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歷史?歷史為何重要?如何理解歷史?歷史學家的任務是什麼?理解歷史之於我的人生有什麼幫助?在過往學習歷史的經驗,歷史是有客觀的、有標準答案的,但是在考卷、教科書之外,上述那些關於歷史的問題在學校教育中(包含歷史系所)並不被討論。本書便是以哲學後設的立場,打破我們對歷史刻板的認知,例如:歷史就是鑑往知來(如何鑑往知來?歷史真的具有宛如科學般的預測能力嗎?那麼科學方法也適用於研究歷史嗎?)、歷史就是勝利者記錄自己的故事、歷史就是如同宮廷劇權力鬥爭的結果(歷史是否就是權力鬥爭史?或權力發展史?個人歷史與整體歷史又是什麼樣的關係呢?又是什麼原因驅使權力如此行使呢?是人性、是思想、抑或是絕對精神?)、歷史就是重大的事件或經歷(如何決定重大與否?此決定歷史跨時空被保存、記憶的背後是否有某種目的性?)。
本書共介紹35位哲學家對歷史的看法及理論,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以形上學、普遍性地探討歷史哲學,代表人物有:維科(Vico)、康德(Kant)、赫德(Herder)、黑德爾(Hegel)、巴克勒(Buckle)、托爾斯泰(Tolstoy)、柯靈烏(Collingwood)等;第二部分則細探歷史的知識與解釋合理與否、歷史知識有無標準、客觀性等探討歷史哲學,代表人物則有:波普(Popper)、蓋勒(Geyl)、柏林(Berlin)、布萊克(Blake)、韓佩爾(Hampel)、弗蘭可(Frankel)、杜納根(Donagan)等。以下將分享在學習歷史哲學家對歷史的不同見解後,現在的我是如何看待歷史的:
何謂歷史?沒有人類會有歷史嗎?沒有人類關於歷史的文化及語言會有歷史嗎?維科(Vico)認為人類的歷史是由人類所創造的,真正的歷史是被製造的,理想永恆歷史的存在也是因為人們能夠想像理想的永恆。歷史是被創造的,歷史是過去發生事件遺留的痕跡,更精確的說是被人們詮釋之後留下的痕跡。當我們理解一段故事與理解一段歷史之所以會有不同的感受,正因為歷史曾經真真實實地發生過。但故事與歷史真的有本質上的差別嗎?三國演義之於三國志或許多了點誇張、吸引人的元素,但難道歷史經由人們口耳相傳不也是如此嗎?即便歷史是真實發生的,我們也不可能百分之百的還原歷史的脈絡,並將自我完全的投射在事件之中。
歷史記錄所有真實發生過的事情,這是另一個對歷史的誤解;歷史不是記錄,而是解釋(詮釋)。1千年前在某處深山上的自然大火並不會成為歷史,即便有人記錄了此一自然事件,但此事件並未能夠跨時空的被現在的我們所理解、閱讀,除了因為此事件並不重大、或不與多數人經驗(共同記憶)有所關聯外,歷史之所以很少討論自然史(大爆炸是地球科學課、地動說是地理課)在於,自然史是包含在人類史之內的,歷史是超越個體成為共同集體的思想或感情內涵的。它是人文的、精神的、思想的跨時空性的存在,亦如文學經典、藝術經典般的存在。所以重要的不是歷史是否絕對真實客觀,是否具有時間因果上的關係,重要的是藉由理解歷史、來理解自我,藉由創造歷史的想像、創造個人歷史的可能。
歷史有目的嗎?是追求永久和平嗎?學習歷史是否讓我們擁有一可追求的終極價值?文明在歷史中起起落落,為的是什麼?若大歷史(整體)是各種小歷史(個人)所組成的,那麼探討歷史的目的,便如同探討人的目的,從合目的性而言,個人具有的目的便是充分地發展其稟賦。在自由及理性的基礎上,我們有不受自然因果率的自由意志,而如何發展自由意志,便決定了個人歷史是否反映於大歷史的可能。從大歷史來看,沒有永久和平的實在,和平可以是一追求的目標,但卻不必然會是大歷史的過程。而永久和平必須建立在合目的性上、建立在個人歷史上才有可能實踐,若永久和平必須犧牲自由及理性,那麼其和平便不是合目的性的,而不過是種犧牲個人自由及理性的工具或手段,而那樣的工具或手段即便實踐了和平,也必然不會是永久的。大歷史的目的也應該與個人歷史相呼應,唯有合目的性的個人歷史,大歷史才有追求永久價值的可能。而與其找尋歷史的目的,不如找尋自我存在的目的,過去的歷史我們無法參與,但現在的歷史我們卻還有創造的可能。
何謂歷史學家的任務?洼許(Walsh)認為歷史學家的任務在於嘗試理解一系列事件的標準動作,即重構行動者的想法。歷史學家的任務不僅在於年代史或目錄,而更在於解釋事件之間的「關聯性」,而歷史學家的結論必須如科學家一樣依賴證據。科學方法能夠套用在歷史研究上嗎?那麼似乎隨著科學的日新月異,我們對於歷史便擁有更廣泛的理解甚至應用才是,科學知識是掌握物質的知識(工具理性),歷史的知識卻是與掌握自我理解有關(價值理性),自我理解來自自我反思與自我詮釋而不是知識。當國家的人民僅具有工具理性而沒有價值理性時,便沒有創造超越個人思想與情感的可能,也就沒有大歷史發展的可能。
在多元價值發展的當代,似乎任何事物都可以成為歷史,毛毛蟲的歷史、古蹟的歷史、巧克力的歷史、棒球的歷史、街道的歷史等等,但這些名為歷史的歷史真的會成為歷史嗎?現在都將成為過去,但是過去並非全會成為歷史。是什麼讓歷史成為歷史?若無法分辨歷史與昨日,我們便會弄混研究歷史的方法及判斷。歷史是容易辨別的嗎?昨天的歷史有多少會成為100年後談論的歷史呢?如當今社群媒體即時更新的訊息有多少能夠去蕪存菁的獲得保留呢?歷史之所以成為歷史,回到個人歷史的發展來觀察,很多時候我們的行為是受社會環境、年齡、文化、語言及非理性的情感因素所決定的,歷史不是科學,科學也並非絕對理性(如實驗室的乖乖),歷史就是故事,而能夠讓人感動及啟發個人的便是好故事(歷史),心裡的感動才是永恆且值得回味的,而這樣的感動之所以有價值,如同登山登頂的那一瞬間,路途的疲憊及過程都有了意義。關於歷史哲學,提供了我們一個期望的目標(山頂),讓行走於前人思想之山的我們,即便在迷路之後依然有所追尋。不是看的高度決定我們的視野,而是看的角度決定了我們不同的理解與視野,讓個人的歷史有了值得回味的景致。
20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