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Ⅲ|每天來點心理學,揭開隱祕的人性關鍵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該部份題為「擁有堅強心靈的關鍵字」,甜鹹心理學一章用「減肥」給讀者來個當頭棒喝,以理論解釋你半夜想吃東西的真相,羅森塔爾效應一章以充滿信任的鼓勵取代只看結果的讚美,心理韌性一章提到的研究,幼年時遭遇上述情形的孩子越容易在社會化過程中走偏,畢馬龍效應一章提到壓力會導致腦細胞減少.....三十個主題卻有超過三十個理論,篇幅短小的設計讓我們能每天只花幾分鐘就學到一個心理學小知識!

一、前情提要

本書來自韓國,由諮商心理師兼大學教授的李東龜(이동귀)所撰寫,一出版就在韓國市場獲得不錯的評價,如yes24家庭生活類書籍前20名,及大型網路書店中高達9.4的讀者評分,標榜「適用所有人類的人性說明書」、「立志養成好習慣前的必要讀物」。

主要分為三個Part,我會順著這樣的架構把這次的讀書心得以一Part一篇的形式書寫,心智圖也會各有一張。

二、Part3(Day22~30)介紹

該部份題為「擁有堅強心靈的關鍵字」,雖然我不清楚作者是如何判斷這9個主題應該要另立一個新區而不是放在前兩個Part中,但也無可反駁它們的確都與心理素質有關,正如其副標題,探究人心是否可以鍛鍊。

  • 心理素質:從心理學角度講,心理素質包括情感,信心,意志力,和韌性等等。

三、心智圖與印象深刻的內文分享

raw-image
半夜覺得餓的不是肚子,是空虛的心靈

甜鹹心理學一章以生而為人最重要的「減肥」一事給讀者來個當頭棒喝,指出想吃鹹食是因為鹽分會使被稱為壓力荷爾蒙的皮質醇分泌量減少,甜食則是因為身體在你的心靈產生孤獨感時會產生「自己的身體要靠自己顧」的機制,透過消耗糖分讓大腦保持清醒,並在末段指出充足的睡眠與規律的運動才是抗壓的最佳方式,說到這個就讓人想起臺灣教育一直以來為人所詬病的超高上學時間,除了學校的9個小時還有晚上補習班的3個小時,對成績的重視使人無暇顧及上述兩個抗壓的關鍵方式,同樣的反思在後面主題也會提到,就留待後文續述吧!話說各位是否記得我在前面說過本書的作者是韓國人呢?韓國也是出了名的重視學業,不知道作者是否也是有感而發地寫出這些與壓力有關的內容,而正讀著這本書的華人們是否也應該反思一下我們教育的缺失呢?

只相信自己相信的謬誤

錯覺相關與Day17「確認偏誤」有相似之處,確認偏誤是源自人類擁有的不完整性,會在自己的能力侷限與時間之內做判斷,而傾向捷徑,我認為作者想表達的是捷徑的本質,與自身價值觀相同的事物會比起不同者好理解,也就在思考上產生時間快慢的差異,想得快了,自然就是捷徑了,只是可惜作者在這裡迅速帶過,使讀者產生思考斷層,希望我對這兩者究竟相似在哪的推測能提供大家一個思路來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

  • 錯覺相關:將兩個以上同時發生的事錯認相關。
  • 確認偏誤:只相信自己相信的,忽略與自己信念不一致的。
隨時做好給予讚美的準備

羅森塔爾效應一章講述了讚美的力量及背後的運作原理,可與克雷斯皮效應一章連結,這也是我一開始在讀物介紹時提過的,「打罵雖然是最立竿見影的手段,但卻無法在孩子心中種下正向發展的種子」,讚美對人心有著十分正面的效果,但除了讚美之外,作者也在文末另開一個小區塊建議長輩們,

以充滿信任的鼓勵取代只看結果的讚美
  • 羅森塔爾效應:指讚美所帶來的正面效果。
  • 克雷斯皮效應:「獎勵與之前相比是增加還是減少」比「獲得多少獎勵」重要。
小時候越經歷過家庭暴力或極度貧窮等巨大困境的孩子,在青少年時期罹患憂鬱症的危險性較高

根據心理韌性一章提到的研究,幼年時遭遇上述情形的孩子越容易在社會化過程中走偏,但也有三分之一的例外,成為一般人眼裡所謂優秀的孩子,其中的關鍵是什麼?是身邊有願意提供溫暖關愛的人,這會賦予孩子們「心理韌性」,也稱「適應柔軟性」,同時他們也會有比較強的「自我效能感」。

  • 心理韌性:指克服考驗與困境的正面力量,也指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
  • 自我效能感:相信自已擁有足以成功達成某件事情的能力。
只要衷心期盼,就一定能夠實現

畢馬龍效應一章下的這個標語老實說我還蠻討厭看到的,它是一個比較玄學的說法,很看運氣,這並不是你做了多少努力就能實現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何況還要考慮現實問題,你對天意的期待一旦破滅也會陷入失望的情緒之中,可能是我比較衰吧,違背期待的事遇多了,思考都悲觀起來,當我在《思考致富聖經》中看到與該標語類似的話時我實在覺得有點不高興。說回這一章的內容,我前面提過的壓力就是在這章進行更詳細的解說,「壓力會導致腦細胞減少」,這真的是很可怕的一句話,先說說原理,如果從小接收壓力,身為壓力荷爾蒙的皮質醇分泌就會增加,造成免疫系統衰弱,導致腦中的神經細胞銳減,尤其上了年紀之後會對記憶力弱化和腦細胞老化產生巨大的影響,請問腦細胞掌管的是什麼?是學習!臺灣教育最喜歡叫小孩去做的事啊!我相信壓力必須要有,因為它會促使我們的實踐,但看了這章後大家可以反思一下壓力多寡,凡事應過猶不及。

  • 畢馬龍效應:正面的期待與關心會帶來正面結果的現象。
難以傾訴的心情,不妨寫成文字

作者在寫作療癒一章中提到我們可以透過「寫作治療」將壓抑情緒進行釋放,靜下心客觀檢視遺憾與傷口,在過程中也會浮現美好的或值得感謝的記憶,下一章也建議我們書寫感謝日記,用正面情緒抵銷負面情緒。

四、結論

這是一本資訊量很多的書,三十個主題卻有超過三十個理論,以我貧瘠的記憶力真的是看完一個就忘一個,在這種情況下,心智圖就發揮莫大的效果,寫這些文章時我就反反覆覆的看了很多次(然後繼續忘記),並且不斷思考我現在寫的跟前面哪個理論有關,而這裡也要指出本書閱讀上的麻煩處,作者其實並不會每個理論都告訴你它跟哪個有關,你會覺得好像在哪裡看過卻不知道是在哪,於是就要花時間翻閱前面的目錄,但目錄也不會把裡面的所有理論一一列舉出來,我認為這些理論其實還有發展延伸的空間,將單一內容作擴充解釋,整體理論數減少但內容會更加詳細,但老實說,我也不知道可以怎麼進行,也許把實驗內容講得更清楚吧,例如請受試者現身說法,《先別急著吃棉花糖》就是Day8棉花糖實驗的擴充,這本書在我成長過程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延後享樂使我能夠離目標更進一步,存錢就是這個道理,我很慶幸自己提早理解了這一點,在大學畢業有足夠資金去日本發展的可能性大大提升。

而另一方面,小文章的優點就是閱讀迅速,「親子」是這本書很重要的理念之一,沒有多餘的贅文、沒有過多的碎念,使忙碌的家長能夠每天只花幾分鐘就習得一個心理學知識,單刀直入切入主題,不會讓人感到厭煩。

這次是對內文介紹的新嘗試,雖然也是為了配合書的風格,但我認為可以在金句之外也使大家更加了解這本書及清楚它的寫作方式,不過拿捏分寸也是很重要的,畢竟前面也說過我不是在摘要這本書而是在介紹這本書。

五、金句

  • 任何事情只要體悟到過程投入努力的重要性和意義,就能夠做得更長久、更快樂。
  • 以充滿信任的鼓勵取代只看結果的讚美。
  • 與其因為沒能收獲好運而陷入憂鬱,不如為了沒有招致更大的不幸而感到萬幸,如此就可以產生安心感和正面的情感。
  • 如果想要獲得幸福,除了對別人好,對自己也要寬容一點才行。
  • 小時候經歷過家庭暴力或極度貧窮等巨大困境的孩子,在青少年時期罹患憂鬱症的危險性較高。
  • 只要有一個願意付出真心給予關懷與愛護的人,孩子就不會走偏。
  • 那就是他們發現壓力會導致腦細胞減少。
  • 如果想要減輕壓力,不僅要管理好心靈,也必須好好管理自己的身體。
  • 如果一直把痛苦的心情深埋在心底,就容易常常感到渾身不適,生病的機率也會提高。
  • 如果只是把日常生活的經驗寫成文字,是沒有治療效果的,要將痛苦的經驗事實具體地記錄下來,再詳細寫下當時感受到的情緒,才會產生效果。

我最近開始使用potato media,這是一個用發文、留言、分享等形式賺取虛擬貨幣的平台,之後可以出金提領成新台幣,我甚至看到有人提領出兩萬台幣!歡迎用我的推薦碼「6kjCJDT2K」註冊,成為戰友一起賺錢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iaranka的沙龍
7會員
23內容數
不管是脫離學生時代,或即將脫離學生時代,如何在社會上站穩腳跟都是至關重要的議題,我也是,自大三起就對將來是否能獨立自主憂憂慮慮,因此讀起相關書籍,因此,我想以即將出社會的身分撰寫這些讀後心得,將我對書中內容的理解,乃自個人經歷分享給大家,勉勵自己,也勉勵你們,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囉~
riarank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1/26
本書實際上就是在分析各種型的人格,例如喜歡吃飯的人、喜歡吃麵的人、喜歡吃甜的人......但我認為現實又不是動漫角色的人物設定,我們更立體、更多面,並且我也要自首!自己當初會租這本就是受到文案吸引,結果卻從中發現兩點說服力不足的眉角!
Thumbnail
2022/11/26
本書實際上就是在分析各種型的人格,例如喜歡吃飯的人、喜歡吃麵的人、喜歡吃甜的人......但我認為現實又不是動漫角色的人物設定,我們更立體、更多面,並且我也要自首!自己當初會租這本就是受到文案吸引,結果卻從中發現兩點說服力不足的眉角!
Thumbnail
2022/11/26
比起前一章節對親子教育的幫助,這一章更適合青少年的自我反思與實際運用,例如共有財悲歌就是國中(高中?)時的公民教科書內容,就像林格曼效應一樣讓孩子思考自身行為是否降低團隊成果,艾菲爾鐵塔效應及相似性效應可以用在情侶感情加溫,登門檻效應則讓孩子學習如何拜託別人可以達成最高受益......
Thumbnail
2022/11/26
比起前一章節對親子教育的幫助,這一章更適合青少年的自我反思與實際運用,例如共有財悲歌就是國中(高中?)時的公民教科書內容,就像林格曼效應一樣讓孩子思考自身行為是否降低團隊成果,艾菲爾鐵塔效應及相似性效應可以用在情侶感情加溫,登門檻效應則讓孩子學習如何拜託別人可以達成最高受益......
Thumbnail
2022/11/26
如果要最大程度符合作者心目中這本書的受眾,那應該是「親子」(雖然本饅頭不太贊同)。本書共30小節剛好可以排入一整個月,而平易近人的口吻則協助父母導讀,不僅可以加深親子間的情感交流,還可以讓雙方在一個又一個心理學實驗中一窺人類行為可以如何解讀。
Thumbnail
2022/11/26
如果要最大程度符合作者心目中這本書的受眾,那應該是「親子」(雖然本饅頭不太贊同)。本書共30小節剛好可以排入一整個月,而平易近人的口吻則協助父母導讀,不僅可以加深親子間的情感交流,還可以讓雙方在一個又一個心理學實驗中一窺人類行為可以如何解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每天來點心理學,揭開隱祕的人性關鍵字:30個史上著名的心理學實驗,帶你突破限制,邁向更好的自己 내 아이에게 들려주는 매일 심리학: 아이의 지성, 사회성, 인성을 키우는 30가지 심리 이야기》 ✍️作者:李東龜 原文作者:이동귀 譯者: 李煥然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
Thumbnail
《每天來點心理學,揭開隱祕的人性關鍵字:30個史上著名的心理學實驗,帶你突破限制,邁向更好的自己 내 아이에게 들려주는 매일 심리학: 아이의 지성, 사회성, 인성을 키우는 30가지 심리 이야기》 ✍️作者:李東龜 原文作者:이동귀 譯者: 李煥然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
Thumbnail
作者: 李察.韋斯曼 原文作者: Richard Wiseman 譯者: 洪慧芳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2023/04/10 作者文案: 想減肥嗎?想找到好工作嗎?想更快樂嗎? 從心情到記憶,從說服到拖延,從復原到關係,快用短短59秒扭轉你的人生! 我們真的可以改變人生嗎?心理學家
Thumbnail
作者: 李察.韋斯曼 原文作者: Richard Wiseman 譯者: 洪慧芳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2023/04/10 作者文案: 想減肥嗎?想找到好工作嗎?想更快樂嗎? 從心情到記憶,從說服到拖延,從復原到關係,快用短短59秒扭轉你的人生! 我們真的可以改變人生嗎?心理學家
Thumbnail
👍論及身心合一,知識就是力量! 談到秘密或吸引力法則,總是被自詡信奉科學的人嘲笑為迷信;但這本書卻以許多科學實驗來打臉這些人,也讓我重新認識人類大腦的力量⋯⋯ 書中內容並非對吸引力法則做出贊成或反對的評論,單純就「期望效應」的現象與實驗來反省我們對運動、飲食、壓力、意志力、學習…等領域的影響。藉由
Thumbnail
👍論及身心合一,知識就是力量! 談到秘密或吸引力法則,總是被自詡信奉科學的人嘲笑為迷信;但這本書卻以許多科學實驗來打臉這些人,也讓我重新認識人類大腦的力量⋯⋯ 書中內容並非對吸引力法則做出贊成或反對的評論,單純就「期望效應」的現象與實驗來反省我們對運動、飲食、壓力、意志力、學習…等領域的影響。藉由
Thumbnail
先解決心理問題,才能解開人生困惑。關於這點,我完全認同! 《20位心理學大師的人生必修課》這本書算是心理學入門基礎課。讀一本書,就可以獲得20位心理學大師的心理處方。聽起來是挺不錯啊!就像很多教我們解決人生各方面問題,或是學習方面的書,在書的開頭,都會先強調心態的重要性。這也讓我想聯到《原子習慣》裡
Thumbnail
先解決心理問題,才能解開人生困惑。關於這點,我完全認同! 《20位心理學大師的人生必修課》這本書算是心理學入門基礎課。讀一本書,就可以獲得20位心理學大師的心理處方。聽起來是挺不錯啊!就像很多教我們解決人生各方面問題,或是學習方面的書,在書的開頭,都會先強調心態的重要性。這也讓我想聯到《原子習慣》裡
Thumbnail
該部份題為「擁有堅強心靈的關鍵字」,甜鹹心理學一章用「減肥」給讀者來個當頭棒喝,以理論解釋你半夜想吃東西的真相,羅森塔爾效應一章以充滿信任的鼓勵取代只看結果的讚美,心理韌性一章提到的研究,幼年時遭遇上述情形的孩子越容易在社會化過程中走偏,畢馬龍效應一章提到壓力會導致腦細胞減少.....
Thumbnail
該部份題為「擁有堅強心靈的關鍵字」,甜鹹心理學一章用「減肥」給讀者來個當頭棒喝,以理論解釋你半夜想吃東西的真相,羅森塔爾效應一章以充滿信任的鼓勵取代只看結果的讚美,心理韌性一章提到的研究,幼年時遭遇上述情形的孩子越容易在社會化過程中走偏,畢馬龍效應一章提到壓力會導致腦細胞減少.....
Thumbnail
如果要最大程度符合作者心目中這本書的受眾,那應該是「親子」(雖然本饅頭不太贊同)。本書共30小節剛好可以排入一整個月,而平易近人的口吻則協助父母導讀,不僅可以加深親子間的情感交流,還可以讓雙方在一個又一個心理學實驗中一窺人類行為可以如何解讀。
Thumbnail
如果要最大程度符合作者心目中這本書的受眾,那應該是「親子」(雖然本饅頭不太贊同)。本書共30小節剛好可以排入一整個月,而平易近人的口吻則協助父母導讀,不僅可以加深親子間的情感交流,還可以讓雙方在一個又一個心理學實驗中一窺人類行為可以如何解讀。
Thumbnail
我每到夏天來臨前,就會告訴自己:「今年一定要痛定思痛的減肥」 於是開始制定減肥計畫,設立目標,可是夏天來到,我的體重和肥油,依舊不動如山的在我身上。我開始覺得自己是意志力很爛的人!這個想法讓我做什麼事,都出現了:算了!我做不到的想法。這可不是一個好現象,我必須找出方法和原因。 「輕鬆駕馭意志力」一書
Thumbnail
我每到夏天來臨前,就會告訴自己:「今年一定要痛定思痛的減肥」 於是開始制定減肥計畫,設立目標,可是夏天來到,我的體重和肥油,依舊不動如山的在我身上。我開始覺得自己是意志力很爛的人!這個想法讓我做什麼事,都出現了:算了!我做不到的想法。這可不是一個好現象,我必須找出方法和原因。 「輕鬆駕馭意志力」一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