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土地長出來的文化課
田野視角
當教育碰上文化?
當文學成為影像?
跟著書本走進地方
洪醒夫的文學世界
關於
田野視角
6
公開內容
在這裡,將會分享關於田野工作的思考,以及過往所完成的報導或文字作品,從田野工作者的角度,我們能看見更深層次的文化脈絡。
全部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蔗青文化工作室
2024/11/20
《落濁lo̍h lô》的創作之源——以身體傾聽濁水溪的呢喃
《落濁lo̍h lô》這支作品不僅是與觀眾互動的媒介,也是我們與這片土地的對話。藉由這次演出,我們可能不只是希望講述濁水溪的故事,而是想邀請觀眾共同思考:對於我們身處的這片土地,我們該如何去親近她並理解她呢?
#
地方感
#
濁水溪
#
土地
17
留言
蔗青文化工作室
2024/06/29
同村共養的教育之路——打造一所被社區需要的學校
當代同村共養的可能,與地方創生的概念緊緊相扣,而當我們在看待中小學與社區之間的關係時,應不再僅是取得知識後翻身離去的出口,藉由引入外部資源帶來符合在地需求的技能與思維,維持或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甚至透過地方認同的教育,一方面提升社區凝聚力,一方面則是在孩子們心中種下關懷故鄉的種子。
#
地方
#
地方創生
#
教育
9
留言
蔗青文化工作室
2024/06/08
社會即教室——地方創生工作者與體制學校的協作可能
2021年,國家發展委員會設立「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希望讓民間地方創生團隊能獲得支持,培育更多在地人才。鹿港著鹿計畫、北斗寶斗青村未來式、溪州老人國回春計畫皆位於彰化縣內,這三組扎根地方的團隊,如何讓社會成為眾人的學校?地方創生又該如何向下扎根?
#
地方
#
教育
#
108課綱
6
留言
蔗青文化工作室
2024/05/02
從個案到體制—教育創生如何遍地開花
新課綱實施的這一年,同時也是一般所稱的「地方創生元年」,反映出臺灣社會此時此刻,正處於如何培養出具備在地視野、國際思維新世代人才的關鍵時間點。教育部對於地方創生最直接的回應,在於高教體系的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簡稱USR計畫),但除了大學之外,中小學能夠如何肩負起社會責任?
#
課程
#
教育
#
學校
2
留言
蔗青文化工作室
2024/04/24
想方設法吸引人才回地方?無法落地的教師亦是等待「創生」的一員
以彰化縣人口持續流失的狀態,與代理教師不合理的薪資條件,教育人才該如何回到地方,並維繫教育品質穩定不衰退,是個極需正視的重要課題,地方創生積極提倡青年回到地方深耕,卻忽略教育同樣是落地生根的路徑之一,始終未能保障代理及代課教師的權益,即使青年有意願回到家鄉任教,但卻找不到一個能夠安穩的棲身之處。
#
學校
#
教育
#
併校
4
留言
蔗青文化工作室
2024/04/15
消失與復甦:從學校存廢看見地方創生的挑戰和契機
彰化縣近年面臨裁併校問題,地方教育環境需要更多的重視。裁併校的政策施行,必須減少對學生及社區的負面影響,地方創生無法自外於教育,區域的教育品質如何確實提高,需要更多的關注與對話,確保孩子們能夠在求學歷程中,擁有完整的基本權利。
#
學校
#
教育
#
併校
4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