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的響亮非常重要,當聲音中2000Hz以上的頻率佔比較多,人聲會具有穿透性,原因之一是人類聽覺在2000~5000Hz的聽覺最敏銳,會得到更多的聲量擴大。再者,樂器音色的泛音結構,往往呈現較多的中低頻比例,唱的響亮才能由伴奏的聲響中”穿透”出來。
上圖是鋼琴彈下C4音高所呈現的泛音結構,1000Hz以下的中低頻聲量突出,但過了1000Hz聲量就明顯的衰減很多。而我發[a]母音(下圖)則呈現了更多1000Hz以上的泛音聲量呈現,包含了[a]母音的第二共振峰(黃色長方形)與歌手共振峰(淡藍色圓形),而不像鋼琴聲1000Hz以上的泛音就聲量衰退許多。
這與鋼琴音色的泛音結構差異,會使我的聲音由鋼琴伴奏中”穿透出來”。尤其鋼琴伴奏中的左手往往彈的音都低於C4,在鋼琴的伴奏中就更多的提供1000Hz以下的中低頻泛音聲量了。有個研究說交響樂團的器樂,所共同形成的泛音會明顯的落在500Hz一帶。
但大部份人在有伴奏的時候,會因為伴奏的音量而去唱的更大聲去抗衡,這放大音量的咽部用力所增益的頻率也正好是1000Hz以下,就與伴奏的泛音特性產生了”對吼”的狀況了。
唱的很累,嗓子很傷,聽眾也聽的很辛苦。
若能養成唱的響亮、穿透,那不僅是不對吼、不打架而已,伴奏的泛音結構會進一步的成為人聲的中低頻支撐,令人聲聽起來更加飽滿、渾厚。
所以,我的歌唱教學會建議學生有伴奏時,要唱的更響亮點,伴奏會補上你的中低頻,兩者相融,聲音會成為一個整體,而非兩相對抗的感覺。
📂課程詳情~ https://pse.is/583cx5
或想跟河西羊老師聊聊自己的需要,請私訊,加入後請按下”聊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