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這不是社會新聞
Ceci n’est pas un fait divers
作者:菲利普.貝松 Philippe Besson
譯者: 許雅雯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24/03/26
ISBN:9789864064052
《心得感想》
「驚!幼女目睹父殺母 嫌犯逃逸 警方正全力追捕」
「人倫悲劇!莽夫幼女面前刺死妻子 17刀刀刀見骨」
「布朗克福殺妻案 嫌犯落網 疑因愛妻外遇才痛下殺手!」
可能某天,你閒來無事逛逛網路,發現一則標題聳動的社會新聞,點進去一看,是一則發生在某處丈夫當女兒的面刺死妻子的消息,配圖配上案發現場外觀被馬賽克的照片。基於什麼兒少法還是新聞倫理之類的規定吧,細節很隱諱。於是你又逛逛社群,已經有人將殺人犯及女兒的個人資料及照片鉅細靡遺的披露出來,有好事者甚至堵在警局外直播,人群擁簇推擠,小女孩好不容易在哥哥掩護下倉皇進入警局,雖然被用外套蓋住臉,但你仍能感覺到那個小女孩的無助。還有人在臉書發起「拒絕家暴,無限期支持施暴者死刑」活動,你按了「參加」,轉身準備去煮杯咖啡,今天又是做了好事美好的一天。
如果被害者的傷痛那麼簡單可以過去就好了。菲利普.貝松的《這不是社會新聞》這本改編自真實事件的小說提供了另一個視角,一個在社會新聞上不會被完整揭露的一面。對我來說這不是一本能一口氣讀完的作品,因為每讀到書中帶到的一個議題就得停下來喘口氣順便想想如果是自己遇到書中的情境會怎麼做?「如果我今天遇到會PUA我的伴侶怎麼辦?」、「如何跟有自戀型人格的伴侶分開?」、「沒有什麼收入的家庭主婦帶著兩個小孩該怎麼生存?」 「如果我是最後被殺死的妻子,走到這一步之前,我有多少環節是可以扭轉劣勢的?」、「爸爸殺死媽媽,子女能申請犯罪被害補償金嗎?」....我有好多好多問題,但找不到最正確的答案。
小說中外公忍著喪女之痛承接起兩個外孫的生活,哥哥放棄了自己的夢想也沒有放棄自己支離破碎的妹妹。但我們都知道所有的悲劇都遠比看到的還要糟糕,回歸看似正常生活的路也遙遠又漫長。
感謝寶瓶文化提供試讀
------------------------------------------書介--------------------------------------
【內容簡介】
這不是社會新聞,也不只是虛構小說。
「爸爸剛剛殺了媽媽。」
我們沒有學過如何面對這樣的災難。
然而,它卻降臨在我們身上。
──── 真實故事啟發、引人深思的家暴目睹兒小說 ───
▍一個人要花多久時間才能從創傷裡走出來?
▍這僅僅是時間的問題嗎?
▍「這不只是婚姻糾紛導致的悲劇,而是持續的暴力和恐懼造成的結果。」
▍法國跨足文學、影視重要作家,菲利普.貝松的溫柔凝視。
「爸爸剛剛殺了媽媽。」十三歲的妹妹蕾雅從家鄉撥來一通電話,兄妹兩人從此成為失去母親的小孩,也是殺人犯的孩子。
他們傷痛無助,卻無法真正憎恨父親。兄妹雙雙坐上法庭,聆聽審判,不停追索記憶──這起命案如此令人心碎,但一切有跡可循。審判結束,事情卻並未落幕。蕾雅白天沉默失語,夜裡驚醒尖叫,身上出現一條條刀尖劃過的痕跡;她在這裡,也不在這裡……
本書受真實事件啟發,從十九歲少年的視角出發,講述家暴慘案裡,受害者不止受暴者自身,也包含目睹一切發生的孩童。事發過後,他們陷入崩潰與矛盾,逃不開漫長的自責、懊悔與追問,所要承受與修復的傷不亞於傷亡者。破碎的幼小靈魂將持續在悲憤與惶恐無助中,一邊抽離自己,一邊重建自我。
誠摯推薦
劉仲彬(臨床心理師)
__專文作序
李桐豪(作家)
許菁芳(作家)
彭仁郁(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
隋棠(知名演員)
盧郁佳(作家)
__攜手推薦
(依姓氏筆劃序排列)
各界推薦
●「父親殺了母親之後,孩子們該如何活下來?透過子代的娓娓敘說,這部寫實小說不僅是對宰制女命的父權霸權的控訴,它更像一場細膩的心靈解剖練習,冷筆切入由權力、慾望、情感纏結成的幽微家庭肌理,亦側寫了當代司法與心理專業介入的侷限。」──彭仁郁(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
●「從陽臺放眼望去,像這樣難以置信的故事,就發生在眼前無數屋簷下。卻在這次才被描繪出來,筆觸冷靜如同手術刀。故事逼視著我們,要求我們以注視回應。」──盧郁佳(作家)
●「被留下來的人沒有比較幸運,因為他們要修復的,是看不到進度的東西。沒有肉眼可及的疤痕,沒有變淺的結痂,他們的傷被包覆在身體裡面,成了科學儀器無從掃描的創口。貝松用文學接手無人聞問的新聞,讓創傷得以被正視,對正在墜落的孩子而言,這是最溫柔的緩衝。」──劉仲彬(臨床心理師)
●「殘酷、令人心碎。」──《ELLE》雜誌
●「震憾人心、苦澀、難以忘懷。」──《Lire》雜誌
●「每個在他稱之為『社會事件』的『地方新聞』中的細節都是如此真實。」──快訊週刊(L’Express)
●「菲利普.貝松關注人性的脆弱,給予筆下人物真摯的關懷,直至寬恕與否的問題。一如既往,他以敏銳感受搭配樸實而流暢的筆觸,傳達了無法彌補的事實。」──法國西部報(Ouest France)
●「這部取自真實事件的『虛構』小說比真實的故事更有力量,只有菲利普.貝松冷靜自持的文筆才能寫出這樣的作品。這本書是作家的巔峰之作,他深入探究了人的心靈與靈魂,述說這些隱形受害者在事件發生後的艱難生活。」──普羅旺斯報(La Provence)
●「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用『無法言說』的事實述說了謀殺案中附帶受害者的故事。」──自由南方報(Midi Libre)
● 本書已售出巴西、韓國、義大利、墨西哥等多國版權。
作者-菲利普.貝松 Philippe Besson
作家、編劇、劇作家。已出版二十多本小說,目前已被翻譯成二十國語言,並有多部作品改編成電影、戲劇並獲獎。2015年獲頒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
貝松曾任律師與社會法教師,直至2001年出版處女作《由於男人都不在了》(En l'absence des hommes)即獲羅布萊斯獎(Prix Emmanuel-Roblès)。他在一次訪談時曾說,寫作這件事讓他最感興趣的是為讀者豎立一面鏡子,讓人們在故事中認出自己。
貝松的寫作風格樸實細緻,年少時期深受莒哈絲啟蒙,作品還包括曾被知名導演夏侯(Patrice Chéreau)改編為電影的《他哥哥》(Son frère,入圍費米娜文學獎短名單,改編電影《死亡詩篇》獲得2003年柏林影展最佳導演銀熊獎),以及《淡季》(L'Arrière-Saison,獲RTL-Lire大獎)、《義大利男孩》(Un garçon d’Italie,入圍龔固爾文學獎、美第奇文學獎短名單)和《大西洋之家》(La Maison atlantique)。
2017年,貝松又以《在謊言裡相愛》(Arrête avec tes mensonges)得到法國新聞通訊社文學獎(Prix Maison de la Presse)、法國《心理學》雜誌感悟小說獎,本書英文版由美國知名演員莫莉.倫華(Molly Ringwald)親自翻譯。2022年出版的《巴黎-布里安松》(Paris-Briançon)亦獲得極大的迴響。
《這不是社會新聞》為貝松在2023年推出的最新作品,獲得尼斯-天使灣文學獎(Prix Nice-Baie des Anges)。
譯者-許雅雯
中文系畢業,華語教學碩士。於海內外各地教學十多年後,決定投入文學翻譯。2024年以譯作《如刀的書寫》(啟明)獲「台灣法語譯者協會-法國巴黎銀行翻譯獎」首獎。
自2015年起迄今已累積三十多本譯作,包括小說、非文學書籍與繪本。除了文學翻譯外,亦為多家博物館翻譯語音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