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對這個金字塔有印象嗎?
這是由著名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所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被廣泛應用在心理、社會、教育及商業領域,我是在社會課本上第一次看到這個金字塔
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實際上在馬斯洛的理論模型中並非用金字塔來呈現,這是後人自行演繹發展而成的,這也造成了一個普遍的誤解:「只有滿足了較低層的需求,才能往更高需求推進」
顛峰心態作者Scott Barry Kaufman通過深入分析心理學和自我實現理論,並重新詮釋了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提供了一系列實用的建議和策略,幫助我們克服自我限制,達到個人的超越境界
在這本書中,作者將自我實現定義為「一個人的最高目標是變得越來越接近自己內心真正的自我,最終達到完全實現自我」
自我實現不僅僅是個人的成功和成就,而且是一個人能夠全面發展和實現他們的潛能。而要達到自我實現,我們需要具備一種特殊的心態,這就是顛峰心態
作者Scott Barry Kaufman首先討論「安全感」,他指出,安全感是指一種感覺,即當我們感到安全和穩定時,才能夠全神貫注地投入到我們的目標中,並且開始發揮潛力
如果我們缺乏安全感,就可能陷入恐懼、焦慮和逃避的情緒中,這將阻礙個人的成長和發展
接下來,作者闡述了如何獲得安全感。他提出了三個關鍵因素,包括:穩定的環境、親密的關係以及自我價值感。作者指出,這些因素對於人們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非常重要
馬斯洛曾在筆記中寫道:「每個人自出生起就有實現自我的潛力,但大部分人都捨棄了這些能力」
所謂實現自我,在書中指的是個人忠於本性,盡可能接近獨特的自我,達成自己能力所及目標的渴望
基於這個概念,作者整理出了自我實現者具備的特質,如接受自己、保有自尊及完整性、顛峰經驗及平靜等等。作者認為,如果希望朝自我實現道路前進,主要有三個面向值得深入探討:分別是探索、愛與目的
實現自我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而且這個過程需要經歷挑戰和困難,才能真正地實現我們的潛力。透過探索新的機會及經驗、辨明完整的愛及專注在對自身富有意義的使命上,再輔以安全需求上的滿足,即可達到理想中的「超越」境界
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經驗:你突然發現自己戀愛了、你聽到了那首很有畫面的主題曲、看了某部簡直是自傳的電影然後感動流淚久久不能自己、腦中靈光一閃冒出好點子的時刻
這些經驗可以被定義為「高峰經驗」,是指人們在某些特定時刻或經歷中所獲得的極度愉悅、意義深遠和豐富的體驗。在這種經驗中,人們感覺到自己身心融合、全神貫注、自由自在、忘卻時間和環境的限制,並且對生命的意義和目的有更深刻的理解和體驗
高峰經驗可以發生在各種不同的場合和活動中,例如工作、學習、運動、藝術、人際關係等,並且可以帶來長期的積極影響和成長
作者Scott Barry Kaufman強調了高峰經驗的重要性,並探討了如何通過發展顛峰心態來促進高峰經驗的發生和增強,例如進入心流狀態、放鬆冥想、與親密對象深入交流及對大自然壯闊景物感到敬畏等等
上述內容主要圍繞著「自我實現」的概念,而馬斯洛曾在一篇名為「Z理論」的論文中提出了比自我實現更高層次的狀態:超越者
他認為超越者不但達到了自我實現,更在動機及人生價值觀上融為一體。換言之,超越者不是奉行某種價值觀,他們就是價值觀本身
在Z理論下的世界觀,得以讓我們在不同領域看到更多可能性,例如在師生關係中,角色的存在不僅是為了滿足彼此的需求,而是能賦予更多價值;如果教師能夠啟發學生去探索生命中讓其感到敬畏的事物,並熱衷於思考如何實現自我,進而促進學生對學習的熱愛,同時學生的存在與回饋也提醒了教師的使命具有重大意義,這不就是教育上最理想的境界嗎?
需求層次理論的金字塔暗示著人必須完成一階又一階的不同需求,最終達到自我實現
而在顛峰心態一書中揭示的全新理解為,人做為連結不同層面需求的整體,成為一個能探索世界及實現自我的媒介
而此意象可以用這個帆船圖來表示
用以浮在水面上的船身為安全需求,幫助我們航向未知的船帆則為成長需求。兩種需求組成了我們的本體,在人生的航道上互助並進,於此觀點下,人的存在及本質都具有重大意義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和目標,而要實現這些夢想和目標,需要不斷地探索自我,超越自我,達到高峰經驗的境界。只有在充分理解自己需求和渴望的基礎上,才能夠找到通往顛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