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用損益表來看營業指標之外,作為一個產品開發導向的品牌,對我們來說產品庫存管理也藏了許多重要必看指標。
別把有限的資金壓在商品庫存上
以「產品銷售」為主要商模,最怕的就是把一堆現金都壓在庫存上面,而且還壓錯地方、壓在滯銷品上... 造成暢銷品缺貨、缺現金周轉,而滯銷品賣不掉、又佔空間...
一般而言中小型文創品牌手頭可運用的資金不會很多,但為了要不斷吸引顧客、推陳出新,不斷開發新產品,而又要符合各家廠商的MOQ... 如果產品全部都很暢銷那就沒關係,但比較糟糕的情況是,各種週轉緩慢的庫存,默默吃掉寶貴的資金...
所以說做庫存管理,其實也是在管理幾個基本卻重要的財務指標:
庫存管理要複雜當然是可以很複雜,但中小型文創品牌其實可以只用簡單的表格、關注幾個簡單指標,就能做最基礎有用的庫存管理。
做一張時時檢視的「庫存品質檢視表」
如果SKU50以內的,我覺得都可以這麼簡單做~
首先就是在excel表列出:
品名 / 售價 / 成本 / 毛利率(或成本率) / MOQ(最低生產量) / 平均每月銷量 / 目前庫存量
有了這張統計表,我們可以先檢視幾個指標,做基礎的商品健康檢查:
1. 毛利率,以生活風格、設計類商品而言,盡量抓在6~70%左右;70%以上很棒,如果低於60%,一定要檢討產品成本、生產方式,或是售價,看有沒有調高毛利率的空間。除非這個產品有很特別的行銷定位,比方說就是要用來衝銷量、作為引流款,因此刻意犧牲毛利;不然一定要調整。
2. MOQ(或生產量)除以平均每月銷量,就是預估週轉月數(有人算天數、週數... 端看產品屬性),文創類型商品建議壓在12個月以內,意即做了一批商品出來後,12個月內要售罄。若大於這個月數代表銷售速度過慢、或MOQ對品牌來說真的太高,要仔細考慮是否要繼續生產此商品,因為現金可能不小心就會壓在上面太久。
再來就是找出明星商品和拖油瓶商品
░ 明星商品:高毛利+高銷量 = 創造高利潤,有沒有這樣的商品?
有的話要多下資源,包括研發和行銷資源,比方說開發同一個家族的產品,也許是類似功能,但規格不同、滿足更多生活情境...等,這樣的商品通常行銷投報率比較可以被期待,如果要投行銷資源優先投在明星商品上。
░ 拖油瓶商品:毛利差+銷量低 = 不用想了直接進行庫存去化
尤其週轉天數過長、佔倉庫空間的,一定要立刻去化,肯定賣不了原價了,但看打折促銷能變現多少回來。
除了促銷,其實這樣的商品更大的價值或許在行銷,做為一日閃購、導流商品,加價購、滿額贈品... 反正本來就要去化,能做多少行銷貢獻算多少。
至於卡在中間不上不下的商品,如果有行銷資源的餘裕,可以分別投一些行銷資源、或通路、售價調整...測試看看,關鍵是銷量是否有機會成長,銷量有成長潛力,再來看毛利有沒有辦法提升;若銷量起不來,就要安排庫存去化的做法與時機。
做商品有時就是一項賭注沒錯,商品未上市前就算做再多市調、沙盤推演,都還是會發生許多難以預測的狀況。
有時會遇到爆款、有時難免做出滯銷品。去化庫存的用意,除了盡量變現換回現金,更重要的是讓我們集中資源在有潛力的好商品上,不讓滯銷品分散資源、甚至成為隱藏在角落的無用資產。
這樣一張庫存表當然也不是做一次就好,中小型品牌至少做到每個月盤點、更新數據一次,長久紀錄就可以比較數據的變化;再搭配財務管理表,這就是做策略的基礎,大方向不會偏離太遠。
我們在產品上花過的血汗、淚水與真金白銀絕對夠多夠痛,因此催生這篇勸世文,沒事千萬別掉入產品坑,但如果入坑了,庫存檢視表就是護身符,希望大家都在這產品坑裡玩得痛快也玩得安心、安全!
印花樂的「文青創業問事站」從2023年8月開始運行,我們一邊給予一邊收穫,實在超乎自己原先的預期。
大家都會問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做,要做顧問嗎?目前絕無此打算,只是人生總要不斷給自己找點新鮮事來做,因為問事站的關係新認識了很多品牌、朋友,也很迅速地瞭解現在的品牌創業市場樣貌、趨勢,並且透過與大家的討論,讓我們也不斷重新磨練審視自己的知識與能力... 這就是我們透過問事站最想得到的!
#發心發願 #問事免錢
☞ https://www.inblooom.com/pages/inblooom-entrepreneurs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