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理財的第一堂課】罹患理財不當症怎辦?致富之道,其實就是樸實無華的開源節流|Mr. 西城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理財的第一堂課系列文
投資從來都只有兩種選擇?不投資、現在開始投資!
之前我在《賺多少不重要,「存錢效率」才是你該重視的指標》這篇文章提過,存錢效率是你邁向富有的重要指標,那麼,台灣人的平均儲蓄率是多少呢?

107年台灣家庭退休狀況調查,「年所得支出分配」如以下所示:
  • 可支配所得: 1,036,304元
  • 消費支出: 811,359元
  • 儲蓄: 224,945元
也就是說台灣每戶家庭平均一年可以賺103萬,支出81萬,儲蓄22萬

-> 儲蓄率為21.71%

可支配所得大於103萬其實就是賺錢能力強的家庭,如果你們家每年賺超過103萬,卻存不了22萬,其實就是罹患了「理財不當症」

理財不當症」有兩種可能,第一個是負債跟固定支出太多,包括車貸房貸、水電、保險、跟會等等,這時有必要整頓一下整個家庭的財務結構;第二個是浮動支出和大型支出過多,像是伙食費、飲料點心、交通費、日用品、娛樂費、旅遊等等,屬於純粹控制不了慾望過度消費的類型。

當然,更多時候兩種狀況會合併發生的,屬於「複雜型理財不當症」。

量入為出,是有錢人的致富之道

《原來有錢人都這麼做:效法有錢人的理財術,學習富人的致富之道》是作者湯瑪斯・史丹利根據過去20年所做的研究與統計,跟超過500位富人面談,以及與11,000名高收入或高資產人士所做的問卷調查,撰寫出來的「研究報告」。

裡面提到一個很重要的關鍵,那就是很多人之所以年收入不錯卻無法存到錢,很可能是因為經常無視自己過度消費的行為
  • 每餐都煮大魚大肉,總是剩下一堆菜沒吃完
  • 一年出國好幾次,有時還貸款去玩
  • 咖啡喝星巴克不喝便利商店
  • 經常參與親朋好友或公司團購
  • 每周聯誼、聚餐不可少
  • 貸款買豪車豪宅
  • 沒目標也想逛街逛網拍
花錢的理由每個都看似合理,其實都是掩飾自己儲蓄能力差的藉口,換句話說,就是對自己太好。我能理解每個人有自己的生活選擇,但是你對物質慾望的克制力不夠強,又時常抱怨錢不夠花,這不是邏輯有點怪嗎?

不做能夠累積財富的事,自然不可能致富。

現代人過度消費的狀況,從經濟的角度來看,是把金錢從平民轉向企業老闆手中;試想如果全世界的人都過得像苦行僧一樣的節儉生活,企業獲利一定很差,非必須消費品可能會全部倒閉。很多存不了錢的人批評忌妒老闆的同時,也在把手中的錢雙手奉上,抱怨物價飛漲,卻也沒有控制消費的行動,就是白白把通貨膨脹的錢送出去了。

量入為出,有10分的錢只花8分錢就好,這並不需要你過上苦行僧的極簡生活,只要你稍微控制一下自己的慾望,想想擁有被動收入和資產的安全感,就可以慢慢養成儲蓄習慣。
  • 記帳,清楚自己的金錢流向
  • 先存錢再花錢,才有可能累積財富
  • 只花值得花的錢
  • 固定投資、長期投資
  • 只買目標物品

合理的資產淨值

有了儲蓄習慣後就自然會累積資產,那麼到底擁有多少資產淨值才算有錢呢?

一個50歲,年收入100萬的中年男子,你認為他應該擁有多少資產才算富有?一個年收入200萬的家庭,擁有100萬的資產就是有錢一家嗎?

淨值=資產-負債。若一個家庭的資產是100萬,卻同時擁有負債80萬,那麼淨值也只有20萬。當這個家庭因為某種原因頓時沒了收入,每月固定支出10萬,那這個家庭不到2個月就會破產。

根據《原來有錢人都這麼做》的說法,一個30歲,年薪500萬的人, 他的資產淨值至少應該有1,500萬。換句話說,一個年收入200的家庭,也至少要有1000萬的資產淨值才算富裕,若只有100萬淨值,其實算是低收入戶,更別說有的家庭根本沒再儲蓄,可以說是非常危險。

若我們以年薪作為第一桶金的目標,我認為20-30歲至少要有第一桶金,再往後推算每多十歲,就再多累積一桶金。例如一個30歲,年薪100萬的上班族,其資產淨值有100萬,就是理財得當。一個50歲年薪200萬的中年人,其資產至少要有600萬才算合理。一個年薪200萬左右的家庭,

一個剛出社會的年輕人,可以試著以年薪為儲蓄目標,在30歲以前至少累積第一桶金,例如年薪60萬,30歲前至少擁有60萬的資產,並不是很困難的一件事。以前面提過儲蓄率20%的前提下,五年之內就可以輕鬆達成目標了。
台灣這代的經濟狀況其實不差,年輕人時不時請上十幾天的假出國遊玩是常有的事,我們堪稱最幸福也最難存錢的一代,主要還是因為大富大貴的機率變低,購入大型資產的門檻變得太高,讓我們覺得自己過得沒有以前的人幸運。重要的道理總是簡單易懂卻難以執行,致富之道在於開源節流、量入為出,這是亙古不變的。

總結:

  1. 量入為出的習慣
  2. 用資產淨值衡量富裕程度
  3. 做出真實的行動不要空想
有錢人總是如此的樸實無華,與枯燥。沒錯,有錢人其實就只是樸實無華地工作,枯燥的存錢,那些總是過度消費,過著糜爛生活的炫富族由於被媒體大肆炒作,讓一般人以為那就是有錢人的特質,但其實只是少數代表。

對於正在累積財富的人,或者是還沒開始存退休金的人,我都認為你的儲蓄率應該至少要追上台灣的平均值。如果你儲蓄率比平均值要高,那你就比50%的人更有機會變成有錢人。想變得有錢,其實就是開源節流罷了,沒有其他的方法。撇除特殊狀況,不然大多數的人是可以累積財富的。

停止抱怨,認真檢視自己的財務結構和消費支出狀況吧!然後做出行動,相信五年後你也可以累積出自己的第一桶金。

理財的第一堂課系列文👇


謝謝你的收看!

【訂閱、追蹤、按讚】
【文章同步發表平台】

喜歡我的文章的話可以幫我註冊Likecoin並在文章下方幫我按五下拍手,這是對我很大的鼓勵喔!

👉 若使用推薦連結來註冊 LikeCoin 會員,你我都會得到平台贈送的 8 個讚賞幣,不妨試試:註冊連結
👉 若你要直接註冊成為「讚賞公民」(每個月繳 5 美金給讚賞公民基金會),也有推薦連結: https://liker.land/civic?from=cloudchen8356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71會員
155內容數
這是一個有關生活、投資理財、自我成長的頻道。 我會用簡單的文字分享我自己的投資心得,希望帶給讀者有價值的文章。 youtube頻道全新上線: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yWPuPQMNtCjsbsMRSqfYEg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西城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身邊有許多同齡人常常跟我分享買儲蓄險的經驗,說儲蓄險比定存報酬率高,風險又低,是很不錯的投資方式。然而我卻覺得非常納悶,為什麼大家都忽略了儲蓄險的報酬率跑不過通貨膨脹,且流動性極差的事實呢?
說到理財,除了重視開源節流,我們的核心概念或者目的也很重要。許多人理財是為了退休後的生活著想,但退休這個概念到底是怎麼來的,我們又該如何合理看待退休呢?
前言: 達成財務自由的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是,你必須學會「延遲享樂」,而所謂的延遲享樂,就是先苦後甘,先把討厭或者困難的事情做完,把喜歡的事情留到後期再做。 然而大部分的時候,我們往往選擇先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把不喜歡的事情往後擺。久而久之,困難的事情通常也是比較重要的事情)堆積如山把自己壓垮....
在投資理財的路上,我們多少都聽過【財富自由】這件事,但是如何達成財富自由卻是眾說紛紜,今天我想用這篇文章來給投資新手一個合理的階段性目標,畢竟財富自由對某些人的距離太過遙遠,而不切實際的目標容易失去動力。
身邊很多剛出社會的朋友,都很喜歡比較自己工作的月薪,尤其是名校出身的朋友,通常第一份薪水比平均值38K(賴神:恩?)要來的高,總是會想找機會炫耀一下。 確實,月薪很重要,在未滿30歲的工作前期,薪資是你存下第一桶金的關鍵。 但是在這篇文章,我更想強調【開源】【節流】的平衡......
前幾天聽一個朋友說,他只剩一萬塊可以用了。 這位朋友平常月薪三萬多,每個月扣掉給家裡的錢還有房貸與保險,大約還有一萬初頭的錢可以使用,去年跟了一個會(標會),前一陣子因為要去澳門玩,於是把一個會期標下來,於是有了約八萬的存款。 沒過多久,他的標會錢居然只剩下一萬多塊......
最近身邊有許多同齡人常常跟我分享買儲蓄險的經驗,說儲蓄險比定存報酬率高,風險又低,是很不錯的投資方式。然而我卻覺得非常納悶,為什麼大家都忽略了儲蓄險的報酬率跑不過通貨膨脹,且流動性極差的事實呢?
說到理財,除了重視開源節流,我們的核心概念或者目的也很重要。許多人理財是為了退休後的生活著想,但退休這個概念到底是怎麼來的,我們又該如何合理看待退休呢?
前言: 達成財務自由的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是,你必須學會「延遲享樂」,而所謂的延遲享樂,就是先苦後甘,先把討厭或者困難的事情做完,把喜歡的事情留到後期再做。 然而大部分的時候,我們往往選擇先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把不喜歡的事情往後擺。久而久之,困難的事情通常也是比較重要的事情)堆積如山把自己壓垮....
在投資理財的路上,我們多少都聽過【財富自由】這件事,但是如何達成財富自由卻是眾說紛紜,今天我想用這篇文章來給投資新手一個合理的階段性目標,畢竟財富自由對某些人的距離太過遙遠,而不切實際的目標容易失去動力。
身邊很多剛出社會的朋友,都很喜歡比較自己工作的月薪,尤其是名校出身的朋友,通常第一份薪水比平均值38K(賴神:恩?)要來的高,總是會想找機會炫耀一下。 確實,月薪很重要,在未滿30歲的工作前期,薪資是你存下第一桶金的關鍵。 但是在這篇文章,我更想強調【開源】【節流】的平衡......
前幾天聽一個朋友說,他只剩一萬塊可以用了。 這位朋友平常月薪三萬多,每個月扣掉給家裡的錢還有房貸與保險,大約還有一萬初頭的錢可以使用,去年跟了一個會(標會),前一陣子因為要去澳門玩,於是把一個會期標下來,於是有了約八萬的存款。 沒過多久,他的標會錢居然只剩下一萬多塊......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Thumbnail
開始理財,就像是整理書櫃或整理衣櫃一樣,要把所有物品都盤點清楚後才能開始好好整理。本文介紹了盤點資產、紀錄每月收支、簡單的記帳方法、大筆費用分攤至其他月份、資產盤點與收支記帳之目的不同等精明理財的小技巧。不僅可以幫你有效管理個人財務,也幫你節省記帳的時間。
每個人的出身不同,所以起跑點的本金也不一樣, 剛開始作股票,那時本金只有3萬,每天的漲跌金額很可笑,就是一個便當。 而這3萬的本金,還是靠更早的前幾年,省吃儉用,從學生時代的生活費裡,一點一滴存下來的。 所以那時本金還小的時候,投資的獲利對於資產的累積並沒有太大的幫助, 因為
Thumbnail
信用卡只要使用良好,就會是一件很好的工具,享受信用卡帶來的額外優惠、培養信用評分,但如果常遲交卡費或只繳交最低應付金額,這就不太好,這樣要支付多餘利息給信用卡公司,那就會陷入信用卡14%循環利率的泥沼。
Thumbnail
當我們提起「理財」二字,你可能會聯想到許多專業名詞,如投資、儲蓄、保險等等。這些都是理財的基本元素,不過,要成功地理財,還需要一種「窄門思維」。窄門思維究竟是什麼呢?又該如何運用在理財上?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探討這個讓你人生開掛的秘密。
Thumbnail
在台灣該怎麼買保險? 台灣「人壽保險」沒有競爭優勢。台灣「醫療險」在費用上卻很有競爭優勢。預算有限時,在台灣建議只買定期壽險,最好鎖定20-30年期,保費預算透明度高。其他儲蓄險、生死合險,等預算充裕時再考慮。
Thumbnail
對於多數資源有限的一般家庭,把錢花在刀口上,在保額足夠的狀況下嚴控保費直到財務自由是必要的。保險應該怎麼買才能用最低預算得到足夠的保障呢?不妨參考以下準則
Thumbnail
“保險是保險,投資是投資。買對保險跟做對投資決策一樣關鍵,保險規劃得宜,投資的基礎就領先一大步。”這是我反覆閱讀第三章認為最重要的核心概念。作者自己提到在美國的經驗觀察,70%的家庭保險都買得不盡理想,除了不了解保險結構,再來是沒有同時納入投資與稅務規劃作通盤規劃考量。以下我們就從了解保險結構開始。
Thumbnail
十月第二本的說書是《你一生必學的人生五大財務規劃:全方位理財的第一堂課》 不知道你對理財第一個想到的是甚麼呢? 或許是存錢、或許是投資,但在書中作者提出了五大規劃,分別是:保險、稅務、投資、退休、遺產。 這次歐陽老師帶領學員導讀三個理財規劃:保險、投資、退休 並由以下四個階段來講解
Thumbnail
作家 Morgan Housel 在《華爾街日報》中提出一個觀點:我們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學習理財。這段話讓我意識到,我們的財務決策並非總是理性的,情緒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掌握金錢心理學,能夠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使財務決策更為理性和長遠。
Thumbnail
開始理財,就像是整理書櫃或整理衣櫃一樣,要把所有物品都盤點清楚後才能開始好好整理。本文介紹了盤點資產、紀錄每月收支、簡單的記帳方法、大筆費用分攤至其他月份、資產盤點與收支記帳之目的不同等精明理財的小技巧。不僅可以幫你有效管理個人財務,也幫你節省記帳的時間。
每個人的出身不同,所以起跑點的本金也不一樣, 剛開始作股票,那時本金只有3萬,每天的漲跌金額很可笑,就是一個便當。 而這3萬的本金,還是靠更早的前幾年,省吃儉用,從學生時代的生活費裡,一點一滴存下來的。 所以那時本金還小的時候,投資的獲利對於資產的累積並沒有太大的幫助, 因為
Thumbnail
信用卡只要使用良好,就會是一件很好的工具,享受信用卡帶來的額外優惠、培養信用評分,但如果常遲交卡費或只繳交最低應付金額,這就不太好,這樣要支付多餘利息給信用卡公司,那就會陷入信用卡14%循環利率的泥沼。
Thumbnail
當我們提起「理財」二字,你可能會聯想到許多專業名詞,如投資、儲蓄、保險等等。這些都是理財的基本元素,不過,要成功地理財,還需要一種「窄門思維」。窄門思維究竟是什麼呢?又該如何運用在理財上?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探討這個讓你人生開掛的秘密。
Thumbnail
在台灣該怎麼買保險? 台灣「人壽保險」沒有競爭優勢。台灣「醫療險」在費用上卻很有競爭優勢。預算有限時,在台灣建議只買定期壽險,最好鎖定20-30年期,保費預算透明度高。其他儲蓄險、生死合險,等預算充裕時再考慮。
Thumbnail
對於多數資源有限的一般家庭,把錢花在刀口上,在保額足夠的狀況下嚴控保費直到財務自由是必要的。保險應該怎麼買才能用最低預算得到足夠的保障呢?不妨參考以下準則
Thumbnail
“保險是保險,投資是投資。買對保險跟做對投資決策一樣關鍵,保險規劃得宜,投資的基礎就領先一大步。”這是我反覆閱讀第三章認為最重要的核心概念。作者自己提到在美國的經驗觀察,70%的家庭保險都買得不盡理想,除了不了解保險結構,再來是沒有同時納入投資與稅務規劃作通盤規劃考量。以下我們就從了解保險結構開始。
Thumbnail
十月第二本的說書是《你一生必學的人生五大財務規劃:全方位理財的第一堂課》 不知道你對理財第一個想到的是甚麼呢? 或許是存錢、或許是投資,但在書中作者提出了五大規劃,分別是:保險、稅務、投資、退休、遺產。 這次歐陽老師帶領學員導讀三個理財規劃:保險、投資、退休 並由以下四個階段來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