到了什麼,而是去思考獲得後能給予什麼?給予的幸福要比得到要多得多。為何要捨去眼前能獲得的享受?因為前方有目標要達成,少了這些獲得,就可以把這些零錢拿去幫助多一個人,那也是好的,而且也不會讓自己挨餓受凍。有了這樣的目標,就會更有意識的使用支配金錢而不是想著少買
善於提供他人好意,或者說會照顧他人的想法,是一種成熟的展現嗎? 我的經驗觀察到有些人會: 1.聚會時帶東西來給大家吃 2.探班時帶飲料、點心來慰問同事 3.交際場合主動關心那些比較內向的人 而我通常是後者,屬於接受別人好意的,我也不會拒絕 只是我也在想,這是不是跟會"做人"是有關係的
Thumbnail
遠親不如近鄰,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千金買屋,萬金買鄰,也是大家普遍認同的價值。所以廣結善緣非常重要,日常生活中,遇到喜歡佔便宜的人,吃一點虧其實無損自身的福氣,反而因忍辱而福緣充盈。遇到霸道的人,退一兩步我們的路會更寬,讓不是一昧忍讓,而是讓出一條路讓「霸道」離開。總之,遇不善的人與事,我們都要「
Thumbnail
1.基本概念 自利,對社會是有好處的。 貪婪是好的,自私的作用,造就看不見的手。 期待我們晚餐不是來自他人的善行, 不談我們需要的東西,而是出於他人自身利益的考慮, 靠得是自利自愛,談對他們的好處。 供給與需求相等時,東西就會完美地被定價。 馬爾薩斯的陷阱,讓我們要擔心無窮無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