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片的原著之前已經寫過心得了~ 最近看了電影改編,果然同之前所聞,電影版把它改成了愛情故事了。雖然基本上我覺得電影版所傳達的訊息跟原著已經相差很多,不過如果單單以看一個故事的心情來觀賞這部電影,倒可說是一部清新的小品。
雖然說這部片與許多好萊鎢片一樣有很樣板的東方情調,不過裡面一些小細節我還挺喜愛的。
首先,Kitty這個角色由Naomi Watts來演真是適合啊~整個氣質感覺就是很像~
Edward Norton的演技照樣很好,把Walter這樣一個呆版木訥的丈夫演的很有說服力,那種很愛但是又不知道要怎麼討好老婆,之後被老婆背叛後心碎又心死的死樣子,這是一個對感情很青澀很專一的傢伙,連他的報復都是愛得非常死心眼的表達。
新婚之夜的Walter到Kitty的房間,手無足措的向Kitty問好,然後在Kitty同意下上了她的床,鏡頭帶到Walter穿著拖鞋的雙腳,真的是一雙表達得很好的腳啊,矬矬的很乖寶寶的,同時又很饑渴地,擠啊擠啊的歪在床邊。故事的起頭我們看到的是ㄧ個屈膝求愛的Walter,與一個像朵玫瑰花般有點高傲有點容忍有點施捨心態的Kitty。
Kitty走入她與Walter在中國的新家,第一句話是,你這個家怎麼沒有鋼琴?
與一個毫無共通點的人,在沒有愛而只有社會壓力下結了婚,接下來對Kitty來說就是理所當然的外遇通姦。但當她發現外遇對像根本不愛她後,她被丈夫帶離開繁華的上海,一同到偏遠疫區生活,被迫開始一個愛情及婚姻裡應該有的程序:互相認識現實中的彼此,幻滅然後再重生(哈)。她以前在婚姻裡並沒有打算要走這條辛苦的路,丈夫對自己好是理所當然的,無法被丈夫滿足,於是她理直氣壯的去外遇。她把與丈夫生活的疫區視同牢房,以前那個微恭屈膝的丈夫變成一尊冰冷的石像,不正眼看她也不與她交談,整個人成天投入霍亂疫區的環境管理工作。Kitty一開始只懂得哭泣,追悼她自以為生命中的美好與自由。她與Walter在晚餐時賭氣的吃未煮食的生菜沙拉,兩個人不發一語,輪流一口一口咀嚼吞掉可能被霍亂感染的生菜,為的是終止自己所處的煉獄。
在百無聊賴之下,Kitty終於把眼光從自己的悲劇挪開,踏出她的居所,見到另外一個世界。霍亂,孤兒,需要幫助的人,以及不斷在死去的人。她見到自己冰冷的丈夫溫柔的看護病人,用著僅有的中文教育村人水源清潔的重要;她認識了照顧著孤兒起居的修女,以及她們殷殷盼望孤兒認識上帝的心。在這當中,人們一直得病,掙扎,停止呼吸,倒在路旁變僵硬。在死亡赤裸裸的逼視之下,以前在上海風花雪月的日子好似一場夢,輪廓逐漸模糊並且失去意義。到底那時在拼命追求些什麼呢?
最後Kitty與Walter經歷幻滅後的重生,終於開始相愛,at the most unlikely place。
當然,對於這樣的結果,毛姆本人應該會覺得,阿我寫的明明不是一個愛情故事,阿你到底在供三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