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大腦搞的鬼》作者謝伯讓著名的腦科學專家,先前有介紹過非常推薦的《大腦簡史》,《都是大腦搞的鬼》則是比較早的作品,用比較詼諧、簡單、生活化的內容,從腦科學角度介紹消費、職場、社交到知識等面向,大腦可能產生的盲點和誤區。
大腦會有盲點,非常正常,因為演化的過程只會選擇出「足以幫助生物贏得競爭或繁衍的大腦」,而不會選擇「永不犯錯的完美大腦」,在原始時代,如果看到疑似猛獸的影子不先逃跑,那下場可能就是被演化淘汰,因此大腦會以速度換取正確性,在捷思、無意識資訊處理歷程中,就容易產生漏洞。
在消費騙局方面,店家當然無所不用其極希望我們多掏錢消費,太過於明顯的手法,可能會被消費者發現,那如果是隱藏版的手法呢?比如根據實驗,在電影院前隨機發免費的爆米花,結果拿到大桶爆米花的人,比拿到中桶的的人多吃45%的爆米花,而有77%拿到大桶爆米花的人在事後問卷中認為,即使他們拿到中桶爆米花,吃的量也不會增加或減少。所以吃到飽自助餐的老闆會故意用小盤子,讓顧客吃少一點;以此類推,如果想讓小朋友吃多點,可以用大盤子。
另外作者也提到在美國買車的經驗,銷售員除了用定錨效應,先拿出比較貴的車款,讓他們迅速接受下一個車款外,還請他們坐軟椅子跟吃巧克力。原來根據一個由消費者對汽車銷售員提價的實驗,坐軟椅子的人最後所提的價格,會比坐硬椅子高40%;另一個巧克力實驗中,被要求吃巧克力比被要求克制吃巧克力的人,更可能進入放縱狀態,包含偏好高熱量食物,甚至願意付較高的價錢購買昂貴商品。所以這一切的美好,都是有目的的,果然「免錢的最貴」啊!
在職場騙局中,作者分享「右耳效應」:實驗發現,人在傾聽語言偏好使用右耳,且對右耳提出要求的成功率較高;在數字風險方面,如果要隱藏風險,銷售員通常會使用冰冷百分比,要凸顯正面好處時,則會使用具體的真實人數,比如「44%無癌健康率」跟「每一萬人就會有5600人死亡」,哪個看起來比較嚴重?所以要應付數字小遊戲,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要能隨時在百分比與人數之間轉換,才不會掉入圈套。
最後,有一個「定勢效應」非常有趣,1942年美國心理學家路琴(Abraham Luchins)做了實驗,給了三個空水壺,分別是131、21、5毫升,必須利用這三個空水壺倒來倒去,取出100毫升的水,正確的方法是131-21-5-5=100,接下來路琴會設計好幾個類似的實驗,都必須運用這種「三段式解法」才能解開,但題目有時候會隱藏像「利用29、13、3毫升水壺取出10毫升水」的題目,其實這樣的題目,只需要用13-3的方式就能取出10毫升的水,但是受限於前面實驗的影響,很多人還是會用29-13-3-3的方式處理,甚至在面臨「利用39、14、4、3毫升水壺取出10毫升水」題目時,許多受試者聲稱無解(其實只要用14-4的方式就好)。
這些偏見固然不好,但大腦也透過「把複雜型態簡化為標準作業」的方式,讓我們節省精力,處理其他事,要避免偏見影響,作者認為要藉由科學知識和理性思考,並在做決定時,先想想可能的偏見,才能抵抗之。
《都是大腦搞的鬼》有很多心理學的實驗,讀來饒富趣味。我的習慣是會在讀完一本書後,過一小段時間再寫心得,驗證自己記住多少,另一方面是覺得隔小段時間後還能記住的,那肯定是重點,得透過輸出,讓它轉化成長期記憶。
沒想到卻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點,在「定勢效應」章節中,《都是大腦搞的鬼》作者謝伯讓提到,當我們有「嬰兒印象」偏見時,我們會對寶寶產生「好可愛」的感覺,這種感受讓父母心甘情願照顧寶寶;而在作者在《大腦簡史》書中,也有提到,有「嬰兒印象」的人,自然更會想要照顧小寶寶,進而在演化過程中生存下來。
不過類似的狀況,《第二座山》的作者,是以承諾的角度去看,認為父母有了小孩,愛上小孩,會在心中起誓,只要小孩需要,就會一直在他身邊,也因此做出某部分的犧牲:雖然想一個人出去跑步,但最後還是選擇推嬰兒車散步,經過一段時間後,行為變成習慣,把小孩需求擺第一位,變成多數家長的天性,慢慢藉由關係的承諾,就會慢慢往第二座山上去。
所以愛小孩,用腦科學角度去看,就是愛小孩,願意照顧小孩的人最後在演化過程中留下來了;從追求人生富足的角度來看,對小孩的承諾,讓彼此關係更加緊密,也因此豐富了人生,讓自己往第二座山前進。
能在不同的書發現對同件事有不同的看法,是一件很開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