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個人的生命經驗裡,出國交換帶給我的最大收穫是知道生活還可以有什麼不一樣的選擇。在國外十個月的時間裡,我在學校上文化相關的課、用步行的方式探索城市、學習當地語言、與來自不同背景的人閒談。這些事情在當下看,都不是足以撼動價值觀的大事件,然而經歷過這些像是鑰匙一般的小事之後,我更清楚的了解到自己成長的環境帶給我什麼樣的特權、習慣與思考模式,我不再認為傳統觀念中的人生腳本就是理想的生活模式,而是接受了更多元的,對「好」的定義,從中找到自己更認同的觀念、更想要追求的目標。
一日,我在youtube上隨意瀏覽影片,有一位成功的創業家,同時也是一位母親,自信的對著鏡頭鼓勵觀眾說:「女性可以趁年輕時好好拚事業,要相信自己能夠開創很多可能性,不要太早生小孩,就這樣被逼著把重心轉移到家庭」」若是以前的我,我一定會點頭稱是,認為這樣的論點為了女性的自主權發聲,鼓勵人們扭轉傳統的性別角色。但,在閱讀了關於瑞典職場的性別平等制度之後,我開始去思考,「女性生小孩後,勢必沒辦法繼續在職涯有長足的發展」的預設,是因為男女的經濟條件不同,是因為勞工法規的育嬰假政策沒有積極的去矯正不平等。在「體制不會改變」的前提之下,個體當然會選擇推遲生育的時程作為因應。但,想改變這個情況可能有別的出路。這是我改變觀點的其中一個例子,
我著實對瑞典的福利制度與平等的社會氛圍感到嚮往,然而我認為,這樣的心態不能單純以「媚外」來概括描述。對我來說,當我們見到別人的優點,心想自己也想要做到/擁有,是積極正面的信念。我認為關鍵在於,必須對事情的脈絡有深刻的了解,就像人們常說的:「越在地,越國際。」先洞察自己身處的環境有什麼優勢、面臨什麼樣的問題,在接觸到陌生的文化、事物時,才能夠形成有機的連結,並區分能夠借鏡的部分,以及目前還沒有能力達成的部分,並拆解要達成目標,可能需要哪些步驟。
例如人們總說「臺灣是個行人地獄。」臺灣的交通問題長年受人詬病,有一位作者便以這句話作為標題,在粉專寫了一系列文章,去爬梳是什麼原因造成臺灣紊亂危險的交通。他點出了城市設計者缺乏「人本思維」,並且分析國外的案例,從中萃取可以參照之處,試圖改變臺灣的交通規劃。雖然他行文的語氣頗為激烈,但我喜歡這份「雖然不滿意現狀,但仍然相信事情可以變好」的信念。我認為臺灣其實是個寶島,比其他國家方便得多,物價也並不真的過高。
但,我在閱讀吳媛媛的著作《當個普通人也很自豪》時受到很深的啟發:情人節時,她買了一束玫瑰花,卻被兩位年輕人攔下,向她說明歐盟玫瑰種植產業的勞工處境。她手上捧著那束血玫瑰,在情人節聽著勞工被剝削的沉重議題。讓她往後每年情人節,都會想起這件事。而我也開始思考,我們日常中習以為常的事情,背後有誰付出了什麼代價?寶島之所以方便、之所以便宜,是不是也是犧牲了某些人的生活品質而換得的?有多少勤奮工作的人,被這個講求效率的社會蠶食鯨吞,沒有餘裕好好為自己下廚,坐下來品嘗一頓飯?
人生沒有辦法十全十美,社會的發展有值得欣羨的好處,也有需要承擔的代價,但如果你曾經感覺「卡住」、感覺無力改變事情,或許你需要跳脫原本身處的環境,到陌生的地方走走看看、找人說話,在挫折、鑽牛角尖之時,你會知道世界上其實存在更多選項,易地而處、改變某些固有的制度或者條件,生活可以有不一樣的面貌。
而知道世界其實比想像中大得多的你,或許會感覺迷失,但別害怕,要為了自由勇敢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