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裡行間 06-檸檬園、時間節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21/07/19
  今早我和S一起拿長鋤頭挖邊界的溝,好讓之後之後打田的機器不會敲到田埂。我們很少主動向對方攀談,但今天因為一起工作就順順的聊了些話,也蠻好的。下田後回工作室,等待出發去H朋友的檸檬園,就用手機寫寫字,洗衣服,晾衣服,瑣碎的使用著這一小段時間。瓜瓜箱包裝好了,先出發去郵局寄貨,共有十幾箱,H還不忘帶上幾片切好的冬瓜給郵局行員們。
寄貨也是另一番體力活
  到了檸檬園,雖沒有對外開放,也打理得整潔、雅緻。園主帶我們去看建造中的育苗用的三層架溫室,沿著坡的檸檬樹,和樹上的椿象,被叮過幾次的果實就不能賣了。檸檬那麼酸,牠們也喜歡吃啊?園主說他當初也以為檸檬比較不會有蟲害,但還是免不了的。雖檸檬已通過有機認證,但做成汁已經不同於果乾類,是更繁雜的加工品,因此要宣稱有機檸檬汁又是另一個冗長的認證過程。園主已經在這裡種了七、八年,純檸檬汁一瓶三百毫升,賣一百五十元,銷售給認識的人就差不多了。但H算一算,還是覺得直接賣檸檬,或許可以得到差不多的利潤。園主拿出一壺原汁加水稀釋的檸檬水招待我們,很好喝,保有醇厚的風味和香氣卻不過酸。我也喝過果汁店裡一公升九十元的檸檬原汁,套水後,還是刺喉的酸味多過香氣。
檸檬樹上的椿象
上面是有籽檸檬,下面是無籽檸檬
  回宿舍懶散著一個小時多,就到午餐時間了,吃完午餐也沒停,我得去備晚餐的材料,花四十多分鐘洗切好,在工作室日常運行的軌道裡試著不落拍。或許這是為什麼我在這幾篇寫田間生活的文章裡,仍充滿著時間,對我而言,農村生活雖看似愜意,仍交織著嚴謹的時間節奏:按時起床、下田,按節氣耕作,一日三餐,細瑣的家務,街坊朋友們的請託......。回到宿舍,頭有點痛但睡不著,下午面西南的房間過於明亮和熱,我聽見鐵門開啟的聲音,F在樓下打西瓜汁,細瑣的聲響、亮光、汗珠與熱氣包圍著我,背抵著脫了線的竹蓆,昏沉沉地半醒著。
  下午四點,他們去木瓜園幫忙防颱準備,我留下來擦拭阿成南瓜,剪去過長的蒂頭方便包裝,分類,一邊聽音樂、喝幾口三合一咖啡。看來愜意,但仍趕緊在五點半完成南瓜作業,掃地清場,十分鐘後出門等垃圾車。垃圾車有時提早、有時晚,今天等丟完垃圾都六點了。五人份的三菜一湯晚餐趕在四十分鐘後完成:炒油菜,苦瓜鹹蛋,破布子豆皮豆干,蔬菜湯。蔬菜湯底是用芹菜、南瓜、綠花椰打成泥,加點洋蔥、紅蘿蔔、苦瓜和紅色羊角椒配色。 我試著區分清楚新從田裡採收的紅色羊角椒和紅色糯米椒:羊角椒就是紅色的青椒,糯米椒是青陽椒,兩者都不是辣椒,大約只有糯米椒會稍微有一點點辣。
 這就是叫做「阿成」的南瓜品種
這樣一桌要費上一個半小時
因為對自給自足生活的好奇, 在2020年5月來到苗栗打工換宿一個月。 這裡採用無農藥、無化學肥料的友善種植方法。 一半是草,一半是菜。 日出而作,與陌生的人們一起下田, 一起生活、談天、煮食、去溪邊游泳。 2021年7月水回來了,是種稻的季節, 我又再回到這裡,在一行行的田畦間,寫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邊界和交界處,是生態和微氣候最豐富的地方。並且要能了解田裡的生物,包括牠們的不同型態:卵、幼蟲、蛹,藉此判斷目前田裡可能已經形成的的食物鏈與生態系統。一邊除草,眼角一邊瞄到許多來不及叫出名字的昆蟲四散。我只拍了些,回家再上網搜尋圖鑑,但經常是不知道比知道的更多。
我想過如果有了經驗,可以回去阿嬤的田裡建造小屋、種植至少能自用的米糧蔬果。阿公阿嬤以前也種稻,收成時還帶著堂姊到田裡放炮趕鳥,但到我出生前不久就不種了,我不確定在潛意識裡有什麼隱隱的關聯,讓我回到做農的工作裡。
我們一邊擦拭南瓜,一邊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話,討論瓜瓜箱的價格,綜合瓜瓜箱,比單一的南瓜箱好賣......。我邊聽邊感受著作農的辛苦,就算經過去年那一個月的務農換宿,或許仍對務農有著太過美好的想像。我或許總以為自己想逃離「體制」,但體制無分內外,一條關乎存亡的界線與焦慮,仍隱隱在那裡。
「日常不過是種幻象,一隻蜘蛛的日常是另一隻蒼蠅的災難。」昨天我們救了一隻麻雀,今天收了一窩蜂。我或許不會習慣人類、包括我,是如何偏心的分配造物在不同的位置,但仍然對人如何向大自然掙口飯吃的那份意志,抱持著莫名的好奇。
F淡淡說,不論住在哪、就算是都市也總有些邊緣地帶,從自己身邊的草開始認起,就很足夠的了。下午我學習使用鐮刀加上長鋤頭,儘管不是第一次使用,卻帶著新的學習的感受,像是繪畫時為了描繪粗細部而使用不同的筆刷。
邊界和交界處,是生態和微氣候最豐富的地方。並且要能了解田裡的生物,包括牠們的不同型態:卵、幼蟲、蛹,藉此判斷目前田裡可能已經形成的的食物鏈與生態系統。一邊除草,眼角一邊瞄到許多來不及叫出名字的昆蟲四散。我只拍了些,回家再上網搜尋圖鑑,但經常是不知道比知道的更多。
我想過如果有了經驗,可以回去阿嬤的田裡建造小屋、種植至少能自用的米糧蔬果。阿公阿嬤以前也種稻,收成時還帶著堂姊到田裡放炮趕鳥,但到我出生前不久就不種了,我不確定在潛意識裡有什麼隱隱的關聯,讓我回到做農的工作裡。
我們一邊擦拭南瓜,一邊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話,討論瓜瓜箱的價格,綜合瓜瓜箱,比單一的南瓜箱好賣......。我邊聽邊感受著作農的辛苦,就算經過去年那一個月的務農換宿,或許仍對務農有著太過美好的想像。我或許總以為自己想逃離「體制」,但體制無分內外,一條關乎存亡的界線與焦慮,仍隱隱在那裡。
「日常不過是種幻象,一隻蜘蛛的日常是另一隻蒼蠅的災難。」昨天我們救了一隻麻雀,今天收了一窩蜂。我或許不會習慣人類、包括我,是如何偏心的分配造物在不同的位置,但仍然對人如何向大自然掙口飯吃的那份意志,抱持著莫名的好奇。
F淡淡說,不論住在哪、就算是都市也總有些邊緣地帶,從自己身邊的草開始認起,就很足夠的了。下午我學習使用鐮刀加上長鋤頭,儘管不是第一次使用,卻帶著新的學習的感受,像是繪畫時為了描繪粗細部而使用不同的筆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享用一頓極為滿足的午餐後,我們又有活力繼續上工。下午氣溫升高,不利操作奶油含量高的派皮,是時候轉戰戶外,我們要收割新鮮的大黃來製作派餡。 帶上鐮刀和布袋,我跟著妮奇走進屋前一片田裡,眼前的植物看起來像是大一倍的西洋芹,莖稈是豔麗的桃紅色。 妮奇說,大黃的葉子有些微的毒性,通常不拿來食用,
Thumbnail
種植水果 我的故鄉位於東西橫貫公路的西邊,那裡的人們常常會爬到梨山的山頂去種植各式各樣的水果。無論是水蜜桃、蘋果還是梨子,每一樣都充滿了自然的甘甜與新鮮。每年到了豐收的季節,我們的家裡就會堆滿各種水果,而其中,蘋果的釀酒過程更是讓我印象深刻。 只能待在家裡 我還在讀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年紀小
Thumbnail
聖果蜜多的木虌果檸檬飲,使用的是台東小農無農藥,友善栽培出來的台灣原生種木虌果。聖果蜜多先以手工先將分離籽與果肉,再用專業機器取出木虌果最具營養的假種皮,透過蒸煮的方式煮出營養滿滿的木虌果飲,最後再加入天然的蜂蜜和檸檬進行調味,整瓶的果汁含量高達30%。
Thumbnail
2014年,我們萌生移居鄉下、自耕自食的念頭。那年第一次來到台東海岸線,覺得這裡跟台灣其他地方的鄉下很不一樣,大概有一種世外桃源的感覺吧。藍天白雲,一望無際的大海,還有美麗的海岸山脈。尤其長濱這裡更是有種與世隔絕之感,離大城市花蓮和台東,都要兩個小時的車程。沒有高樓大廈,沒有工廠的污染...
Thumbnail
甜羅勒:「(豐碩開心)嗨~你什麼時候要吃我呀?」 我:「等等等等,等我訂的果汁機來了才能採收~」
Thumbnail
春日的果園裡,酪梨花開始盛放,但大家卻可能不知道,酪梨的花其實有著獨特的開花方式。這篇文章介紹了酪梨花的開花時間與方式,以及農夫們在果園中的生活點滴。同時也分享了一些米的保存方法以及果園的永續經營困境。從唯美的自然景觀到務實的農耕生活,讓人深入瞭解了果園的魅力。
Thumbnail
昨天是去寶熊 (我先生) 爸爸的秘密花園採水果。 座落在苗栗山上,中心是一棟三層樓高的磚紅色建築,周圍綠地則圍繞著熊爸細心栽種的果樹。在門口歡迎著我們的是樹葡萄,隨後順時鐘延伸,有梅子樹、柚子樹、空心菜、火龍果、桑椹、龍眼與香水檸檬。小小的四周,根據地形、照光、土壤斜度,被熊爸規劃的井然有條。
Thumbnail
雖然事發突然,但我開始務農了。 正確來說是從偶爾幫忙的「假日農夫」,進化成一週有三、四天會去田裡的「半週農夫」。 位於新北市樹林大棟山上有一塊小田地,是滋養我成長的地方。以前阿公阿媽種菜,每個週末家人在此團聚,一起摘菜、用現採的青菜煮飯、分享佳餚,度過幸福療癒的時光。
Thumbnail
林口位於台灣新北市,有些地方還保留一些農家。他們種植各種蔬菜、水果和穀物。林口農家以其勤勞和生產力而聞名。林口農家面臨著許多挑戰,包括氣候變化、土地開發和農產品價格波動。然而,他們仍然致力於為社區提供新鮮、健康的食品。 用粗硬蠟筆畫出的線條粗細不一,有種自然的流動感。加上淡淡的 watercolo
Thumbnail
某天下午開始,不確定是製作橘子果醬的過程,成山的橘子讓我有點壓力,對半切開後的橘子,榨了汁之後,卻還要把內側的果肉分離,才能把橘子皮切成一條條細絲那樣,果肉組織十分難剝花了我好多時間,連手指頭都變成了橘色的地步。不過有點扯遠了,其實從一開始來到房間的時候,我赫然發現我能看到某些人的影子。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享用一頓極為滿足的午餐後,我們又有活力繼續上工。下午氣溫升高,不利操作奶油含量高的派皮,是時候轉戰戶外,我們要收割新鮮的大黃來製作派餡。 帶上鐮刀和布袋,我跟著妮奇走進屋前一片田裡,眼前的植物看起來像是大一倍的西洋芹,莖稈是豔麗的桃紅色。 妮奇說,大黃的葉子有些微的毒性,通常不拿來食用,
Thumbnail
種植水果 我的故鄉位於東西橫貫公路的西邊,那裡的人們常常會爬到梨山的山頂去種植各式各樣的水果。無論是水蜜桃、蘋果還是梨子,每一樣都充滿了自然的甘甜與新鮮。每年到了豐收的季節,我們的家裡就會堆滿各種水果,而其中,蘋果的釀酒過程更是讓我印象深刻。 只能待在家裡 我還在讀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年紀小
Thumbnail
聖果蜜多的木虌果檸檬飲,使用的是台東小農無農藥,友善栽培出來的台灣原生種木虌果。聖果蜜多先以手工先將分離籽與果肉,再用專業機器取出木虌果最具營養的假種皮,透過蒸煮的方式煮出營養滿滿的木虌果飲,最後再加入天然的蜂蜜和檸檬進行調味,整瓶的果汁含量高達30%。
Thumbnail
2014年,我們萌生移居鄉下、自耕自食的念頭。那年第一次來到台東海岸線,覺得這裡跟台灣其他地方的鄉下很不一樣,大概有一種世外桃源的感覺吧。藍天白雲,一望無際的大海,還有美麗的海岸山脈。尤其長濱這裡更是有種與世隔絕之感,離大城市花蓮和台東,都要兩個小時的車程。沒有高樓大廈,沒有工廠的污染...
Thumbnail
甜羅勒:「(豐碩開心)嗨~你什麼時候要吃我呀?」 我:「等等等等,等我訂的果汁機來了才能採收~」
Thumbnail
春日的果園裡,酪梨花開始盛放,但大家卻可能不知道,酪梨的花其實有著獨特的開花方式。這篇文章介紹了酪梨花的開花時間與方式,以及農夫們在果園中的生活點滴。同時也分享了一些米的保存方法以及果園的永續經營困境。從唯美的自然景觀到務實的農耕生活,讓人深入瞭解了果園的魅力。
Thumbnail
昨天是去寶熊 (我先生) 爸爸的秘密花園採水果。 座落在苗栗山上,中心是一棟三層樓高的磚紅色建築,周圍綠地則圍繞著熊爸細心栽種的果樹。在門口歡迎著我們的是樹葡萄,隨後順時鐘延伸,有梅子樹、柚子樹、空心菜、火龍果、桑椹、龍眼與香水檸檬。小小的四周,根據地形、照光、土壤斜度,被熊爸規劃的井然有條。
Thumbnail
雖然事發突然,但我開始務農了。 正確來說是從偶爾幫忙的「假日農夫」,進化成一週有三、四天會去田裡的「半週農夫」。 位於新北市樹林大棟山上有一塊小田地,是滋養我成長的地方。以前阿公阿媽種菜,每個週末家人在此團聚,一起摘菜、用現採的青菜煮飯、分享佳餚,度過幸福療癒的時光。
Thumbnail
林口位於台灣新北市,有些地方還保留一些農家。他們種植各種蔬菜、水果和穀物。林口農家以其勤勞和生產力而聞名。林口農家面臨著許多挑戰,包括氣候變化、土地開發和農產品價格波動。然而,他們仍然致力於為社區提供新鮮、健康的食品。 用粗硬蠟筆畫出的線條粗細不一,有種自然的流動感。加上淡淡的 watercolo
Thumbnail
某天下午開始,不確定是製作橘子果醬的過程,成山的橘子讓我有點壓力,對半切開後的橘子,榨了汁之後,卻還要把內側的果肉分離,才能把橘子皮切成一條條細絲那樣,果肉組織十分難剝花了我好多時間,連手指頭都變成了橘色的地步。不過有點扯遠了,其實從一開始來到房間的時候,我赫然發現我能看到某些人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