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閱讀觀點96】你的大腦,不是你的大腦?--《大腦簡史》

更新於 2024/04/26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看了《大腦喜歡這樣學》後,突然對大腦產生興趣,因緣際會找到《大腦簡史》這本書,作者是臺灣認知精神科學/腦科學家謝伯讓,這本書探討的議題,主要是人腦重量只占體重的2%,但是卻需要全身20%的血氧和25%的葡萄糖,這樣「掠奪」資源的能力從何而來?

raw-image


從這本書的章節「序 章:植黨營私的大腦」、「第一章:一代王者的誕生」、「第二章:世紀帝國的形成」、「第三章:窮兵黷武的競賽」、「第四章:掌控一切的基因」「第五章:跳脫輪迴的反叛」、「終 章:擺脫束縛的未來」好像有點懂,又不太懂這本書的架構,其實書名雖然是《大腦簡史》,不過前面幾個章節都在講「基因」,並以擬人化的方式敘述,簡而言之,作者認為,基因才是演化的主宰,大腦只不過是基因的魁儡皇帝。

作者一開始就提到,傳統的演化觀點認為,演化單位是生物個體,演化會選擇出最能生存繁衍的個體,問題是,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捨己救人」的利他行為,捨己救人代表自己有高機率會被死亡,不捨己救人則有較高的存活機率,照這樣下去,應該捨己救人的人會逐步被淘汰掉。

事實卻不是如此,捨己救人的行為還是屢見不鮮。因此,應該是「演化會選擇出最能生存繁衍的基因」。

《大腦簡史》從細胞-個體-群體的角度,據理分析演化過程,從一開始的單細胞,到分工的多細胞,然後神經細胞慢慢往身體中央靠攏(因神經細胞死亡很難再生),最後在食物鏈的演化中,慢慢完備聽、視覺功能。而在大腦突破限制,慢慢變大後,也開始跟身體搶能量,讓身體成長變慢,都在在顯示:基因、大腦是自私的。

在大腦獲得基因突變的援助,慢慢變大過程中,人類的手部也更加靈巧,得以透過工具與書寫,傳承思想與文化;另一方面,從地球出現生命以來,所以生命形式都依循「基因演化」,意即只要環境出現大幅變化,就會有大量生物滅絕,只有某些物種或個體出現基因變異才能存活,當然人類演化足夠智能後,開始可以透過流傳下來的思想、技術與文化適應環境,讓「基因演化」逐漸轉變為「文化演化」。

即使如此,作者引用《自私的基因》看法,認為在演化過程中,雖然競爭的主角看似是個體,實則是基因的載具,基因創造出大腦、身體、肌肉與骨骼等,以強化基因的適應力,讓基因可以傳承下去。

書中最後討論一個很有的論點,那就是大腦是否對抗基因的掌控?現代的腦科學家都傾向認為意識是大腦的產物,我們透過意識認識世界,但也可以因此脫離現實,比如人類當初在從事性行為是很脆弱的,因為沒有安全遮蔽,會暴露在危險環境,而且非常耗費能量,而性高潮當初是一個鼓勵性行為的誘因,但現在我們卻會透過手淫來得到心理快感。在大腦衍生意識形態後,某些意識形態可能比生存來得重要,比如樂於活在大腦創造出的虛擬世界,追求自己創造的愉悅,此舉卻不利於生存繁衍。所以,自私的大腦,似乎正在對抗基因。

作者也以自殺從未消失過的論點,說明自殺是大腦的自由展現。如果大腦有了自由意志,可以對抗基因,那麼是否有一天,我們可以擺脫基因(肉體)限制,上傳心靈意志,追求永生?



西恩後見

《大腦簡史》可以說是最近看過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書,從序章開始慢慢引導引導出細胞、個體、群體,擺脫以往以大腦為主體的框架,非常過癮。

最特別的是,作者本身的論點結束在這本書的第280頁,後續居然還有45頁的部分,收錄了哲學界、科學界對於這本的看法,甚至有許多部分跟作者的想法是不一樣的,比如作者認為演化以基因為主體,不過也有其他學者認為,演化應該是多層次論,從基因個體、群體都有可能扮演這個角色,比如翅膀本身並不會長出翅膀,而是在整個演化過程所需而成長。

也有其他學者認為,作者結論提到大腦有了自由意志,可以對抗基因,實際上的結果可能更為瘋狂,因為過往演化是物競天擇,天擇是整個演化的天花板,但隨著人類壯大,「人擇」在一定程度上已取代天擇,如果最後人類可以上傳心靈意志,那麼由心靈組成的心靈社會,或許是最接近上帝的,「心擇」將隨之產生。

所以看完書的本體後,可能會被說服好像演化真的是由基因決定的,然後在看後面45頁其他學者的看法後,又會覺得演化好像不是純粹由基因決定的,是一本能夠充分腦力激盪的書,非常值得推薦!

不過隨著AI科技的進步,上傳意志或許真有可能,如果有一天我們的肉體死亡了,但意志仍然可以在虛擬空間對話(反正現在好像也很常這樣),這樣算是死亡還是活著?





    avatar-img
    85會員
    136內容數
    閱讀面向會包含時間管理、工作效率、習慣強化、閱讀寫作技巧與人際關係等面向,並希望整理不同作者的觀點,內化成自己的想法,打造適合自己的系統。如果這也是你(妳)追求的目標,歡迎一起加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滾石西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學習要有成效,我們想到的可能是要「Study Hard」,除了努力學習外,還有其他要注意的地方嗎?又或者一直拼命努力,真的就會有所回報,有好的成效嗎? 了解大腦的模式 在認真學習前,如果可以先了解大腦運作的模式,將能更有效率學習。《大腦喜歡這樣學》指出,大腦有兩種不同的神經網路,分別是專注式思考
    相信有小孩的父母,都有被小孩惹毛過的經驗。在發飆過後,後悔自己剛剛的暴怒,甚至發飆只是造成小孩更嚴重的哭鬧,到頭來什麼問題都沒解決。 關於小孩教養的書,之前分享過《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 ,《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則是以更白話的方式,分享如何把怒氣轉為正向教養。書中提到,其
    我們的大腦在演化過程中,慢慢改變,有些思維模式在遠古時代有其必要,到了現代,卻可能變成一種阻礙。《思考101:耶魯大學改變人生的一堂思辨課》整理出經常困住我們的八大錯誤思維,並說明這些思維的緣起與解決方法。 一、流暢效應-「順」的誘惑 當我們看到看似流暢、熟練或稀鬆平常的成果,就會相信那個過
    現代社會誘惑太多,所以當我們提到需要意志力去做的事,通常會想到的是「抵抗誘惑」。 但是抵抗誘惑,跟它「說不」,只是意志力的其中一種表現。意志力除了有「我要去做」跟「我不去做」的兩種面向,還有第三種力量-「我真正想做」的力量,這才是真正的動力。 《輕鬆駕馭意志力》提到,這些力量,如同肌肉一樣,
    《態度》、《見識》、《格局》是吳軍博士的人生進階三部曲套書,《如果只用十個字概括獲得大格局的方法,那就是「位置、方向、方法、步伐和節奏」,要能認清自己所在的位置和方向,並根據自己的能力掌握好節奏,提高進步速度,幾年後就會看到格局比今天大很的自己。
    在讀《給予: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前,我在想一件事,「給予」總體來說,是正面的,應該是無庸置疑。給予代表幫助別人,沒有人會說不好,我們也常聽「吃虧就是占便宜」、「施比受更有福」,不過即使如此,「給予」看似簡單,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在工作職場上,給予別人協助,有可能會損及自己的利益時,
    學習要有成效,我們想到的可能是要「Study Hard」,除了努力學習外,還有其他要注意的地方嗎?又或者一直拼命努力,真的就會有所回報,有好的成效嗎? 了解大腦的模式 在認真學習前,如果可以先了解大腦運作的模式,將能更有效率學習。《大腦喜歡這樣學》指出,大腦有兩種不同的神經網路,分別是專注式思考
    相信有小孩的父母,都有被小孩惹毛過的經驗。在發飆過後,後悔自己剛剛的暴怒,甚至發飆只是造成小孩更嚴重的哭鬧,到頭來什麼問題都沒解決。 關於小孩教養的書,之前分享過《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 ,《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則是以更白話的方式,分享如何把怒氣轉為正向教養。書中提到,其
    我們的大腦在演化過程中,慢慢改變,有些思維模式在遠古時代有其必要,到了現代,卻可能變成一種阻礙。《思考101:耶魯大學改變人生的一堂思辨課》整理出經常困住我們的八大錯誤思維,並說明這些思維的緣起與解決方法。 一、流暢效應-「順」的誘惑 當我們看到看似流暢、熟練或稀鬆平常的成果,就會相信那個過
    現代社會誘惑太多,所以當我們提到需要意志力去做的事,通常會想到的是「抵抗誘惑」。 但是抵抗誘惑,跟它「說不」,只是意志力的其中一種表現。意志力除了有「我要去做」跟「我不去做」的兩種面向,還有第三種力量-「我真正想做」的力量,這才是真正的動力。 《輕鬆駕馭意志力》提到,這些力量,如同肌肉一樣,
    《態度》、《見識》、《格局》是吳軍博士的人生進階三部曲套書,《如果只用十個字概括獲得大格局的方法,那就是「位置、方向、方法、步伐和節奏」,要能認清自己所在的位置和方向,並根據自己的能力掌握好節奏,提高進步速度,幾年後就會看到格局比今天大很的自己。
    在讀《給予: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前,我在想一件事,「給予」總體來說,是正面的,應該是無庸置疑。給予代表幫助別人,沒有人會說不好,我們也常聽「吃虧就是占便宜」、「施比受更有福」,不過即使如此,「給予」看似簡單,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在工作職場上,給予別人協助,有可能會損及自己的利益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有研究發現,人類大腦可能是一台大型量子電腦,此時做個大膽假設「大腦可以進行量子運作」,大腦中的電子神經元運作,就是接受來自宇宙深處的電訊號。
    Thumbnail
    頭腦運作原理一直是人類科學研究的重點。作者從頭腦記憶區分為兩種類型的角度來說明會記得與會忘記的技能。進一步闡述要如何從養成學習投入習慣以及利用金錢賦予價值的角度來有效學習。
    Thumbnail
    雖然成人的腦部重量大約只有三磅 ,但它卻是我們體內功能最重要的器官,而它的質地則與果凍差不多。 腦部大腦由三部份組成: 1. 大腦佔了整個頭顱最大的空間,它的功能包括記憶、解決問題、語言和空間思維、及情感,而大腦也負責控制身體的活動。 2. 小腦位於頭顱的後半部在大腦之下,負責控制身體活動協調
    Thumbnail
    電影《露西》裡提及,一般人只開發了 10% 大腦,還有 90% 未使用的潛能,概念聽起來好像很合理,然而這其實是一種迷思!對一般大眾來說,腦科學可說是超級複雜的知識,但在《打破大腦偽科學》一書中,透過腦科學專家漢寧.貝克淺白的說明與舉例,讓非專業的我們,得以輕鬆窺探腦科學在生活中的迷思與解答。
    Thumbnail
    6 篇文章|6601 字 思考觀|認知科學|管理學 本書用輕鬆對話的方式,談論以下主題。 目錄 一章:思考的基礎 01  認識你的大腦如何處理訊息: 介紹大腦如何接收和處理新訊息,以及這對學習的意義 02  建立思考的框架: 談論如何建立有效的思考框架,並解釋這如
    Thumbnail
    本文用輕鬆對話的方式,介紹大腦如何接收和處理新訊息,以及這對學習的意義。 認識你的大腦如何處理訊息 『大家好,今天我們要一起來探索一個非常有趣的主題:大腦如何處理訊息。你知道我們的大腦有多厲害嗎?』
    Thumbnail
            大腦是一個獨特的禮物。構造複雜,形狀像核桃,重量2.8磅,大約只佔體重的2%;但卻用了我們體內20%的氧氣;並且消耗了成人60%的碳水化合物供應量(在小孩身上是75%)。         大腦是如何工作的? 大腦似乎一直在工作,他開啟了動物世界的演化。第一批原始人
    Thumbnail
    頭腦跟身體,其實是過去的累積 身體轉化吃進去的食物成為你的一部分 頭腦則善於蒐集過去的資訊 我們很多時候是根據過去的記憶所行動的 感謝我們的頭腦及身體為我們所用 讓我們持續在人生中學習成長 向宇宙許願: 健康 平安 幸福 快樂 財源滾滾來 活出自己的天賦、發揮價值 讓生活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台灣腦科學專家謝伯讓,現為台灣大學心理系副教授、腦與意識實驗室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人類知覺及意識,以下為選自書中內容和寫出我的心得
    Thumbnail
    你的大腦,為什麼這樣設計? 🗯「慣用左腦」的人在乎細節,「慣用右腦」的人看重整體?你更偏向哪一邊? 🗯外向的人比內向的人遇到意外驚喜更容易感到快樂,但也更難抗拒誘惑? 🗯你是依靠正面的「紅蘿蔔」還是負面的「鞭子」機制來學習? 🗯你有多會察言觀色,越過不同大腦之間的溝壑,讀取別人的想法?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有研究發現,人類大腦可能是一台大型量子電腦,此時做個大膽假設「大腦可以進行量子運作」,大腦中的電子神經元運作,就是接受來自宇宙深處的電訊號。
    Thumbnail
    頭腦運作原理一直是人類科學研究的重點。作者從頭腦記憶區分為兩種類型的角度來說明會記得與會忘記的技能。進一步闡述要如何從養成學習投入習慣以及利用金錢賦予價值的角度來有效學習。
    Thumbnail
    雖然成人的腦部重量大約只有三磅 ,但它卻是我們體內功能最重要的器官,而它的質地則與果凍差不多。 腦部大腦由三部份組成: 1. 大腦佔了整個頭顱最大的空間,它的功能包括記憶、解決問題、語言和空間思維、及情感,而大腦也負責控制身體的活動。 2. 小腦位於頭顱的後半部在大腦之下,負責控制身體活動協調
    Thumbnail
    電影《露西》裡提及,一般人只開發了 10% 大腦,還有 90% 未使用的潛能,概念聽起來好像很合理,然而這其實是一種迷思!對一般大眾來說,腦科學可說是超級複雜的知識,但在《打破大腦偽科學》一書中,透過腦科學專家漢寧.貝克淺白的說明與舉例,讓非專業的我們,得以輕鬆窺探腦科學在生活中的迷思與解答。
    Thumbnail
    6 篇文章|6601 字 思考觀|認知科學|管理學 本書用輕鬆對話的方式,談論以下主題。 目錄 一章:思考的基礎 01  認識你的大腦如何處理訊息: 介紹大腦如何接收和處理新訊息,以及這對學習的意義 02  建立思考的框架: 談論如何建立有效的思考框架,並解釋這如
    Thumbnail
    本文用輕鬆對話的方式,介紹大腦如何接收和處理新訊息,以及這對學習的意義。 認識你的大腦如何處理訊息 『大家好,今天我們要一起來探索一個非常有趣的主題:大腦如何處理訊息。你知道我們的大腦有多厲害嗎?』
    Thumbnail
            大腦是一個獨特的禮物。構造複雜,形狀像核桃,重量2.8磅,大約只佔體重的2%;但卻用了我們體內20%的氧氣;並且消耗了成人60%的碳水化合物供應量(在小孩身上是75%)。         大腦是如何工作的? 大腦似乎一直在工作,他開啟了動物世界的演化。第一批原始人
    Thumbnail
    頭腦跟身體,其實是過去的累積 身體轉化吃進去的食物成為你的一部分 頭腦則善於蒐集過去的資訊 我們很多時候是根據過去的記憶所行動的 感謝我們的頭腦及身體為我們所用 讓我們持續在人生中學習成長 向宇宙許願: 健康 平安 幸福 快樂 財源滾滾來 活出自己的天賦、發揮價值 讓生活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台灣腦科學專家謝伯讓,現為台灣大學心理系副教授、腦與意識實驗室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人類知覺及意識,以下為選自書中內容和寫出我的心得
    Thumbnail
    你的大腦,為什麼這樣設計? 🗯「慣用左腦」的人在乎細節,「慣用右腦」的人看重整體?你更偏向哪一邊? 🗯外向的人比內向的人遇到意外驚喜更容易感到快樂,但也更難抗拒誘惑? 🗯你是依靠正面的「紅蘿蔔」還是負面的「鞭子」機制來學習? 🗯你有多會察言觀色,越過不同大腦之間的溝壑,讀取別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