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處除三害」——多年前一個小學國語課本裡的教材。我不知道近年來的小學課本是否還留著這一課,畢竟許多好課文都被刪了。
有一天早上我在7-11 買早餐時在櫃員頭上方的電視幕上看到這部電影的廣告:有阮經天,有王淨。當時我想:這麼古老的故事能拍出什麼新意嗎?心底浮起的大約就是十惡不赥的主角,被激將去幹掉江湖上的另外兩條惡龍,所謂拳打南山猛虎,腳踢北海蛟龍,最好這兩條惡龍是一男一女,各有千秋。最後主角在某個際遇下頓悟生命,痛改前非,皈衣佛門之類(所以我當不了編劇)。這兩天電影上了Netflix,我才看到簡介:一個槍擊要犯發現自己得了末期肺癌,來日無多,原本打算自首,卻陰差陽錯的看到自己名列通緝犯的第三名。或許基於刀頭舔血的豪情,決意死前做件好事,先除掉排行前二的兩大惡人再去赴死。這個故事主軸引起了我的興趣。
我還沒有看過任何影評,先談談我自己的感受。這部戲整個基調是非常冷峻的,蒼涼的配樂也很到位。我喜歡認真而不矯情的戲,有對我的胃口。
開場是成功的。陳桂林(阮經天)在喪禮上與黑幫小弟的對話及後續的槍擊有搶到亮點。警匪追逐有拳拳到肉的感覺。其餘兩大惡人之一香港仔比較像是亡命之徒的典型,王淨作為其柔弱而逆來順受的禁臠,表現也很出色。第二場夜間的警匪追逐在兩匪與一警之間:陳桂林追殺香港仔,而警察陳灰追捕陳桂林。這裡安排刑警出場增加了故事的視角,讓劇情不會太過單線。殺手是不多話的,陳桂林槍殺香港仔之前沒有回答香港仔的問題,只用槍比了比自己的頭,讓香港仔死也沒能做個明白鬼。
第二個惡人牛頭林祿和出場,故事調性大轉彎,變成與邪教組織的鬥爭。這好比第一個惡人是把惡字刻在了臉上:一個殘忍暴戾,令人望而生畏的魔王。而這第二個惡人卻是把袈裟披在了身上:一個面慈心狠,吃人不吐骨頭的假菩薩。看到這裡,我有種像在看擒妖記的感覺。
描寫邪教犯罪的華語電影可能還有其他,但「周」這部片描繪得很具體。限於電影篇幅,沒有辦法在教主如何控制教眾上多所交代,但是詩歌吟唱與槍枝暴力共存的畫面突顯了假仁假義假慈悲的荒謬與可笑之處。
香港導演吳宇森在其導演的槍戰中是出了名的愛用白鴿與慢動作,在暴力的鏡頭下,用和平的象徵柔焦了血腥味。但本片導演黃精甫在「周」片中則用純真無邪的詩歌來替死亡送葬。以槍手的冷血來對應天使般的白衣及和平的歌聲,還有時不時的卡彈、教徒的或留或走,交織出一個諷刺的畫面,我認為是全片的高潮。這裡沒有一般肥皂劇裡的呼天搶地、義憤填膺,有的只是冷酷而慢條斯理的行刑式槍決,令我覺得真實的邪教教徒就是這麼被徹底的灌輸思想。這裡如果要討論那些被殺的教徒是否無辜,我覺得是沒有意義的,因為編劇就是用了一個惡人來執行這項死刑。劇本並沒有用一個捨己為人的天使來拯救這群迷途的羔羊。
第三惡人周處(陳桂林)本人自然也是要被除去的。刮完最後一次鬍子,吃完了最後一餐飯,抽掉最後一根菸,不打麻醉,從容赴死。全片結束。在風格上,這是部很棒的黑色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