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魅力再編輯——看見生活在風中的人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透過地方內容整理與「再編輯」,發現地方獨有的人文風土與更多生活能源的選擇與可能。近岸永續發展基金已投入地方3年多的累積,將彰化縣沿海六鄉鎮作為挖掘調查場域,工作項目分為地方關係人物風土訪談與能源生活兩大領域,透過田調訪談過程中受訪者間不同視野及觀點,紀錄離岸風電計畫對地方所帶來的擾動。


彰化沿海,近年來已成為許多風機的所在地。(鹿港囝仔提供)

彰化沿海,近年來已成為許多風機的所在地。(鹿港囝仔提供)


提到彰化的沿海地區,你會想到些什麼呢?是滿布在潮間帶的蚵棚、強勁的東北季風,又或是杳無人煙的景象?隨著永續能源的發展趨勢,台灣海峽作為絕佳的風場之一,風機的進駐悄悄改變了這裡的日常景象,而在這裡生活的人們,也隨著這樣的轉變,出現了許多有別於以往的思維與生活方式。


《地方魅力再編輯》十篇圖文,從產業現場、公民社會到地方治理,在不同的環節當中,讓我們一起重新認識彰化沿海鄉鎮正在經歷的轉變。


產業轉型的現場實踐:在變遷中尋找新平衡


在全球環境變遷與產業發展迅速演進的背景下,彰化沿海的傳統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轉型挑戰。無論是福興鄉的酪農業,抑或線西塭仔港的漁業,都必須在氣候變遷與產業變革的夾縫中尋求生存之道。


〈風中的牛群——來自沿海地帶的養牛人們探討福興鄉酪農業在當地自然條件與政策支持下,發展成為台灣乳業重鎮的歷程,氣候變遷帶來極端天氣,使產業面臨巨大挑戰,為此酪農業者開始探索循環經濟模式,減少對進口飼料的依賴,並透過技術革新與經營策略調整,尋求更永續的發展方式,以確保產業能在變動的環境中穩定成長。


〈海上的守護者:從漁民到風機戒護員的轉型之路則聚焦彰化線西塭仔港漁民因應離岸風電發展而進行的產業轉型。傳統漁業受到影響,部分漁民選擇成為風機戒護船船員,協助確保風電工程安全進行。戒護船的職責包括維護施工區域秩序、清除海上廢棄物、進行安全巡邏,以及擔任工程團隊與當地漁民間的溝通橋樑。這一轉型不僅提供了新的經濟機會,也促成了漁業與再生能源產業的共存與合作。


然而,隨著產業發展的新契機浮現,除了傳統產業的轉型之外,也開始有許多青年選擇回到家鄉,在熟悉的土地上開展不同於以往的職涯道路。無論是投入離岸風電產業,還是透過地方創生尋找新的經濟模式,這些年輕人的回歸,不只是個人的選擇,更反映出地方產業如何在變遷中重塑自身價值,為家鄉帶來新的可能性。


〈意料之外的回家風景—揭開離岸風電工作幕後實錄描述彰化青年因加入離岸風電產業而回鄉工作的經歷與影響,他們因不同原因選擇這條職業道路,但都意外獲得了留在家鄉的機會,減少通勤時間、增進與家人的相處。起初,家人對於這個新興產業抱持疑慮,但透過不斷溝通與說明,家人們也逐漸接受並認同這份工作的發展潛力。


〈風灣的船:從餐桌到循環經濟,芳苑地方物產與文化的再發現則透過「風灣的船」團隊的視角,來看見如何透過地方物產與循環經濟來活化芳苑地區。他們將食物、生態、永續與美學結合,試圖提升地方認同感,團隊的實踐涵蓋無藥物養殖、動物友善畜牧、農業廢棄物再利用等,並透過產品設計與市場行銷賦予廢棄物新的價值,藉此回應永續議題。最終,他們希望讓更多人透過食農教育與地方品牌認識芳苑,並透過文化與經濟的連結,實現環境與社會共生共好。


這些故事交織出彰化沿海產業轉型與青年回流的多重面貌,從漁民與酪農的適應與創新,到年輕世代在家鄉探索新機會,無論是透過風電、循環經濟,還是地方創生,他們都在變遷中尋找平衡點。


公民力量與綠色轉型:台灣能源未來的共同挑戰


在全球能源轉型的浪潮下,個人選擇、地方文化與環境保護正交織出一幅複雜而緊密的圖像。從日常生活的節能行動,到離岸風電對海洋文化與漁業的衝擊,再到破解常見的節能迷思,這些議題不僅關乎國家政策,更與每個人的行動息息相關。唯有在公民參與、在地文化理解與正確能源觀念的共同推動下,台灣才能在轉型的道路上兼顧永續發展與社會共榮。


從生活到生態:公民如何參與台灣的綠色未來?〉,探討公民如何透過日常行為參與能源轉型,強調個人的能源選擇對環境影響深遠,能源轉型不僅是政府與企業的責任。台灣在能源轉型過程中面臨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雙重挑戰,推動轉型時應兼顧地方生態與長期影響,採取「共存共榮」的發展模式。隨著風電建設加速,民眾對生態影響的認識尚需提升,因此需要加強公民教育,讓大眾理解日常行為的環境影響。政府則需加強監管,實現環境與經濟的雙贏。通過這些措施,台灣可望成為全球能源轉型與生態保護的典範。


許震唐眼中的彰化離岸風電:文化、環境與經濟的交織〉則指出離岸風電發展對彰化沿海的文化、環境與經濟的影響。風電建設對海洋文化資產造成衝擊,應透過田野調查來理解當地漁業與文化的歷史脈絡,以促進產業與在地文化共存,海洋資源應屬於公共領域,開發過程需保障漁民的生存權益,同時考量生態保護與文化延續,才能達成企業、社會與環境的多贏局面。


破解五大節能誤區!能源節約指南,讓你輕鬆省電!〉針對五種常見的節能迷思進行破解,例如頻繁開關冷氣反而增加耗電量、除濕機比冷氣除濕更節能、冰箱儲存方式影響電力消耗,以及電動車的長期碳排放效益。透過調整日常用電習慣,個人也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為環境永續發展做出貢獻。


這些討論提出台灣在能源轉型過程中的挑戰,也強調了每個公民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無論是從日常節能行為、風電產業與地方文化的交織,還是破解節能迷思,都是邁向永續未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地方教育與治理的共生力量:創新與韌性並行的永續路徑


在當前社會變遷與環境挑戰的背景下,地方教育與治理的創新實踐正成為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力量。透過教育的力量,不僅能夠提升居民對環境與社會議題的認識,還能激發社區的集體行動,促進資源的有效利用與社會共融。無論是在學校中啟發學生對未來的思考,還是圖書館成為環境教育的橋樑,或是在地方社區中積極推動綠能與產業轉型,這些努力不僅豐富了地方教育的內涵,也為地方治理帶來了全新的可能性。


〈風頭水尾的教育新想像:當孩子成為風,就會自帶能量〉討論「風動.轟動」夏令營如何結合綠能教育與學生的未來想像,這樣的嘗試不僅是暑期課程,更是一個引發學生思考未來以及教學實驗的契機。課程將科學、綠能、藝術等內容融入教學,並透過學校之間的合作與資源共享,促進整體社區教育品質的提升。


〈海廢化身藝術創作:伸港圖書館的環境教育創新實驗〉則探討伸港圖書館如何巧妙運用館藏資源,成為推動社區環境教育與文化創新的重要場所。透過各類活動與閱讀資源,圖書館積極將SDGs等全球議題引入社區,激勵居民從閱讀中汲取永續發展與環保的知識,並強調每位社區成員在環境保護運動中的角色與責任。此外,圖書館也有效地串聯周邊的教育資源,協同提升社區對海洋保護的關注與意識。


〈彰化沿海的韌性:從貧脊之地到永續發展的綠能未來〉聚焦於彰化沿海地區如何利用離岸風電計畫來推動地方經濟發展,並解決環境變遷與社會挑戰,隨著風力發電場的建設,並透過資源與企業合作,促進農業與畜產業的轉型,打造具韌性的社區。


這些地方教育與治理的創新實踐,正是當前社會面對環境變遷與資源挑戰時,積極探索的多元回應。從學校、圖書館到地方政府,這些實踐不僅在知識層面深化了居民的環保意識,還進一步促使社會各方力量聚集,共同思考與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願景,這些努力都為地方治理提供了全新的動能。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地方教育與治理如何成為一體,攜手走向更加韌性、更加可持續的未來,是台灣社會必須共同面對的關鍵課題。


探索彰化沿海多重轉型的可能性


透過對地方內容的整理與「再編輯」,我們深入揭示了彰化沿海獨特的人文風貌。這些故事從產業轉型、青年回流到公民力量推動綠色轉型等層面,展現了地方社會如何在全球變遷的浪潮中尋找新的平衡,並開創出一條具韌性的永續發展之路。


誠摯邀請讀者深入細讀每一篇文章,從不同視角探索彰化沿海,如何在風電發展與循環經濟等領域尋求轉型契機,並啟發更多地方在環境與社會共同面對挑戰時,實現共生共榮。每一個故事背後,都是當地居民以創新思維應對現實挑戰的實際經歷,也為台灣的綠色未來貢獻著智慧與力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蔗青文化工作室
16會員
30內容數
在這裡,我們將一起找尋地方文化和體制教育的交會點,共同思考如何將生活中的每個大小事物,轉譯成教育現場的學習元素,不管是田野調查的觀點、地方文學的解析,或者是我們實際走進教育現場的課程案例,期盼更多人一起投入地方教育的工作領域,作為地方社會與體制教育的橋樑。
蔗青文化工作室的其他內容
2025/01/24
自2020年起,彰化縣在過往數年時間陸續裁撤大城鄉永光國小、頂庄國小及潭墘國小,2025年1月17日晚間,彰化縣民靖國小舉辦改制竹塘國小分校公聽會,是繼2023年以來再度有小學進入專案評估以及裁併程序,彰化縣政府教育處在會中說明未來規劃,而家長及地方民眾也提出許多質疑與不解。
Thumbnail
2025/01/24
自2020年起,彰化縣在過往數年時間陸續裁撤大城鄉永光國小、頂庄國小及潭墘國小,2025年1月17日晚間,彰化縣民靖國小舉辦改制竹塘國小分校公聽會,是繼2023年以來再度有小學進入專案評估以及裁併程序,彰化縣政府教育處在會中說明未來規劃,而家長及地方民眾也提出許多質疑與不解。
Thumbnail
2024/11/20
《落濁lo̍h lô》這支作品不僅是與觀眾互動的媒介,也是我們與這片土地的對話。藉由這次演出,我們可能不只是希望講述濁水溪的故事,而是想邀請觀眾共同思考:對於我們身處的這片土地,我們該如何去親近她並理解她呢?
Thumbnail
2024/11/20
《落濁lo̍h lô》這支作品不僅是與觀眾互動的媒介,也是我們與這片土地的對話。藉由這次演出,我們可能不只是希望講述濁水溪的故事,而是想邀請觀眾共同思考:對於我們身處的這片土地,我們該如何去親近她並理解她呢?
Thumbnail
2024/06/29
當代同村共養的可能,與地方創生的概念緊緊相扣,而當我們在看待中小學與社區之間的關係時,應不再僅是取得知識後翻身離去的出口,藉由引入外部資源帶來符合在地需求的技能與思維,維持或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甚至透過地方認同的教育,一方面提升社區凝聚力,一方面則是在孩子們心中種下關懷故鄉的種子。
Thumbnail
2024/06/29
當代同村共養的可能,與地方創生的概念緊緊相扣,而當我們在看待中小學與社區之間的關係時,應不再僅是取得知識後翻身離去的出口,藉由引入外部資源帶來符合在地需求的技能與思維,維持或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甚至透過地方認同的教育,一方面提升社區凝聚力,一方面則是在孩子們心中種下關懷故鄉的種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2024.07.17 台中市政府 台中市再生能源開發「食水嵙溪排水小水力發電廠」於今(17)日舉辦啟用典禮,台中市長盧秀燕出席表示,此發電廠是全國首座由縣市政府主導開發完成的小水力發電案,目標發展潔淨的再生能源,減少火力發電帶來的環境污染,朝環境永續邁進。 盧市長表示,感謝環境部長彭啓明大力支持
Thumbnail
2024.07.17 台中市政府 台中市再生能源開發「食水嵙溪排水小水力發電廠」於今(17)日舉辦啟用典禮,台中市長盧秀燕出席表示,此發電廠是全國首座由縣市政府主導開發完成的小水力發電案,目標發展潔淨的再生能源,減少火力發電帶來的環境污染,朝環境永續邁進。 盧市長表示,感謝環境部長彭啓明大力支持
Thumbnail
純樸的集集小鎮,曾被票選為「台灣十大觀光小城」的集集小鎮,不但擁有歷史悠久的鐵道支線特色,更結合迷人自然生態、懷舊人文風光,還有各式在地小吃和創意美食,感受樸實恬淡的小鎮氛圍。 返鄉青年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家鄉更美好,形成永續生態支持系統,這才是永續城鄉真正的實踐。透過「人、地、產」的盤點,挖掘
Thumbnail
純樸的集集小鎮,曾被票選為「台灣十大觀光小城」的集集小鎮,不但擁有歷史悠久的鐵道支線特色,更結合迷人自然生態、懷舊人文風光,還有各式在地小吃和創意美食,感受樸實恬淡的小鎮氛圍。 返鄉青年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家鄉更美好,形成永續生態支持系統,這才是永續城鄉真正的實踐。透過「人、地、產」的盤點,挖掘
Thumbnail
住在高雄市的大林蒲居民,從任一個建築頂樓放眼望去,總能看到附近眾多的工業廠房、煙囪以及排放而出的氣體,但其實早期的大林蒲,只是個單純靠海、擁有大片沙灘的小村落,究竟是甚麼原因,變成現在工廠林立的景象?以及目前正在進行的萬人遷村計畫是什麼?
Thumbnail
住在高雄市的大林蒲居民,從任一個建築頂樓放眼望去,總能看到附近眾多的工業廠房、煙囪以及排放而出的氣體,但其實早期的大林蒲,只是個單純靠海、擁有大片沙灘的小村落,究竟是甚麼原因,變成現在工廠林立的景象?以及目前正在進行的萬人遷村計畫是什麼?
Thumbnail
說到高雄港近幾年許多重大建設完工後,似乎出現一種即將煥然一新的新氣象。而這些建設的出現,一定是依循著某大計畫,那就是亞洲新灣區,相信許多高雄鄉親一定聽過這個名字。那究竟亞洲新灣區,有哪些發展規劃?對於高雄整體都市發展帶來什麼影響?在新聞上還能看到2.0的版本出現,跟原計畫有什麼差異呢?
Thumbnail
說到高雄港近幾年許多重大建設完工後,似乎出現一種即將煥然一新的新氣象。而這些建設的出現,一定是依循著某大計畫,那就是亞洲新灣區,相信許多高雄鄉親一定聽過這個名字。那究竟亞洲新灣區,有哪些發展規劃?對於高雄整體都市發展帶來什麼影響?在新聞上還能看到2.0的版本出現,跟原計畫有什麼差異呢?
Thumbnail
盤點11月台灣十大離岸風電相關新聞,有時加註個人評析,跟大家做分享交流。
Thumbnail
盤點11月台灣十大離岸風電相關新聞,有時加註個人評析,跟大家做分享交流。
Thumbnail
盤點四月台灣十大離岸風電相關新聞,有時加註個人評析,跟大家做分享交流。 本月有共同上岸廊道宣布、台灣完成200支離岸風機、R3.1行政契約以及R3.2政策討論。
Thumbnail
盤點四月台灣十大離岸風電相關新聞,有時加註個人評析,跟大家做分享交流。 本月有共同上岸廊道宣布、台灣完成200支離岸風機、R3.1行政契約以及R3.2政策討論。
Thumbnail
說到彰化縣,大家可能會聯想到去年,新聞上沸沸揚揚的升格第七都議題,雖然內政部後續否決這個申請,卻也讓大家關注到,彰化縣超過百萬人口的事實。 不過除此之外,「彰化縣捷運建設」也是既升格之後,另一個受到關注的題目。 究竟彰化捷運目前規劃哪些路線?進度到哪裡?為何評估出來的運量與興建成本,會受到許多人的質
Thumbnail
說到彰化縣,大家可能會聯想到去年,新聞上沸沸揚揚的升格第七都議題,雖然內政部後續否決這個申請,卻也讓大家關注到,彰化縣超過百萬人口的事實。 不過除此之外,「彰化縣捷運建設」也是既升格之後,另一個受到關注的題目。 究竟彰化捷運目前規劃哪些路線?進度到哪裡?為何評估出來的運量與興建成本,會受到許多人的質
Thumbnail
家人自遠方來,春遊高雄。這座城市,有海港有空港,有傳統有現代,有星光點點的愛河和閃閃發亮的紅磚倉庫。 愛河,這座城市的生命線,把港都切割成既區隔又連結的生活場域。這趟家族旅行,把我們每個人過往與現在的生命元素,巧妙地編織起來了。
Thumbnail
家人自遠方來,春遊高雄。這座城市,有海港有空港,有傳統有現代,有星光點點的愛河和閃閃發亮的紅磚倉庫。 愛河,這座城市的生命線,把港都切割成既區隔又連結的生活場域。這趟家族旅行,把我們每個人過往與現在的生命元素,巧妙地編織起來了。
Thumbnail
【清訊新聞/彰化報導】 圖片來源:吳韋達臉書 全文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187540371906672/posts/893234184670617/----
Thumbnail
【清訊新聞/彰化報導】 圖片來源:吳韋達臉書 全文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187540371906672/posts/893234184670617/----
Thumbnail
追分車站經營出木造站房與鐵道文物結合而成的舊世代氛圍,也持續被「追分成功」紀念票帶來的名氣給加持。同一時刻,看似普遍的月台改建,實際上將讓這座快滿百年的車站,迎來永久的乘車動線改變。
Thumbnail
追分車站經營出木造站房與鐵道文物結合而成的舊世代氛圍,也持續被「追分成功」紀念票帶來的名氣給加持。同一時刻,看似普遍的月台改建,實際上將讓這座快滿百年的車站,迎來永久的乘車動線改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