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著第二十三屆台北文學獎年金大獎闖出一片藍天的《女二》,在發行的時候就已經頗有關注這本書。延宕到今年初才開始看這本書,沒想到卻在短短的兩天經歷了一場腥風血雨。「悲劇發生的原因從來就不是戲劇感興趣的部分,觀眾要看的是角色如何滿腹傷痕繼續活著。失去,同時獲得。生命從來沒有真正的微不足道。」
身為劇場在讀的學生,相較其他同年齡的朋友,更認識這個神聖的場所和領域。在日常學習中不免俗接觸許多表演訓練和肢體呈現,但在閱讀《女二》時,很容易發生一種「憐憫」、「同情」的心理,像是表達著:「我知道了,我懂了,我了解你。」的既視感。很明顯的,不是門外漢的我對於戲劇還是有些許基底,所以在閱讀時不至於要去查詢關鍵字和一些專有名詞,而看出來的卻是作者身為一位演員的最佳對照。「鄧九雲」本身是一位演員,穿梭在劇場和影視圈,卻也是一位資深模特兒。這讓她的文章多了一些在一般書籍中鮮少出現的題材和建構,有點像是把一份角色自傳延伸成一本完整的小說。在女主角「黃澄」學習國內外的表演以及在影視圈的翻滾時,鄧九雲往往都能寫出那些黑暗的心酸和喪盡良心的不公平,不論是淺規則、性侵、不公平對待等等,好像把自己投射在黃澄身上,讓黃澄再活成一次自己。
書中的架構稱不上井然有序,但組織的構造卻能將讀者吸入一塊深不見底的黑洞般,讓人措手不及卻餘音繞樑。在文字上,鄧九雲不多加修飾,而是使用日常生活中所見的一切,將其放大,成為書中黃澄心靈上的意象。完美的修飾出「演員」的觀察能力和共感能力,也讓讀者了解,其實看似光鮮亮麗的工作,背後的汗水仍就無法成正比。
我們都知道,「女二」這個詞在大眾眼裡是一齣劇裡面的女性配角,地位僅次女主角,和男配角齊名。但這世界上有多少如同黃澄一樣的「女二」,在這荒唐的世界上打滾,摸索著自己未來的明與暗。在故事的引導下,我們得知黃澄的姊姊「黃茜」是一位相當倔將的人,這部分鄧九雲並未在文字裡闡述,而是利用姐妹的化學作用將角色刻畫成極致。讀者的「聖人視角」下,所有角色變得體無完膚,成了我們眼中的佳餚,但《女二》卻讓我難以下嚥,轉而將這份太過苦澀的主食擺在一旁,看著它如何發酵、腐爛,最後走向被世界吸收的結局。我們陪著黃澄走過大大小小的決定,看著她如何化為一隻斑斕的蝴蝶,看著她跌跌撞撞、殘破不堪。我們在「他」的壓迫以及缺失下,逐漸淡化了「她」的存在,導致無法讓自己和所有人回到正確的位子。在書裡,「她」就像龜背芋一樣,「殘破正是它的特色。你看就算是同品種的植物,每片葉子的洞也都不一樣,用一樣的東西承載它們實在太浪費了。」。
在《女二》中,故事圍繞著透過別人的稱讚、認同、施捨而得到許多安慰自己的藉口,但那些甜點往往虛幻而不實際,常常在碰觸的當下就如同泡沫沉入大海。黃澄為了化身為種人所認定的「美」時,不禁疑惑自己的嘴巴是否歪一邊、臉的左右是否不對稱、頭髮的質感會不會影響燈光師的打光、眼淚的角度和滴落的大小在鏡頭中是否呈現最美的「珍珠狀」。這些種種壓的她喘不過氣,而迎面而來的卻是一刀又一刀的數落,在傷口上灑上均勻的鹽巴,讓黃澄認清這個世界的現實。所以在愛情、親情、友情中,黃澄毅然決然的選擇演藝事業讓我相當敬佩,她拋棄自己所有的一切讓自己更符合大眾期待的樣子。但到後頭,她卻慢慢在一場「認識自己」的療程中清醒過來,回頭望去自己的樣子,其實都記不太清楚了,畢竟那些都不曾屬於她。
不知道讀到這裡的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兩張照片都有著兩種人形的影子或色塊。《女二》的主角我不認為單單只有黃澄,而是陪著黃澄走過最多路途的黃茜也是主角之一,兩個人同為主角,用同樣的姓氏不同的名字活在不同的世界裡。這兩個人形影不離,自始至終都是。「她們是一對懂得在愛情中分享無能為力的伴侶。」。
推薦怎麼樣的人去看?
推薦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