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長久給我們的觀念就是要有自己的房子,這也是許多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夢想:在30多歲時完成買房。在台灣這被視為一個人能夠通過成人階段考核的重要標誌。當朋友們聽到同齡人買房的消息時,往往會感到羨慕和佩服。然而,隨著對投資理財的理解和經驗的增加,有些人的觀點逐漸發生了變化,認為年輕時買房並不是最好的選擇。
許多年輕人買房的原因主要如下:
認同標準:傳統觀念認為買房是人生的重要里程碑,是成熟和成功的象徵。
歸屬感:擁有自己的房子能夠帶來安全感和穩定感,特別是對家庭有責任感的人。
社會壓力:來自家庭、朋友和社會的期望常常推動年輕人提早買房。
然而,對大多數年輕人來說,這種選擇可能並不理智。
例如,有些人平時沒有累積任何資產,為了買房而儲蓄了一筆頭期款,但隨後每月都需要從薪水中拿出一部分來支付房貸。假設一位年輕人30歲時買房,選擇30年還清房貸,那麼他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承受房貸的壓力。生活品質可能會明顯下降,等到60歲還清房貸時,幾乎沒有其他儲蓄,只剩下這套房子。
這種情況下,他可能無法輕鬆退休,只能繼續工作,甚至賣掉房子改租房。這顯然不是大多數人所期望的最終結果。
其實,投資理財的世界裡並不是非黑即白的。當你年輕時,應該盡量累積各類資產,當你未來累積到一定財富時,自然會有能力選擇是否買房。相比以薪水的一部分來繳房貸,更輕鬆的方法是利用被動收入來支付。
如果所有資金都投資於房地產,30年的時間這些錢失去了其他投資機會。同時,這也讓你承受了過大的財務壓力。
很多人認為買房能賺錢,這種觀點並不完全錯,但要認識到這不是對所有人都適用。購買房產的最大問題在於它缺乏分散風險的能力。對於那些僅能購買一套房的人,房價的變動直接決定了其財務績效。反之,資金雄厚的投資者可以選擇不同地段的房產來分散風險。
相比之下,被動投資ETF(指數基金)具有較低的單價,能夠更好地分散風險,而且成長性較高。在需要現金時,變現也會更加容易。
一些人認為付房租等於幫房東繳房貸,這是一種狹隘的看法。例如,如果租房成本是每月22,000新台幣,而購買同樣的房子需要1,800萬新台幣,貸款1400萬,繳30年,每月(新青安的本息平均攤還)需要還款約46,262新台幣,選擇租房每月就多了約24,000新台幣可以投資。假設頭期款400萬投入股市,加上每月投入24,000新台幣(用7%投資計算),30年後可以累積約5,700萬新台幣的資產。而這筆資金可為你帶來每月約15萬新台幣的被動收入。
這樣,你將有更多的選擇靈活支付房租或房貸,而不是在30年內被迫承受房貸的沉重壓力。
在年輕階段,買房是否是最佳選擇需要根據個人財務狀況和理財目標來決定。重要的是,資產配置應該是多元化、靈活的。只要在適當時機,累積足夠的財富後再考慮買房,才能在享受財務自由的同時,追求穩定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