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人生是碎裂的,但還是能夠有一個完整的意義

沈菲比-avatar-img
發佈於菲比在工作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在「我們的世界不斷在開門」展覽中,王淑燕以兩件陶作〈635〉與〈腦袋開花〉向前輩致敬。創作媒材的選擇,便是來自曹開詩作的啟發。

曹開詩集《小數點之歌》別具一格地以數學詩探索了「劫數」的生存方程式。這是孤獨之悲劇的一扇天窗,詩性與純粹數學語言的交會,年輕的受難者曹開為自己尋得精神自我解放的出口。無獨有偶,在晦澀的方格囚牢裏,他還在泥巴中發現了另一條藝術治療之道:

 從泥裡捏出靈珠,獻給親愛的母親

 〈捏泥巴〉的四段式吟唱,從手上捏的泥土混合著血與淚開始,終於不再悲傷,釋懷化為行動,造就了情感的昇華。〈掐掐節節鐵鍊為佛珠〉和〈零珠佛鍊〉,同樣向我們展示手作的力量:

 用我鍛鍊的雙手,輪流掐著……直到每個零變成完美的圓……化為靈珠

對於人類學出身的王淑燕來說,陶藝是人類最久遠的一部手作日記。就連一塊出土的陶瓷碎片,也向我們展示了有一個人曾經在時光隧道那邊思想過陶土之用、陶土之美。

我活在今天。這裡。我見證了昨天。那裡。即使一件完整的作品,也將成為碎片,在地中呼喚著未來的人們。伽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也這麼說:「全部傳承物對於歷史意識而言,就成為人類精神的自我照面。在歷史意識裡,精神對於自身的認識才得以完成」

因為曹開的詩歌,也因為藝術家個人在陶作中體驗到一種過去和現在之間的溝通,而有了同時性的「此曾在」的奇妙感受,因此她選擇了陶瓷創作,作為通往受難者曹開的橋梁。

〈635〉

「去人化」(dehumanization)足以成為極端暴力的起點。對獄中人的識別不是姓名、職業或其社會身分、學養背景,而是數字——牢房的數字與編列的囚號。

       我被套進[括弧],像被關入囚牢禁囿
演繹歸納的「劫數」,好比我的罪名,掛在胸前
誰料得到,囚號635便是我的化身

節錄自曹開〈演算:你±我=0〉

 以「開」為名的曹開,在20歲後的50年歲月活在一幢封「閉」之中。〈635〉可以是進入「活生生」曹開的折返點。藝術家運用了曹開核心叩問的零與圓的辯證關係,將零與圓共構成大盤小盤,大盤小盤又共構成635。

盤子是人類文明的造物,數字散發簡潔的智慧之光。然而今天,「到處都是盤子」、「我是卑微的盤子」,盤子有了「潘仔」(台語。意指好騙、好欺負)的轉喻,成了小老百姓自嘲的代詞。而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數字則成了國家機器方便管理獄政的鬼使神差的代號。

手作的大小圓盤,燒結出一顆顆凝視著深海宇宙的眼睛,牽連的絲線是來自無何有之鄉的觸手,緊緊吸食著635。

〈腦袋開花〉

曹開的詩〈一旦腦袋開花〉,推崇思想犯的獨立思考勇氣。

假如我因思想犯
被判了極刑

一旦腦袋開花
朵朵怒放的鮮血
必轟轟烈烈
翩翩往天空瀟灑
……
讓全世界的人
舉頭仰望冥悼追想

苦囚詩人曹開賦予了「腦袋開花」煙火般華麗於高空又回歸塵土的英雄身世。

浮雕——作為從背景(主要是表面或身體)中脫穎而出的藝術表現——在拉丁字源上有著「向高處舉起」的本義,最早的意思是「雕塑從地下浮現」。浮現在藝術家的腦海。

她想著,詩人右手的繆思陷進凝思的臉與眼,想入非非的精神出了竅,飛進了潔白如雲的蓮花世界。緊密的鐵柵圍出的囚室小窗退居背景。右邊是現實的受難者面容,左邊是逃脫桎梏的天邊白花。背面的囚室牆面與人臉之間是幽暗的,透過窗縫,我們看到P=NP。數學詩人解不開的複雜命題。

創作的偶然

打開窯門,浮雕右邊詩人的臉龐被炸得開花,右手指斷了幾根,散落在彩色方磚上,諭示了「活生生」(再一次!)的生活世界的破碎。碎片迸裂,波及了635的小盤子,傷害了盤中如眼球一般的小圓。每一只遭受襲擊的盤子都是如此。而左邊詩人的逍遙蓮花與背後的蓮田則完好如初。

王淑燕〈腦袋開花〉作品局部 攝影:王世邦

王淑燕〈腦袋開花〉作品局部 攝影:王世邦

「偶然性/或然率」是為了歷史事實誕生的!這裡冒出了傷及無辜的偶然,卻造就了一片白茫茫大地的真正解脫。名符其實的腦袋開花!恐怖的美學。將錯就錯地實現了一次性的作品:雖然人生是碎裂的,但還是能夠有一個完整的意義

青年曹開命運多舛,出獄後驛馬奔波於途。沉淪的年代,詩人的意義何在?「就像酒神的聖教士,在無盡的長夜,行旅四野。」68歲回歸塵土的曹開,他的詩閃耀著魂靈的自由。

我像苦行僧
端坐在囚窟的暗角修行
  進入無我之境
讓囚魂脫離煉獄
  從鐵窗飛向雲海星河

一片白潔的雲朵
像蓮花
把我招引
  我駕著它
隨風飄遊逍遙
  啊!在現實的人間
  我找不到一小塊棲息之地
反而在渺茫的雲河裏
找到愉快的軌跡
我勇敢地走出寂寞空虛!

曹開〈超越桎梏〉

遠端聽展+現場語音導覽

若您對「我們的世界不斷在開門」感到興趣,或您正好要來看展。歡迎加入「我們的世界不斷在開門」官方LINE(LINE加入好友,搜尋@884kwahf )。透過每件作品的語音導覽將讓您方便認識作品,並且此平台將公布展覽最新消息

𝙏𝙞𝙥 ① 於LINE加入好友,搜尋@884kwahf (務必記得加@喔!)

𝙏𝙞𝙥 ② 至「我們的世界不斷在開門」展場掃描QR Code加入LINE好友​

完成以上任一步驟,即可戴上耳機,點選LINE對話框選單「語音導覽線上聽」,或輸入「語音導覽」或「線上導覽」,開始導聆

我們的世界不斷在開門 Keep Opening Doors

展覽日期|2023.09.05 – 2024.01.14

展覽地點|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兵舍六)

展覽網站| https://keepdoorsopening.wixsite.com/keepopeningdoors

引路人|曹開、歐陽劍華
叩門人|王安琪、王淑燕、沈君儀、林靖偉、吳淑麟、鄧博仁
策展人|沈菲比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家人權博物館
承辦單位|電男藝術工作室

兵舍六所在位置 繪圖:沈菲比

兵舍六所在位置 繪圖:沈菲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沈菲比的沙龍
27會員
120內容數
藝文工作者,喜劇性格,老派思想,用力過著堅持與理想並進的人生 現以做展覽的、畫圖的、做菜的與教書的等身份切換中 Art Facilitator Phebea Chun-Yi Shen
沈菲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3
將平安寓意渡為靈魂最外層的溫暖包覆 物物者以「平平安安」為名,將「護身文化」作為最大公約數,邀您一同尋找每位創作者、每件作品,與每段生命際遇之間,如何被述說、被轉譯總和的最小公倍數。您將發現我們將被收納其中,得其庇護, 所有心智與自我,亦寓居、運作其中,而這就是物物者送給拚博人間的平平安安。
Thumbnail
2025/04/03
將平安寓意渡為靈魂最外層的溫暖包覆 物物者以「平平安安」為名,將「護身文化」作為最大公約數,邀您一同尋找每位創作者、每件作品,與每段生命際遇之間,如何被述說、被轉譯總和的最小公倍數。您將發現我們將被收納其中,得其庇護, 所有心智與自我,亦寓居、運作其中,而這就是物物者送給拚博人間的平平安安。
Thumbnail
2024/11/07
那是鳥兒吧,果然。背上隱微可見的那個是羽翼 而那顫抖,看起來很像是鳥類剛結束完長途飛行時 為了確認地點沒錯,而在上空盤旋了一陣子後終於某一定點盤旋而下 「2024臺南人權月」在確定將有四個展區時,策展團隊就在思考若今天要宣傳這樣一個計劃,該如何推展文宣走向。於是就先由菲比發給我們都很喜歡的
Thumbnail
2024/11/07
那是鳥兒吧,果然。背上隱微可見的那個是羽翼 而那顫抖,看起來很像是鳥類剛結束完長途飛行時 為了確認地點沒錯,而在上空盤旋了一陣子後終於某一定點盤旋而下 「2024臺南人權月」在確定將有四個展區時,策展團隊就在思考若今天要宣傳這樣一個計劃,該如何推展文宣走向。於是就先由菲比發給我們都很喜歡的
Thumbnail
2024/11/06
她的棲身之所 ─  Hul Kanha x 沈菲比 女性生命與價值的再編寫 Her Place - Hul Kanha and Shen Phebea 's Perspective on Women's Lives and Values 321巷藝術聚落 #2024臺南藝術節主題展
Thumbnail
2024/11/06
她的棲身之所 ─  Hul Kanha x 沈菲比 女性生命與價值的再編寫 Her Place - Hul Kanha and Shen Phebea 's Perspective on Women's Lives and Values 321巷藝術聚落 #2024臺南藝術節主題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我們的世界不斷在開門」展覽中,王淑燕以兩件陶作〈635〉與〈腦袋開花〉向前輩致敬。創作媒材的選擇,便是來自曹開詩作的啟發。 曹開詩集《小數點之歌》別具一格地以數學詩探索了「劫數」的生存方程式。這是孤獨之悲劇的一扇天窗,詩性與純粹數學語言的交會,年輕的受難者曹開為自己尋得精神自我解放的出口。
Thumbnail
在「我們的世界不斷在開門」展覽中,王淑燕以兩件陶作〈635〉與〈腦袋開花〉向前輩致敬。創作媒材的選擇,便是來自曹開詩作的啟發。 曹開詩集《小數點之歌》別具一格地以數學詩探索了「劫數」的生存方程式。這是孤獨之悲劇的一扇天窗,詩性與純粹數學語言的交會,年輕的受難者曹開為自己尋得精神自我解放的出口。
Thumbnail
近年,台灣推動「轉型正義」使威權時代被掩沒的傷害得以被看見,但是聽過這個名詞,並不等於體認它的意義,以及對您我生命的價值與影響。「知識/訊息」僅是一個既成的結果或答案,人們可能會反覆記誦它,卻鮮少進一步思想到在答案之外,蘊含著某些複雜性
Thumbnail
近年,台灣推動「轉型正義」使威權時代被掩沒的傷害得以被看見,但是聽過這個名詞,並不等於體認它的意義,以及對您我生命的價值與影響。「知識/訊息」僅是一個既成的結果或答案,人們可能會反覆記誦它,卻鮮少進一步思想到在答案之外,蘊含著某些複雜性
Thumbnail
看到「生而為人」這四個字時,我想到的是「自己生而為人的意義是什麼?」再白話一點的說法是「我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在觀看展覽時我在內心反覆的向自己提問著。
Thumbnail
看到「生而為人」這四個字時,我想到的是「自己生而為人的意義是什麼?」再白話一點的說法是「我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在觀看展覽時我在內心反覆的向自己提問著。
Thumbnail
進來到這個空間,出去後自然要得到這個空間的薰陶,要具有某種不同於來之前的質感。
Thumbnail
進來到這個空間,出去後自然要得到這個空間的薰陶,要具有某種不同於來之前的質感。
Thumbnail
上文提到雙年展品牌核心的問題意識或說藝術意志,其實也是個實踐的過程,不是朝向一個既定目標的答案,而實踐的品質大部分有賴於作品的印證。基於這樣的信念,對於展場中持續發展作者創作意志,在此展中可具有標誌意義,我個人而得以加以詮釋的作品,透過此次展出與邀文的機會,嘗試以幾個角度交流分享。
Thumbnail
上文提到雙年展品牌核心的問題意識或說藝術意志,其實也是個實踐的過程,不是朝向一個既定目標的答案,而實踐的品質大部分有賴於作品的印證。基於這樣的信念,對於展場中持續發展作者創作意志,在此展中可具有標誌意義,我個人而得以加以詮釋的作品,透過此次展出與邀文的機會,嘗試以幾個角度交流分享。
Thumbnail
詩歌的形式|致《所有跪著的花》:你有幾個「一千零一夜」?
Thumbnail
詩歌的形式|致《所有跪著的花》:你有幾個「一千零一夜」?
Thumbnail
「黑暗並不會讓我失去感官,當萬物撕去了一層層發亮的胎膜,裡頭就是我要尋找的詩歌。」——曹馭博 漢娜鄂蘭在〈人的條件〉裡提過,音樂和詩是「物質化」程度最低的藝術,以及詩的材料是語言,它似乎是最人性的、最不具世界性的藝術,其最終產物一直最接近原本啟發它的思想。
Thumbnail
「黑暗並不會讓我失去感官,當萬物撕去了一層層發亮的胎膜,裡頭就是我要尋找的詩歌。」——曹馭博 漢娜鄂蘭在〈人的條件〉裡提過,音樂和詩是「物質化」程度最低的藝術,以及詩的材料是語言,它似乎是最人性的、最不具世界性的藝術,其最終產物一直最接近原本啟發它的思想。
Thumbnail
很久沒有看到意象這麼撼動人心的展覽了! 很幸運在北美館在因疫情閉館前,去觀賞了「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展覽。整個展覽大多作品都是以白、紅、黑三色絲線纏繞中,試圖呈現「生與死」、「夢境與真實」、「創傷與倖存」等主題。接下來兩篇文章,本獅試著從上述三種主題的角度出發,來跟大家分享觀展的心得~
Thumbnail
很久沒有看到意象這麼撼動人心的展覽了! 很幸運在北美館在因疫情閉館前,去觀賞了「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展覽。整個展覽大多作品都是以白、紅、黑三色絲線纏繞中,試圖呈現「生與死」、「夢境與真實」、「創傷與倖存」等主題。接下來兩篇文章,本獅試著從上述三種主題的角度出發,來跟大家分享觀展的心得~
Thumbnail
聽說過「出租情人」嗎?報導者最近的系列報導,討論著網路如何推進多元陪伴、寂寞經濟,變得少接觸、少溫度。選擇怎樣的生活沒有標準答案,不過我們是否開始害怕承諾、害怕失去呢?作為一種實體展、展出真實陶作,在「臺灣國際陶瓷雙年展」我回顧對陶瓷的熱愛、也聯想起人際關係的易碎敏感。從陶到人,如何看待失去這件事?
Thumbnail
聽說過「出租情人」嗎?報導者最近的系列報導,討論著網路如何推進多元陪伴、寂寞經濟,變得少接觸、少溫度。選擇怎樣的生活沒有標準答案,不過我們是否開始害怕承諾、害怕失去呢?作為一種實體展、展出真實陶作,在「臺灣國際陶瓷雙年展」我回顧對陶瓷的熱愛、也聯想起人際關係的易碎敏感。從陶到人,如何看待失去這件事?
Thumbnail
作者簡介 《我與我追逐的垃圾車》一書由謝子凡所著。謝子凡是台灣新生代作家之一,約莫在 2015 年開始於文壇展露頭角,曾得過國內外若干廣告獎,並有數篇散文於國內榮獲佳績。如「住院」獲得時報文學獎散文評審獎、「我與我追逐的垃圾車」獲得時報文學獎散文首獎以及「犬之女俠」獲得後生文學獎佳作等等。 書籍簡
Thumbnail
作者簡介 《我與我追逐的垃圾車》一書由謝子凡所著。謝子凡是台灣新生代作家之一,約莫在 2015 年開始於文壇展露頭角,曾得過國內外若干廣告獎,並有數篇散文於國內榮獲佳績。如「住院」獲得時報文學獎散文評審獎、「我與我追逐的垃圾車」獲得時報文學獎散文首獎以及「犬之女俠」獲得後生文學獎佳作等等。 書籍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