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自己27年的記憶裡頭
由陌生人建構的深刻印象
而且還影響我的性格與行為的
以前有一個
昨天則遇到了類似的第二個
當人回憶從前的事情
很難沒有事後建構的成分
無關意圖 是人的限制
但以前那個陌生人故事非常單純
忘了時地物
也忘了任何前後脈絡
是一位中年的男性
他對我說「謝謝」
就這樣
那是我此生聽過最真誠的「謝謝」
我只記得從那瞬間
一直到現在
我仍然會自問
「為什麼他的謝謝那麼誠懇?」
「他的什麼,讓他的謝謝這麼與眾不同?」
「我平常也經常說謝謝,但從來沒有像他講的這麼好聽」
「他是怎麼做到的?」
「那我要怎麼也讓別人聽到有這麼好的感覺?」
-
從那之後
我致力於認真的說出我講的每聲謝謝
兩個謝之間的間隔不能太短
把兩個字好好完整的說出來
在精準的時間說出來
以至於聽到這個感謝的人
能夠清楚知道 他人的確經驗到自己的善舉
-
以前被謝謝感動時
我可以身體力行
直到今天我又遇到這位公車司機
我想他做的事我做不到
他對每一位上車的乘客說
「早安!(或晚安)」
一位乘客上車,司機看著他
「早安~」
下一位乘客上車,司機看著他
「早安~」
下一位乘客上車,司機看著他
「早安~」
.
.
.
.
然後他會對每一位
真的是每一位
下車的乘客說
「注意安全~」
因為930只有前門會開放上下車
所以所有乘客都會通過他
他看著第一位乘客下車
「注意安全~」
『謝謝』
「不客氣』
他看著第二位乘客下車
「注意安全~」
他看著第三位乘客下車
「注意安全~」
『掰掰』
「掰~」
他看著第四位乘客下車
「注意安全~」
-
我曾經也一直期許
自己是個無時不專注於自己的人
無論手邊的事情再小 再不重要
我可以用我自己的方式認真做出鑑別力
一定有可以發揮用心之處
但當愈視這樣的自己為珍貴
並意識到很多時候更好的珍惜是保護好它
這樣一直到在世界都還值得期待的那天才能活著
-
參考辯證唯物主義裡「否定之否定」
同樣的事物
會在被否定之後消退
未來會再以類似的方式重現
雖然相似,但本質已有改變
-
像小時候那樣重視身旁每個人
不計私利與後果
愛有等差
卻不嚴肅
是目前對自己最高的期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