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土裡行間

10公開內容

因為對自給自足生活的好奇,

在2020年5月來到苗栗打工換宿一個月。

這裡採用無農藥、無化學肥料的友善種植方法。

一半是草,一半是菜。

日出而作,與陌生的人們一起下田,

一起生活、談天、煮食、去溪邊游泳。

2021年7月水回來了,是種稻的季節,

我又再回到這裡,在一行行的田畦間,寫字。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閉眼就寢前、睡醒睜眼後,都是天黑,總有種還沒有睡過的錯覺。我們精準追逐著隨節氣變化的日出時間,一到田裡,黑夜很快就會慢慢消退,周圍一秒一秒地亮起來,光線緩慢但瞬息變化著。今天水終於來了,還沒有插秧的、空曠的水田,倒映出路燈的白光,接著是日出時的雲彩。
Thumbnail
一邊除草,一邊觀察著自己的念頭,飛來飛去、繞來繞去。下田可以一邊想事情,也可以選擇旁觀那些念頭,像是一種靜心、冥想般。將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會感覺呼吸變深,身體稍稍鬆泛。至少,溫習著自己還能「呼吸」這件事,本身就是個精細的設計與祝福。
Thumbnail
有時我總偏執的想創作必須是寫作或藝術作品,是可以留下的東西。但經常在沙灘上、鍋子裡、捏麵糰、或起霧的車窗,創作就開始了。
Thumbnail
偶爾指甲一划到青色的木瓜,就流下白色的汁液,沾在皮膚上癢癢的,葉片也是一碰就斷折,整株木瓜像是除了木質化的地方以外、都是液體做的。青木瓜的表面已浮上霜白的果粉,青澀又黏膩的的味道充滿鼻腔。
Thumbnail
在這幾篇寫田間生活的文章裡,仍充滿著時間,對我而言,農村生活雖看似愜意,仍交織著嚴謹的時間節奏:按時起床、下田,按節氣耕作,一日三餐,細瑣的家務,街坊朋友們的請託......。
Thumbnail
邊界和交界處,是生態和微氣候最豐富的地方。並且要能了解田裡的生物,包括牠們的不同型態:卵、幼蟲、蛹,藉此判斷目前田裡可能已經形成的的食物鏈與生態系統。一邊除草,眼角一邊瞄到許多來不及叫出名字的昆蟲四散。我只拍了些,回家再上網搜尋圖鑑,但經常是不知道比知道的更多。
Thumbnail
我想過如果有了經驗,可以回去阿嬤的田裡建造小屋、種植至少能自用的米糧蔬果。阿公阿嬤以前也種稻,收成時還帶著堂姊到田裡放炮趕鳥,但到我出生前不久就不種了,我不確定在潛意識裡有什麼隱隱的關聯,讓我回到做農的工作裡。
Thumbnail
我們一邊擦拭南瓜,一邊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話,討論瓜瓜箱的價格,綜合瓜瓜箱,比單一的南瓜箱好賣......。我邊聽邊感受著作農的辛苦,就算經過去年那一個月的務農換宿,或許仍對務農有著太過美好的想像。我或許總以為自己想逃離「體制」,但體制無分內外,一條關乎存亡的界線與焦慮,仍隱隱在那裡。
Thumbnail
「日常不過是種幻象,一隻蜘蛛的日常是另一隻蒼蠅的災難。」昨天我們救了一隻麻雀,今天收了一窩蜂。我或許不會習慣人類、包括我,是如何偏心的分配造物在不同的位置,但仍然對人如何向大自然掙口飯吃的那份意志,抱持著莫名的好奇。
Thumbnail
F淡淡說,不論住在哪、就算是都市也總有些邊緣地帶,從自己身邊的草開始認起,就很足夠的了。下午我學習使用鐮刀加上長鋤頭,儘管不是第一次使用,卻帶著新的學習的感受,像是繪畫時為了描繪粗細部而使用不同的筆刷。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