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span>整理自寶貴傳道口述</span></h1><h1><span> 我小時候的記憶大約是民國50到60年之間。童年煮飯的器具跟現在不一樣,以前用的是爐灶,三角形的,也有混一些泥土做的灶,那是固定的。一直到我國中的時候,都是用木頭燒火。如果是煮糯米,需要久一點,就會用硬一點的木頭;如果是炒菜,就會用比較軟的木柴。所以先民也有一些智慧,會把木頭分開擺放,短時間的炒菜的木頭會放一邊,不同的木材,會放在不同的地方。</span></h1><h1><span> 小米有時候會煮成小米粥,也有一些南瓜當主食。菜也很多,芹菜、菠菜、大白菜等等,吃不完。家家戶戶都有種菜。因為沒有冰箱,就是會當天採足夠的量。菜園就在家戶附近,幾乎每一家都有一片小菜園。以前對錢不在乎,因為很少用錢去買東西。生活都是自給自足。住家附近也會養豬、養雞、養鴨子。如果有大節日,就會去抓自己養的家禽來吃。我們那時候沒有缺食物,水果也是一年四季都有,什麼時候會有草莓、百香果,我們都知道。野桃子、梨子、芭樂、一年四季都有食物吃。</span></h1><h1><span> 我們的房子是竹屋,床也是竹床。過一段時間,就有竹子加泥土的房子,如果先找出廚房,旁邊就是睡的地方。睡覺時,父母睡在中間,男生、女生個睡在不同邊。廁所通常會在外面,烤火房會在庭院附近。菜園會在廁所旁邊,因為會利用排泄物來澆灌植物。烤火房旁邊也會養豬、養雞。有些人家裡會有個小池塘,可以養鴨子。洗衣服通常是在河邊,晚上月亮高掛的時候,媽媽會去溪邊洗衣服。</span></h1><h1><span> 人越來越多,地方不夠住,就會開始分戶出去。通常大的孩子到外面去開拓新的家屋,會把原來的家給叔叔,因為叔叔年紀小。爺爺、奶奶會跟著小的孩子,因為大的有基本的能力,所以可以到外面去另立門戶,小的則還需要父母的教導,所以留在父母那邊。每逢假日的時候,出去外面的哥哥們會回到老家,一起煮東西一起吃。哥哥們出去的地是爸爸分給他們的,家人會互相幫忙蓋房子,就算是去外面分戶,應該也都是在部落裡面,距離不會很遠。</span></h1><h1><span> 以前的交通大部分是靠走路,我們要走到天打那,才有計程車。要是嚴重的病,要到竹東看病的話,會走到天打那,才坐計程車到竹東看病。山路沒有那麼平坦,不方便騎腳踏車,所以上學、放學都是走路。走路去上學,大概六點就要出門,可能要走兩小時。以前上教堂也要徒步到尖石,雖然這邊也有天主堂,但是只有一個神父,所以要參加彌撒的話要到尖石去。平常有傳道員,但是沒有分送聖餐,所以全家都是走路到尖石去。</span></h1><h1><span> 我國二的時候,哥哥當縣議員,就開挖馬路,把公車帶到那羅,大概國二的時候通車。因為交通方便,也開始跟文明有了交通,我們的合作文化開始瓦解,每個人的思想就不一樣了。大概是民國60年開始,大家開始喜歡錢。很可惜,如果我們還保有舊的傳統,可能我們的身心靈會比較快樂。文明的東西來得太快,我們來不及成長。如果沒有宗教的力量,可能連自我都沒有了。</span></h1><h1><span> 小時候的娛樂,有很多好玩的。割稻子以後,田裡抓泥鰍,雖然是在工作,但是我們把它當作玩耍一樣,比賽看誰採得多,那就是我們的樂趣。用草綁的毽子,或是媽媽用石頭做成沙包,或是我們自己劃線跳格子,太多了,我們會自己變化。我們都是用很自然的方式來玩。我們那時候都是唱教會的歌,我們會有古調傳唱,那是有季節性。祭儀或是說媒的時候會唱古調,後來教會的歌或是團康的歌取代了傳統的歌謠。母語的歌本來就不多,大多是吟唱的,求婚的。</span></h1><h1><span> 以前沒有電的時候,是用煤油,我爸爸特別做了一塊桌子,讓我們三姐妹可以寫字。煤油燈的形狀有很多種,都是裡面放著煤油,連著一塊燈心就可以點火。國中才開始有電,但是那時候的電暗暗的,所以有時候會用蠟燭,但是蠟燭比較危險。烤火屋並不是每天都有烤火,因為沒有人看著的話,也很危險,會把房子燒掉。春天快收割的時候,會有很多麻雀,我哥哥就會放陷阱,我們在烤火屋的時候,抓到麻雀的時候就會丟來烤,多到烤不完。烤麻雀、烤地瓜,爆玉米,有很多東西吃,可以變來變去。以前沒有電視,所以早睡早起,身體比較好。</span></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