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黃軒醫師說:別讓青春矇上了黑影:青少年/青年的網路霸凌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raw-image

近年全球各地開始很多靑年/青少年自殺死亡,常常來日常生活中的網路霸凌事件。依據2015年調查,有34%的學生都曾有過被同學霸淩事件。單純英國在2018年調查發現每年約有500萬學生受到影響。

1.在美國🇺🇸:

2018年 美國佛羅里達州12歲少女因遭到同齡少年網路霸凌,散播患有「性病」的謠言,以及關於她私生活的種種細節,讓她情緒崩潰,在家中上吊自殺。

2.在台灣 🇹🇼 :

2015年一名藝人表演者,疑似因長期遭受網路霸凌匿名誹謗騷擾和來自工作人員的不平等待遇而自殺死亡

3.在澳洲🦘 :

澳洲一名曾為帽子製造商代言的14歲小模特兒,隨著知名度上漲,卻遭到網路霸凌,最後不堪其辱,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4.在日本🇯🇵 :

日本很火紅的《雙層公寓》女星證實輕生!疑不堪網路霸凌…得年22歲


5. 在韓國🇰🇷 :
韓國連續2韓星殞落! 疑皆不堪網路霸凌…引起大家關注網絡安全。


《有沒有發現 》: 【這些傷亡的人,年紀都很年少】介於12-25歲之間呢!


全球的網路霸凌事件
全球14-18歲的青少年都有受過霸凌事件。以下是2019年針對1000名父母檢舉受過霸凌事件的靑少年/青年的各種年齡層:

1.06-10歲 : 47.7%受過霸凌事件
2.11-13 歳 : 56.4 %受過霸凌事件
3. 14-18 歳 : 59.9 %受過霸凌事件
4.>/= 19 歳 : 54.3 %受過霸凌事件

raw-image

《有沒有發現 》: 你的小孩子,其實一【到了青春期,他們幾乎一半以上受過霸凌】呢!


網路霸凌:‘小孩家家酒’
以前傳統在學校上課遇過才霸凌,現在不用去學校也可透過手機對某人霸凌。太多研究發現這些網路霸凌,會從開始發生,影響了青少年的身心發展,以至這些人步入青年期,仍然深陷危機,什至更有機會執行自殺行動。

raw-image

如果問一下,那些澳洲🦘成年的人,仍然有10%的成年人,告訴你他們也有過網路霸凌事件。在美國🇺🇸有75%的成人,也會告知你,他們也有過網路霸凌事件,可見這是從小到大的惡夢。但是【社會大眾,依舊以為那只是‘小孩的家家酒’】,大家忘了,我們以前小時候的家家酒,是在家𥚃,在教室內,而這樣的小朋友的霸凌,是在毫無空間限制的虛擬世界內,這是【人類科技研發成功,想不到的,把自己小孩送入容易受霸凌的世界呢】!


2020發表的文章指出:
36.5%,青年人在有受過霸凌事件影響。有17.4%,在最近30天都有過霸凌事件。
研究指出 2018-2019 年的網路霸凌事件是2007年近2倍上升。提醒我們大人們,在面對霸凌事件,似乎採取了錯誤的措施,才導致青少年/青年的傷亡,持續存在的。

raw-image

青少年/青年網路排行榜
這些青少年/青年87%霸凌事件都是透過網路平台造成的。因為在全球,95%青少年/青年都會有上網習慣。85%有自己的網路社交媒體。

raw-image

哪些網路社交媒體,是青少年/青年常面臨到網路霸凌?

raw-image

這是有關青少年/青年常常會有用的社群媒體,所以可以知道他們大都使用 Instagram (42%)Facebook(37%)Snapchat (31%)


哪些青少年/青年特質,易受到霸凌?

1.特色或,和班上同學有點不同的行為。有研究有近50%左右的LGBTQ青少年/青年,容易受到網路霸凌
2.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受影響。(女生36% vs 男生26%)
3.其實對這些受網路霸凌者,仍然有15%的人,承認自己也會因此去霸凌別人的。
更多的是在網上已經在有霸凌他人行為,由於意識不足,這些青少年/青年,可不認為他們正侮辱同儕呢!

raw-image

網路霸凌造成的影響
1.64%的受害人,承認網路霸凌事件影響了他們的學習和不太敢去學校
2.網路霸凌受害者,比其他同儕,更容易出現忽然覺得頭痛或胃痛的症狀。
3.9%網路霸凌受害者,會影響了自己的課業。14%的人際關係變差,這個包括了叛逆行為的出現。19%覺得自己信心不足,能人比別人差。

另一個研究,也以下圖表告訴我們:
網路霸凌造成的影響 :

raw-image

《有沒有發現》:
約《4個人中,就約有1個》:
24%停止使用社群媒體
25%出現自殘行為
26%刪除自己社群媒體帳號
26%有出現自殺的想法

最常見的就是:社交恐懼和焦慮(41%),憂鬱傾向(37%)


青少年/青年的危險行為
醫療研究記錄著,年輕人(25歲以下)在酸民進行網路霸凌下,易對受害者,產生自殘和自殺行為(包括有自殺想法,有自殺計劃和自殺行為)的關聯,在此提供醫療證據說明:


網路霸凌 受害者
1.自殘行為:網路霸凌受害者(比上沒有受過網路霸凌受害) ,會有2.35倍出現自殘行為
2.自殺想法 : 網路霸凌受害者,會有2.15倍出現自殺想法

3.自殺計劃 : 網路霸凌受害者,會有2.57倍出現具體的自殺計劃
4.自殺行為 : 網路霸凌受害者,會有2.10倍出現自殺行為


《有沒有發現》:只是網路霸凌受害者,他們都比一般上網的人,會【有雙倍以上,出現一些危險行為】呢!


如何發現,青少年/青年有受到網路霸凌?

對於青少年的網路霸凌防範工作,美國專家指出,可以從日常生活中觀察他們的行為:

1.變成沒有自信,容易退縮或害羞
2.脾氣忽變成易怒
3.比以前更常見衝突行為
4.找很多藉口,不要上學去
5.翹課
6.學業成績,急速的一落千丈
7.【不太想上網了*
8.半夜惡夢連連,亂吼亂叫
9.出現自殘行為或自殺思考
10.忽接交了一堆新朋友

*這個是最重要關鍵之一,因為青少年/青年上網是非常重要的生活情節,可以【忽然不開手機📱或電腦了

網路霸凌需要搶救

raw-image

1.家庭的網路教育
我用「搶救」,因為個人認為,世界各地國家青年,已經受到網路侵害了,但是我們大人者無感,以為是小孩子的哭鬧行為,以為是青少年叛逆行為,【我們正在間接傷害自己的子女】,當你從小就給小朋友一台ipad上網玩又不陪伴小朋友一起學習成長...很多都是從小時候家庭生活教育開始,但我們又可能會習慣推給學校和社會,沒有教育好。

raw-image

研究人員發現家庭的生活中,關心孩子,支持孩子,了解孩子,是避免孩子得到網路霸凌的家庭教育,但【現在很多父母在孩子身邊,比孩子在學校上課的時間還短】呢!


2.法律,改不上網流速度
肯定,各國政府必需要有網路的法律。當是化被動為主動去保護我們的青少年/青年,其實霸凌事件,不管在哪裏,當都是犯罪行為。也可以從小學開始教育法規正確的觀念。【法律修正速度,當亦如跟隨潮流趨勢】,才能趕上這些活在科技領域的青少年/青年。例如社群媒體報導或公司的規範,也得不停修法,予以改善網路上的譴責言論。

raw-image

3.學校,很好的集體共識

raw-image

2018年,英國🇬🇧研究發現,只要好好訓練老師,這些【老師,真的可以有效降低10-20%學生受到網路霸凌事件】。尢其是引導同儕之間,利用良性的互相支持,可以避免了許多霸凌事件。

別讓青春矇上了黑影

raw-image

我們這些大人都忘了,這些靑年/青少年【從娘胎開始就是網路時代】,更何況你們自己去看看多少父母家庭教育在外頭餐廳,只要小孩哭鬧,丟個手機或平版電腦給小朋友自己玩個夠,青年/青春期到了,看似成年人的相貌,心智卻不是,我們的大人,我們的父母親小時後,都不陪小孩一起上網學習和成長,待孩子青春期,他們的生活環境就是虛擬世界的真實,生活情緒起伏也因虛擬是在其實境中,父母是大人,但大多都不知道全世界因為網路霸凌造成青少年/青年傷亡...


來源

Self-Harm, Suicidal Behaviours, and Cyberbullying in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Systematic Review

doi: 10.2196/jmir.90445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軒醫師的沙龍
896會員
572內容數
醫學博士 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專欄作家/古文愛好者/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2019年中華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僑大60週年𠎀出僑生校友2012年師大𠎀出校友2023年中科大𠎀出校友👨🏻‍🎓。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可以用科學來提醒大家... 「用生命看健康❤️,用生活過健康❤️」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這議題值得探討,因為我們的女兒(或等我們再老一點之後,我們的孫女!),都有可能在學校裡遭遇「暗黑攻擊」(indirect aggression),然後導致焦慮、憂鬱、身心受創。 所以,我們應該深入瞭解這議題,事先防範,或在真正發生時可以早點發現。
Thumbnail
這議題值得探討,因為我們的女兒(或等我們再老一點之後,我們的孫女!),都有可能在學校裡遭遇「暗黑攻擊」(indirect aggression),然後導致焦慮、憂鬱、身心受創。 所以,我們應該深入瞭解這議題,事先防範,或在真正發生時可以早點發現。
Thumbnail
疫情過後,陸續在校園與輔導第一線看到很多發生的案例。觀察近五年的青少年相關統計數據與時事新聞,很多令人痛心與難過的事實。以下圖片與新聞都是從網路上取得,先說結論,我以四點下標: 【活很累,心很悶,很想愛,網不停】 1)活很累-「自殺」是15~24歲青少年死因第2位且已達3年 2)心很悶-4成青少年感
Thumbnail
疫情過後,陸續在校園與輔導第一線看到很多發生的案例。觀察近五年的青少年相關統計數據與時事新聞,很多令人痛心與難過的事實。以下圖片與新聞都是從網路上取得,先說結論,我以四點下標: 【活很累,心很悶,很想愛,網不停】 1)活很累-「自殺」是15~24歲青少年死因第2位且已達3年 2)心很悶-4成青少年感
Thumbnail
可曾思考過跟孩子之間的身體界線問題?筆者並不希望父母和孩子之間因為身體界線議題有過多的緊張,筆者提供的是在一些在工作過程中遇到的案例曾經出現的狀況,不同的家庭是有不同的互動關係,提供給家長們自己做一些評估與參考。
Thumbnail
可曾思考過跟孩子之間的身體界線問題?筆者並不希望父母和孩子之間因為身體界線議題有過多的緊張,筆者提供的是在一些在工作過程中遇到的案例曾經出現的狀況,不同的家庭是有不同的互動關係,提供給家長們自己做一些評估與參考。
Thumbnail
前兩天看到新聞提到,台灣24歲以下年輕人自殺率攀升。這是全球性的問題,尤其是高度網路化的國家。
Thumbnail
前兩天看到新聞提到,台灣24歲以下年輕人自殺率攀升。這是全球性的問題,尤其是高度網路化的國家。
Thumbnail
讓我試著翻譯一下,以上的數字,其實就是在說: 根據在2018年的調查,台灣的學生中,有11.3% (66.4%x17.1%) 是曾經被霸凌的! 也就是說,10個裡面,有1個學生曾經明確表示自己曾被霸凌! 也就是說,妳們班上有40個同學,至少有4個曾經明確表示自己被霸凌過!
Thumbnail
讓我試著翻譯一下,以上的數字,其實就是在說: 根據在2018年的調查,台灣的學生中,有11.3% (66.4%x17.1%) 是曾經被霸凌的! 也就是說,10個裡面,有1個學生曾經明確表示自己曾被霸凌! 也就是說,妳們班上有40個同學,至少有4個曾經明確表示自己被霸凌過!
Thumbnail
近年來,自殺佔青少年死因比率創新高、學校自殺自傷通報次數大增、服用抗憂鬱藥物的年輕人亦逐年攀升,如今已破15萬。這個時代的青少年究竟怎麼了?針對青少年憂鬱之現象,聯合報製作了一系列專題,分別從青少年觀點、相關統計數字、社群媒體、學生家長以及校內心理安全網等角度切入,帶我們更近一步認識此一議題。
Thumbnail
近年來,自殺佔青少年死因比率創新高、學校自殺自傷通報次數大增、服用抗憂鬱藥物的年輕人亦逐年攀升,如今已破15萬。這個時代的青少年究竟怎麼了?針對青少年憂鬱之現象,聯合報製作了一系列專題,分別從青少年觀點、相關統計數字、社群媒體、學生家長以及校內心理安全網等角度切入,帶我們更近一步認識此一議題。
Thumbnail
2021年受理諮詢案件總計189件,以性勒索為最多佔38.1%,其次為網路霸凌及個資隱私議題。以本人諮詢為最多,其次是父母。而諮詢事件的當事人為18歲以下佔27.42%,年紀最小7歲。
Thumbnail
2021年受理諮詢案件總計189件,以性勒索為最多佔38.1%,其次為網路霸凌及個資隱私議題。以本人諮詢為最多,其次是父母。而諮詢事件的當事人為18歲以下佔27.42%,年紀最小7歲。
Thumbnail
我以前讀國小時,阿公阿嬤或老師常和我們說放學不要隨便和陌生人走,陌生人給糖果不要吃,還要成群結隊回家。在那時代,國小放學後所面臨的危險大概就是放學途中可能有人誘拐小孩。但是,現在國小生放學所面臨的危險,最危險的可能不是在放學途中,而是在她(他)的手機或電腦。
Thumbnail
我以前讀國小時,阿公阿嬤或老師常和我們說放學不要隨便和陌生人走,陌生人給糖果不要吃,還要成群結隊回家。在那時代,國小放學後所面臨的危險大概就是放學途中可能有人誘拐小孩。但是,現在國小生放學所面臨的危險,最危險的可能不是在放學途中,而是在她(他)的手機或電腦。
Thumbnail
青少年/青年的網路霸凌 近年全球各地開始很多靑年/青少年自殺死亡,常常來日常生活中的網路霸凌事件。依據2015年調查,有34%的學生都曾有過被同學霸淩事件。單純英國在2018年調查發現每年約有500萬學生受到影響。 1.在美國🇺🇸: 2018年 美國佛羅里達州12歲少女因遭到同齡少年網路霸凌,
Thumbnail
青少年/青年的網路霸凌 近年全球各地開始很多靑年/青少年自殺死亡,常常來日常生活中的網路霸凌事件。依據2015年調查,有34%的學生都曾有過被同學霸淩事件。單純英國在2018年調查發現每年約有500萬學生受到影響。 1.在美國🇺🇸: 2018年 美國佛羅里達州12歲少女因遭到同齡少年網路霸凌,
Thumbnail
《告白》這本書在日本獲得大獎,也拍成電影,暢銷之餘也引起不少迴嚮,我想這是因為故事相當貼近當代日本社會的現狀及憂慮:「那些層出不窮的青少年暴力事件,甚至有冷血殘酷的謀殺,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Thumbnail
《告白》這本書在日本獲得大獎,也拍成電影,暢銷之餘也引起不少迴嚮,我想這是因為故事相當貼近當代日本社會的現狀及憂慮:「那些層出不窮的青少年暴力事件,甚至有冷血殘酷的謀殺,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