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野圭吾雖為著名推理小說作家,比起複雜的行兇手法,其作品最吸引之處始終是刻畫人性。(作為盲粉,不得不說他寫到科幻題材遜色得多)
而這本就是談論人性代表作之一,沒有任何推理情節。故事講述一對相依為命的兩兄弟,哥哥為籌得弟弟的大學學費,決定入屋偷竊。結果笨蛋哥哥錯手刺死了屋主(作案過程真的看得好光火😡),鎯鐺入獄。本為高材生的弟弟,基於社會歧視而頓失前途,甭說大學,連高中畢業都非常艱難。笨蛋哥哥心懷愧疚,十五年來只能透過書信表達關懷。總括而言,全書就是寫弟弟背負殺手犯家屬的包袱下,掙扎求存,心理亦産生許多變化。
當讀者為弟弟的經歷心酸和不忿之際,此書卻提出這些歧視是必然,甚至是必須存在。正如自殺的人會令親屬傷心,殺人犯的親屬也該連帶受苦。入獄只是負上法律責任,歧視才是社會真正給予的懲罰,所以犯案前當真要三思。
這觀點略為偏激,但我不得不承認社會並不可能消除歧視,因為人總會保護自己與家人為先。要怎麼解決此問題呢?讀完之後,我得不到一個完滿答案,不過總算知道罪犯親屬的生活絕對痛苦,給予他們點點善意和誠心祝福已是一種支持。
回想《空洞的十字架》,看來東野圭吾認為罪行並不能洗清,服刑不代表悔過,唯有內心認清自己的罪才是贖罪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