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學生在教育體制下,容易傾向重視「成果」的面向,而忽視「過程」的經歷。原因其實在於家長和老師們的引導過程就是如此。考試成績有沒有前百分之五?比賽結果有沒有前三名?申請學校有沒有台政清交的入學通知?
那其他眾多無法得到名次的學生,怎麼辦?
推薦信,成為一個具參考價值的工具。
「新北文化大使」計畫之下的推薦信制度,單純是讓青年有胡蘿蔔可吃的一項規畫。有人愛吃胡蘿蔔,有人不愛,所以這個制度從普發推薦信,改為申請制,也是配合制度之下的調整結果。
計畫執行完成之後,學員如果寫得出一封像樣的推薦信,就像在計畫過程中,種一畝田地的胡蘿蔔,而不是新北市政府提供一袋豐收的胡蘿蔔,是學員自己種植出來的一袋成果。
一般來說,推薦信多數是以別人的角度寫自己的豐功偉業,少數的情況是推薦人非常瞭解被推薦人,也很願意花時間寫,才會由推薦人親筆寫。有些學校或單位或許看到推薦信的浮濫情況,會要求推薦人親自簽名、放入信封彌封後交給審閱單位。
「新北文化大使」的推薦信在經過層層把關之下,由文化局提供「公版」的推薦信作為參考,讓學員自己撰寫後,交給工作團隊審閱,再讓文化局循公文程序核發。
一半以上的學員會用網站上公告的公版推薦信的內容,將空白的欄位填寫姓名以及參與的專案名稱之後送給工作團隊。我想大概是學員不懂推薦信的邏輯,所以我只好一一回信告訴他們推薦信的運作方式。
首先,看一下「公版」的最下方署名是「新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也就是說,學員要一人分飾二角,一方面想像自己是局長,一方面想像自己參與「新北文化大使」計畫的各項專案內容,看看這兩個角色是怎麼對話的。
扮演局長的那個自己,看到過去一年的自己,有什麼話會對他說?有什麼建議會給他?或者會給他什麼樣的期許?
有一些學員會丟一封email表明要申請推薦信,看到我回覆這些角色扮演的內容,接下來就完全沒有下聞。我猜可能的原因,就是覺得太麻煩,懶得想這麼多、寫麼多。所以還是那句老話:「胡蘿蔔,有人愛吃,有人不愛!」
其次,看一封推薦信的時候,最重要的似乎不是起頭和結尾(感覺都是官話),重點應該是中間那一段或二段的文字,推薦人和被推薦人二個角色之間的對話是什麼?
「新北文化大使」計畫中,一整年的課程和活動中,局長和學員見面次數不會超過三次。學員寫太過細節的事,會讓人一眼就戳破信件的可信度。例如網路上有些範本中的二個角色是導師和學生,學生協助導師辦公室打掃工作或是整理作業等,就適合寫在推薦信裡。新北文化大使學員在專案過程中進行協助工作如搬東西、彙整文件資料等,就不適合寫在局長的推薦信,因為局長看不到學員在做這些事呀!
最後,還是回到「新北文化大使」計畫的初衷:青年花一整年的時間瞭解新北市多元文化,之後能藉著各種機會及場合中,推廣新北市的文化特色。「學習」和「實作」的比例在第一年到第三年的參與成員各有不同,這個計畫重視「實作」,比例上應該是30%、60%及90%。因此,如果一位學員第一年參與計畫,實作的比例超過30%,那工作團隊就會認可這位學員值得獲得一封局長推薦信。
那麼,如果學員沒有達到比例呢?
在此就要跟大家分享政府單位執行計畫的過程,最常聽到且有名的一句話就是「秀才人情紙一張」。也就是說讀書人以書籍相贈,藝術家以字畫書法相贈,政府部門就是長官簽個名給封信,正所謂「秀才人情紙一張」。所以,不管學員有沒有達到實作的比例,政府單位總是感念學員花了大把的時間、一些交通費和餐費來參與計畫,最終還是能得到一封推薦信。
看官若是老師教授,未來看到新北市文化局長簽名的推薦信,請看重點第二段或第三段就好,若學生籌備(而不是參與)三項活動以上,又能具體描述他們在專案中學習到的事情,那麼這個學生真的值得被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