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描述一位泰雅族原住民人生故事的書,從童年到職場,由原鄉到都市,生活溫飽的現實,遭逢折難的困頓,透過字裏行間流露的真性情,感受到印象裡原住民的樂觀態度,雖然晚年因精神問題曾被家人送到精神醫院療養而後返家,但回顧走過的一生,把眼淚當汗水擦的克難,猶如當年在兩棲偵查大隊歷經地獄周後爬行的天堂路,咬緊牙關挺過磨練。
前陣子參觀丁松青神父主持的清泉天主堂,有幸聽聞丁神父對我們簡短談話,並介紹他的著作,也提到年輕時初到清泉部落,所認識的第一個原住民朋友「亞威」,這段珍貴的友情持續數十年,除了公出時順道拜訪、出遊時借宿過夜,還鼓勵沒有受到寫作訓練的亞威,在他退休回到白蘭部落祖輩的老家時,一筆一字的寫下自己的故事。
部落原鄉孩子的童年,總是充滿歡笑山林奔跑、野溪泡水的滿滿回憶;為求生計告別家人的離鄉背井,這是長大後要付出的代價,父輩兄長的命運不停地輪迴於子子孫孫。雖然這些年隨著科技進步,改變傳統的生活作息,闢地改種高山蔬菜、香菇、水果,再販售給平地人換取收入,但是大自然的反撲卻是族人面臨首當其衝的危難。(許多未做好水土保持,山坡地闢建露營區就是潛在危機之一)
閱讀書中亞威走過的童年,新竹縣五峰鄉桃山村白蘭部落與祖母在工寮餵養牛羊,經歷媽媽在戶外順利平安產下妹妹的段落,在這些悠悠往事感受他成長的環境,或許山上的孩子在大自然中成長,塑造出不爭不怨的性格且遼闊的心胸。
高中時期被誤會有不正當男女行為,為挽救女同學的顏面,憤而離開校園返回家鄉;種植香菇缺工時期,請來無業遊民協助,讓大家有工作忙碌;工作表現太好招人忌妒,被同為原住民的工人無故毆打,息事寧人不願惹事而自認倒楣(他是跆拳道高手);因為自身言行不當受到教友異色眼光看待,避免丁神父受到議論影響,主動對神父說不要再做朋友了。
這些替人設身處地著想的貼心,正是「與朋友交而不信乎」的身體力行的情操,若能結識亞威這樣的真朋友,絕對值得是幸運的事。
某次在工地吊掛作業時受傷,到醫院回診期間需要由太太開車接送。有天因為太太有事處理,亞威突發奇想發動汽車引擎,先拿磚頭綁在油門上方,再將繩子穿過方向盤和下方的滑輪固定,需要加油前進時就放下磚頭,另一支沒受傷的腳則控制煞車,然後就一個人開車到醫院回診。順利成功後,居然還帶著一家人從台中龍井開車回到部落家鄉!
另外有一次在山林採草藥時,一不小心失足滑落樹洞,為了讓前來搜尋的族人能找到他,先用隨身小刀往樹壁鑿出一個洞,點起香菸讓風把菸往洞口飄去,再打開手電筒向外照。族人在尋覓他的蹤跡時,發現怎麼會有樹洞發光還飄出煙霧呢?最後亞威用自己的機智救了一命。
末端篇章「一個不成功的爸爸」,為自己無法給孩子一個安穩的家深深自責。清泉部落的住家因為隔壁失火,消防隊為了滅火直接在亞威家的屋頂開洞搶救,當時他們都在台中工作,放假返鄉才發現這件事,後續沒有向公部門爭取補償,房子因而日益傾頹慢慢倒塌,隔壁蓋房時還發生侵占土地 ...
對於身為父親的責任,他努力提供孩子們一個完整的家園,但面對教養即使有心也有無力;二兒子誤入歧途被關在監獄,服刑期間除了例行面會給予支持,期盼他日後把握機會改進向上。
雖然丁神父不斷試圖幫亞威尋找出版機會,但這本書沒有在市面任何一家書店或賣場上架,因為出版社認定無市場商機而婉拒出版;丁神父覺得描述他的人生故事不只是一個原住民男性的個人寫照,更是這幾十年部落族人離鄉背井的謀生故事。而書中內容對某些處於深淵低谷的人,將會有所啟發獲益,因此決定自費出版。
十分感念丁神父替清泉部落的勞心勞力,數十年的青春光陰都奉獻在這裡,還自掏腰包替居住在122縣道的人家,進行洗石子外牆的美化工程,因為他希望以整潔美觀的門面,歡迎所有經過清泉部落的遊客!而書籍銷售的所得全數捐出,不僅挹注部落其他修繕工作,也能為當地環境盡一份心力。
愛台灣不是一句口號,衷心感謝 默默奉獻的丁神父 取得國民身分證成為正港臺灣人。仁者之心寬厚溫暖,當天親眼目睹簡短對話的一幕,憶來如沐春風深感榮幸。
延伸閱讀:【讀書心得】歡迎搭乘《轉運計程車》
【更多的文章】爆米花專賣店|地圖車票|職男茶葉蛋|新天堂樂園|中年大叔養小三|最近在讀書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NOWA 50+ 的風景】的粉專與我互動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