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化大使—團隊裡的七種人#4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以二十年的社會教育經驗,說來諷刺,「社會教育」有其價值之處,幾乎是立基於「學校教育」部分迂腐思想及缺乏彈性,才有社會教育在這個社會框架中夾縫中生存的理由。既不是正規的法律規範,也沒有強制性執行的命令,充其量只有各政府單位為鼓勵多元發展而訂下的規則。使得青年文化大使的運作,顯得有點矛盾。

社會體制下如此矛盾,學員在團隊裡,也就經常出現「矛盾的人」。這裡所講的矛盾,並不是學員本人自己的矛盾,而是學員存在於體制下,周遭的人給予的矛盾。

在執行「新北文化大使」的第一年,我也是「矛盾的人」。矛盾來自於外子及長輩或朋友,大部分的人不知道青年文化大使團隊到底在做什麼?好奇這樣的團隊,能創造出什麼社會價值。接下來他們就會問:「你這麼忙,那你薪水到底拿多少?」心中的「矛」和「盾」常常因為這些無知的話語而互相打架,誰也不讓誰,經過二年多,它們才慢慢平靜下來。

大人都如此了,更何況是十幾二十歲的青年。

「老師,今天沒辦法去上課,家裡突然有事,媽媽不讓我去…」一位成績很好的高中生私訊給我。

「你們這個計畫的cp值太低了,說好要讓學員出國,到現在都看不到實質的規劃?!」一位家長在線上會議中,突然在學員旁邊氣憤地發言批評。

「我爸不喜歡我來新北文化大使的活動,他覺得我應該要找有賺錢的實習工作。」一位大三學生表情無奈地說。

「我媽一直很支持我,但對於我學測考試成績不理想,又參加第二年的計畫,她其實常常有負面的態度。」一位高三參與第一年,升大學之後參與第二年的學員眼框含淚地說。

「我們學校老師很奇怪!一開始鼓勵我們來參加新北文化大使的活動,後來卻又說假日沒事不要亂跑,好好在家唸書。」一位高職生苦笑著說。

去年,我們在二天一夜的中隊長培訓營裡,引導學員講出自己想講的話,包括現在的樣態以及未來的期許。一開始有一位學員開始說自己很迷惘之後,接下來幾乎每一位學員都說自己對未來很迷惘,有幾位甚至說到無奈或傷心處而掉下眼淚。

如同前面所述,心中的「矛」和「盾」會互相幹架,本來就是正常的事。透過閱讀書籍、心理師訪談或適當的運動排解,人生自然會出現一條內心踏實的路。重點是「矛」和「盾」彼此鏗鏘之時,誰能陪在青年的身旁給予支持系統。

「社會教育」有價值之處,在於運用政府的資源,免費讓青年自己找到嚐試突破框架的學習方式。

很多來參與「新北文化大使」的學員都覺得要撐一整年才能拿到最後的「文化大使」證書,是一段cp值超低的學習歷程。往往來參與前二個月三、四次的活動之後,就消失不再繼續參與的占三分之一。暑假之後,還持續留下來參與的學員約略超過三分之一。最後拿到證書的人,從他們的IG限動或發文中,可以看到他們經歷一整年的課程及活動、籌備自主學習創發的專案任務,心中滿足及成就的價值,無可言諭。

沒有經歷過的人,永遠不會瞭解。

那些中途離開的人,多半都是「矛盾的人」。一方面很喜歡新北文化大使的計畫,另一方面又被家人勸說或朋友鼓吹去參與其他有更多交換利益的活動。

「新北文化大使」計畫堅持不提供給學員任何型式的金錢或津貼,並不是因為預算不足,而是要讓團隊所有學員在未支付任何酬勞的一致性下運作,才能留住真正想參與文化推廣的人,而那些在意金錢所得的人,就只能祝福他們能找到更適合的計畫。

心中的「矛」和「盾」停止爭論的原因,並不是因為適應或習慣這樣的團隊運作,而是真正瞭解到社會教育的現實面,相較於硬體設施的建設,政府單位雖高唱「軟實力」,但在看不到實體成果的計畫和活動之下,恐怕除了「文化部」或「教育部」等中央單位才有辦法透過中長期計畫爭取預算,地方政府沒辦法再編更多的預算支應。

今年,有將近三十位的學員完成三年的計畫,從第一年的銀質獎章、第二年的金質獎章,到第三年的彩色獎章,三個獎章代表他們已經從「矛」和「盾」的爭執中,脫胎換骨成為社會上難得心中有踏實感的人。

10會員
61內容數
觀察分享青少年學習的社會現象及文化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文化月-Day 2打開相簿裡第一張相片,早上七點三十五分,沒想到自己的適應力不錯,水果、臘肉、蔬菜、餛飩麵、牛奶麥片、酸奶樣樣都來。這張照片只是一小部分,其他食物都在肚子裡啦!
Thumbnail
avatar
Sabrina Shih
2023-08-02
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文化月-Day 1身為大九學堂二期的學員,第三期的隊輔,這一次透過大九學堂這個媒介參加了由國臺辦和江蘇省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文化月。
Thumbnail
avatar
Sabrina Shih
2023-08-02
北科青年:豐原文化的參訪與認識碩一時,因研究的題目毫無頭緒、不適應研究所生活、與家人頻繁衝突,而處於自信心低下、負面悲觀的狀態,我嘗試改變但如同陷入沼澤一般,每下愈況,直到指導教授有一天問我有沒有意願換到USR計畫試試看,給了我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也因此USR計畫於我而言是一個人生的轉淚點。
Thumbnail
avatar
許朱利
2023-05-19
與青年學生葉慈 談台灣文化問題 本文基於鼓勵年輕人重視文化的立場,給他的意見。 葉慈少年兄: 王振義2003.02.?.於台灣第二共和網
avatar
王振義
2022-02-04
基隆青年發起文化行動 為在地人才留住發光舞台基隆距離台北不到一小時,年輕人總是跟著人群、排隊等車去台北工作,人口一年年流失。事實上,基隆的文化豐饒,青年力量遍布各角落、人才輩出,只缺一個發光的舞台。而「惠隆市場X嘻哈行動」和「地衣整合行銷」團隊便是看見基隆之美,決定為家鄉出力。
Thumbnail
avatar
SyndAvant
2021-11-25
【讀書筆記】《我的涼山兄弟:毒品、愛滋與流動青年》迷失在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中的四川諾蘇人大事記 〔鴉片戰爭〕1840年 〔清廷禁鴉片〕1906年 〔民族識別計畫——整併彝族〕1950年代 〔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 〔改革開放〕1978年(從而使得諾蘇新一代青年對世界的想像空間一瞬間擴大) 〔利姆傳出首例因毒品注射不當而引發的愛滋感染〕1997年 〔組織無疆界醫師〕1998-2
Thumbnail
avatar
予晞🌸
2021-11-21
觀點青年:關懷,還是商品:資本社會與流行文化中議題文本的定位我們要談的,是文本中的議題如何被曲解為商業操作,或真的被誤用為商業操作。 為了避免誤會,書寫著議題的創作者們該收手嗎?這樣一來需要被看到的議題誰來傳遞呢?
Thumbnail
avatar
111級雄中青年社
2021-06-22
青年團體籲修憲委員會:要制定符合現狀的新憲法!【清訊新聞 / 台北中心 報導】 立法院修憲委員會於18日正式召開第一次全體委員會議,本次會議推舉選出5名召委。而目前截止4月30日,有52案待審,內容包括18歲公民權、廢止考試院及監察院、國情報告常態化、恢復閣揆同意權、降低修憲門檻、動物保護入憲等案。 台灣新憲青年陣線新聞稿表示,自去年十月成立以
avatar
清訊新聞chinxunnews
2021-05-26
破報試刊號《音樂政治與青年文化》 1995.08.14 在我們說服Lucie讓破報以「台灣立報週日版」的形式獨立出刊後,1995年八月十四日破週報試刊號發行,開始了我們顛跛的二十年生命。創刊號只有少數書店可以買到。這期節選了1994~95年間於台灣立報週日版「破報」中相關的音樂政治文章,正好集成了台灣青年次文化與音樂政治最華麗登場的開端。 除了幾篇經典
Thumbnail
avatar
黃孫權
2020-04-24
超齡的房客在青年旅舍的文化衝擊原來青年旅舍Hostel的精髓在文化交流 /認識新朋友 /尋找愛情(咦?)
Thumbnail
avatar
Jessie Weng
2020-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