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詢問:「哪些人,平常都已經具備有貪污的性格?」
我查一下,真的,有些人的平常的性格,就是可能容易會有貪污犯罪行為,
只要當「貪污的誘惑」、貪污的機會」一出現:
這些人不管職務多高、資歷多深,那些性格容易使這些人一一淪於不義之財..
最近連續發生背信、挪用公帑及貪黑錢的商業犯罪行為,這個顯然人類的貪婪。不管職務多高、不管年紀多高,不會因為人的歷練多,就會愛惜自己的羽毛的…
貪污、背信、挪用公帑及貪黑錢的商業犯罪行為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涉及多種因素,例如個人的道德觀念、經濟環境、法律制度等。研究表明,貪污、背信、挪用公帑及貪黑錢的商業犯罪行為與個人的性格、行為特徵等因素有關
根據研究顯示,以下是一些可能導致個人參與貪污的心理因素:
1. 合理化:個人可能會因認為貪污,是為了生存、取得成功或補償所認為的不公而對自己進行合理化。
2. 社會影響:來自同儕和上級的壓力,以及組織或社會中的貪腐文化,都可能對個人參與貪污行為產生重大影響。
3. 機會:在監管和監督薄弱的環境中,存在從事貪污行為的機會,這可能會對個人的決策產生重大影響。
https://www.cprc.moj.gov.tw/media/7691/5122914285187.pdf?mediaDL=true&ssp=1&setlang=zh-hant&cc=TW&safesearch=moderate
4. 個人利益:對個人財務利益、權力或地位的渴望可能推動個人從事貪污活動,特別是當他們認為達成目標的其他途徑有限時。
5. 道德分離:個人可能會對道德標準和道德責任進行分離,以便將自己的行為與個人價值觀和信仰分開。
6. 認知偏見:認知偏見,如過度自信、自我服務偏見和低估未來後果的趨勢,可能導致個人低估從事貪污行為的風險和負面影響。
7. 情感壓力:壓力、恐懼或對批准和認可的需求等情感壓力可能導致個人從事貪污行為,作為應對機制或尋求情感寬慰的手段。
了解這些心理因素對於制定防止和打擊貪污的策略至關重要,無論是在個人還是組織層面上。
以下是一些建議:
- 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和監管機制
- 加強教育和宣傳,提高公眾的法律意識和道德觀念
- 建立透明的企業文化和管理制度,加強內部監控和風險管理
- 建立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鼓勵員工遵守法律和道德規範
- 加強對風險因素的監測和預警,及時發現和處理問題
世界上,人心所向最難防範,但一些日常生活中,你遇到的以下這些性格的人,在職場上最難抗拒誘惑⋯⋯
- 缺乏道德觀念和自制力
- 好高騖遠,追求快速成功
- 缺乏同理心和對他人的尊重
- 偏執、自大、自我中心
- 喜歡冒險和刺激,尋求新奇感受
想想看自己是不是?別人是不是?你在職場遇到過這些人嗎?
「人間職場,做好自己本分,就是修練行為,跨出自己本分,就是貪婪行為」,這也是一種犯罪行為,大家都要謹守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