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親密感的元素
在原生家庭裡,我們就不斷地在塑造對親密感的定義,幼時包含可親性、回應性與情感投入程度,也就是當我需要時,主要照顧者是否在?是否會回應?是否重視我?
2.四種生存策略
童年在各種環境與互動之下,每個人會產生不同的內在信念,而這些信念則會衍生出生存策略,包含攻擊、逃避、沈默、討好等。
作為家裡的長女,父母從我小的時候就對我抱有許多期待,例如4歲開始背許多唐詩、背九九乘法表、唸雙語幼稚園。然而當我面對這些「壓力」時,妹妹們卻都在玩樂,吵架時還總是要被逼著禮讓,這點讓我相當不平衡。
儘管長大後手足之間的關係已然修復,但那些經歷使我自小就傾向自暴自棄——反正就算做得好,在家中的地位還是很低,那我為什麼要好好唸書?為什麼要當乖孩子?再加上父母面臨離異問題,因此國中時便經常晚歸,覺得面對家裡的這些都太痛苦了。
3.六種親密恐懼
針對親密感可以分為被遺棄的恐懼、擔心自己不夠好的恐懼、被背叛的恐懼、不得不順從的恐懼、失去自我的恐懼、得不到想要的愛的恐懼等六種,而這些都和童年的種種有密不可分的關聯。
我爸在我國中的時候開始常常徹夜未歸,起初我以為是和酒肉朋友們混在一起,後來開始認為爸爸是在外面有別的情人,於是我慢慢相信爸媽的感情,會在爸爸經常未歸的催化之下失衡,離異是遲早的結果,所以一直認為這件事即使發生,對自己也不會造成任何影響。可是那天到來時,我內心依然止不住洶湧,而且原來出軌的竟然一直是媽媽。
長大後我總是懷疑另一半,更經常想著:「明明從來沒被背叛過,明明我以前一直都是提分手的那個,為什麼我還這麼不信任對方?」而且因為「逃避」的生存策略深植心中,當我產生質疑時,就會想要遠離對象,甚至開始思考和對方提分手的可能。
以前一直以為是自己看太多網路劈腿文(事實上這可能也是加深這個恐懼的原因),這件事在這本書裡,終於找到解答。原來當年爸媽離婚對我並不是沒有影響,國中的我在每一次撥出電話給爸爸的背後,都再再加深我對背叛的恐懼,直到發現原來是媽媽出軌後,「信任」這個因子在我的世界裡就徹底瓦解了。
但我們要做的並不是忽略或厭惡這個恐懼,我們需要的是理解、接納,然後找到更好的生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