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透紙背的一滴墨水

沈菲比-avatar-img
發佈於菲比在工作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攝影記者是坐在戲院第一排看戲的人

擔任攝影記者二十餘年的鄧博仁,因其職務通常站在第一現場,取得第一手資料,鍛鍊其知覺敏銳,而在他將這項特質轉至個人創作時,便可以看見他從客觀立場起身,走向自我生命陳述的私我主場,從而創作出與個人調性相當,自帶文學性與音樂性的畫面。

一滴墨水
像小數點
掉落到稿上
卻也力透紙背
伸展 擴展
它的軌跡竟獨幟一面
如貧困者的屹立
形成一個美妙的圓

曹開〈一滴墨水〉

風景,存在

近年鄧博仁習慣將看過的書,走過的風景,以筆記形式記錄下來。

是雜記、速寫,也是影像小說,運用隨手可得的媒材描繪出對日常生活及當代社會的細微觀察。將一次次與眼前對談的結果在心內定格,速寫那份轉瞬即逝的情境。

眼前所見雖然一閃而逝,看似不可逆的其實可能可逆。

當我們被影像拉入不同時空,站在風景面前,感受那曾經擁有的、即將到來與逝去的。在閱讀並反芻曹開詩句後,鄧博仁透過撰文、拼貼、攝影、手繪等多重技法完成畫面。

照片勾勒著,一幅幅曾經存在的風景,也喚醒著過去種種的記憶

鄧博仁開了門

我們的世界不斷在開門」中的隨行叩門人,在確認參展後都被(菲比)要求(一定要)閱讀觀看兩位引路人(曹開、歐陽劍華)的創作(為此菲比繕打了五十餘首曹開詩作直接用雲端分享給藝術家,然後大家讀完文件後都去買書了)。

在鄧博仁(買下並)閱畢《給小數點台灣》後不久便完成了第一幅作品〈開門〉,然後他立刻就拍下作品傳給菲比。但是,(老實說)當我第一眼看到這件作品時,根本性地顛覆了我以為我會看到的意象(白話來說就是嚇到我了。但當下我又得強裝鎮定,若無其事地詢問這樣的畫面究竟是如何創作出來的呢?有什麼樣的想法呢?)。

鄧博仁〈開門〉攝影、拼貼、複合媒材 44 x 35.5 cm

鄧博仁〈開門〉攝影、拼貼、複合媒材 44 x 35.5 cm

為何菲比第一時間會如此震驚(鄧博仁可能直到此刻讀到這篇文字,方才真正知曉策展人本人當時內心正上演多麼激烈的戲碼)?那是因為一般當我們談到白色恐怖或相關影像、創作時,我們大多不會期望看見多麼愉快的氛圍。

獻給分化背離的靈肉

但是!(必須使用驚嘆號)〈開門〉這件作品真的太歡快了。但是,接著我就從鄧博仁真誠的分享中得到了「我生命安放的琴弦」(出自曹開〈外科醫師〉)。他說:「當然曹開身心必定遭受極大的磨難,我們也可以在他的詩作中看見他所描述的當時景況,但是支撐他讓他得以站立的,必定是我們看不見的,那看不見的可能才是最最重要的,一個屬於理想的樂土,而我想試著抓住理想的尾巴,帶到大家的面前」。

我幾番地被拷打
當是被投下十八層地獄下
咬緊牙關,不久暈過去,不省人事,不知痛苦
不再喊爹叫娘

當被潑冷水澆醒
全身抽搐,很快地陷入間歇性顫抖的漩渦
經過一段掙扎,又迷迷昏昏 進入渺茫的境界

在朦朧中,不由我,又呻吟了一會
暗自思量;我已屎瀉尿留,屁股開花
早破膽,胡言亂語,無據野招供連篇
──因為我從未有過受酷刑的經驗

如今受各種拷刑一再被重打
神經失去痛覺反而麻木不仁
結果恐怖無翼而飛散
何奇僥倖,就這樣慶幸自己不再亂供
把生死置之度外,不被暴力所攝服

曹開〈刑供拷打──一個受刑犯的自述〉
鄧博仁〈記住我〉攝影、拼貼、複合媒材 20 x 30 cm

鄧博仁〈記住我〉攝影、拼貼、複合媒材 20 x 30 cm

你為什麼活著?

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尼采

「活著」,看似是現在能讀到這篇文章的你我覺得理所當然的事,因為我就是活著啊。 但是,我們為什麼活著?我們為了什麼而活著? 這些我們真的達得出來嗎?

文末,附上2019年張則周老師送給我們的這個問題「你為什麼活著」,不用急著回答,甚至不用把答案說出口,只要常常把這個問題放在心內好好咀嚼,有一天你一定可以給自己一個自己能接受,並專屬於你的答案(不比較也不期待,因為人人不一樣)。

2019年,張則周老師參與「寫字綠島的家書」版畫工作坊

2019年,張則周老師參與「寫字綠島的家書」版畫工作坊

2019年,張則周老師參與「寫字綠島的家書」版畫工作坊

2019年,張則周老師參與「寫字綠島的家書」版畫工作坊

2019年,張則周老師參與「寫字綠島的家書」版畫工作坊

2019年,張則周老師參與「寫字綠島的家書」版畫工作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沈菲比的沙龍
27會員
120內容數
藝文工作者,喜劇性格,老派思想,用力過著堅持與理想並進的人生 現以做展覽的、畫圖的、做菜的與教書的等身份切換中 Art Facilitator Phebea Chun-Yi Shen
沈菲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3
將平安寓意渡為靈魂最外層的溫暖包覆 物物者以「平平安安」為名,將「護身文化」作為最大公約數,邀您一同尋找每位創作者、每件作品,與每段生命際遇之間,如何被述說、被轉譯總和的最小公倍數。您將發現我們將被收納其中,得其庇護, 所有心智與自我,亦寓居、運作其中,而這就是物物者送給拚博人間的平平安安。
Thumbnail
2025/04/03
將平安寓意渡為靈魂最外層的溫暖包覆 物物者以「平平安安」為名,將「護身文化」作為最大公約數,邀您一同尋找每位創作者、每件作品,與每段生命際遇之間,如何被述說、被轉譯總和的最小公倍數。您將發現我們將被收納其中,得其庇護, 所有心智與自我,亦寓居、運作其中,而這就是物物者送給拚博人間的平平安安。
Thumbnail
2024/11/07
那是鳥兒吧,果然。背上隱微可見的那個是羽翼 而那顫抖,看起來很像是鳥類剛結束完長途飛行時 為了確認地點沒錯,而在上空盤旋了一陣子後終於某一定點盤旋而下 「2024臺南人權月」在確定將有四個展區時,策展團隊就在思考若今天要宣傳這樣一個計劃,該如何推展文宣走向。於是就先由菲比發給我們都很喜歡的
Thumbnail
2024/11/07
那是鳥兒吧,果然。背上隱微可見的那個是羽翼 而那顫抖,看起來很像是鳥類剛結束完長途飛行時 為了確認地點沒錯,而在上空盤旋了一陣子後終於某一定點盤旋而下 「2024臺南人權月」在確定將有四個展區時,策展團隊就在思考若今天要宣傳這樣一個計劃,該如何推展文宣走向。於是就先由菲比發給我們都很喜歡的
Thumbnail
2024/11/06
她的棲身之所 ─  Hul Kanha x 沈菲比 女性生命與價值的再編寫 Her Place - Hul Kanha and Shen Phebea 's Perspective on Women's Lives and Values 321巷藝術聚落 #2024臺南藝術節主題展
Thumbnail
2024/11/06
她的棲身之所 ─  Hul Kanha x 沈菲比 女性生命與價值的再編寫 Her Place - Hul Kanha and Shen Phebea 's Perspective on Women's Lives and Values 321巷藝術聚落 #2024臺南藝術節主題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想拍攝模特卸下社會角色的一面。 被攝者說,他以為自己沒有包袱,但只要面對鏡頭依然不自在,即便對我和環境無太多戒備。 我們異口同聲說出濱口龍介<在鏡頭前表演>中提到的「無窮盡的未來凝視」 拍攝結束。 閒談間,他說被拍時,自己被鏡頭單方面的觀看,直到我說:「把鏡頭當成岩洞中那隻沉穩的青蛙。
Thumbnail
我想拍攝模特卸下社會角色的一面。 被攝者說,他以為自己沒有包袱,但只要面對鏡頭依然不自在,即便對我和環境無太多戒備。 我們異口同聲說出濱口龍介<在鏡頭前表演>中提到的「無窮盡的未來凝視」 拍攝結束。 閒談間,他說被拍時,自己被鏡頭單方面的觀看,直到我說:「把鏡頭當成岩洞中那隻沉穩的青蛙。
Thumbnail
自從參加完李崇建工作坊,偶爾心血來潮會想嘗試看看直覺書寫,在白紙上順著感覺與畫面不斷往下寫,不知不覺就寫滿了一面。突然發現我的主題都是關於眼淚的短文故事,在此記錄了其中一篇。 在黑暗中有一個黑色小點,小小的,開始透著微光,外層淡淡的一圈,再往外擴散一圈光暈,點點慢慢變成水藍色的眼淚。
Thumbnail
自從參加完李崇建工作坊,偶爾心血來潮會想嘗試看看直覺書寫,在白紙上順著感覺與畫面不斷往下寫,不知不覺就寫滿了一面。突然發現我的主題都是關於眼淚的短文故事,在此記錄了其中一篇。 在黑暗中有一個黑色小點,小小的,開始透著微光,外層淡淡的一圈,再往外擴散一圈光暈,點點慢慢變成水藍色的眼淚。
Thumbnail
攝影記者是坐在戲院第一排看戲的人 擔任攝影記者二十餘年的鄧博仁,因其職務通常站在第一現場,取得第一手資料,鍛鍊其知覺敏銳,而在他將這項特質轉至個人創作時,便可以看見他從客觀立場起身,走向自我生命陳述的私我主場,從而創作出與個人調性相當,自帶文學性與音樂性的畫面。 一滴墨水 像小數點 掉落到稿上
Thumbnail
攝影記者是坐在戲院第一排看戲的人 擔任攝影記者二十餘年的鄧博仁,因其職務通常站在第一現場,取得第一手資料,鍛鍊其知覺敏銳,而在他將這項特質轉至個人創作時,便可以看見他從客觀立場起身,走向自我生命陳述的私我主場,從而創作出與個人調性相當,自帶文學性與音樂性的畫面。 一滴墨水 像小數點 掉落到稿上
Thumbnail
攝影,最基本與最主要的用途便是紀錄。 從底片膠卷到現在的感光元件記憶卡,影像讓時光得以被保留。每一張相片都是是一個瞬間,一趟旅程,甚至是一個時代的拼圖,讓無法從時光洪流中停下的我們得以回望那些或精彩、或銘心、或虛度的時刻。 在人人手機都有數顆鏡頭的世代,記錄這件事情變得簡單,卻逐漸失去深刻...
Thumbnail
攝影,最基本與最主要的用途便是紀錄。 從底片膠卷到現在的感光元件記憶卡,影像讓時光得以被保留。每一張相片都是是一個瞬間,一趟旅程,甚至是一個時代的拼圖,讓無法從時光洪流中停下的我們得以回望那些或精彩、或銘心、或虛度的時刻。 在人人手機都有數顆鏡頭的世代,記錄這件事情變得簡單,卻逐漸失去深刻...
Thumbnail
雨城需要人們清醒的心 我們的心跳彈出一句名言 陰陽旋轉著生命的抉擇 別怕,颱風侵襲前的寧靜 雙眼直視著濕漉漉的道路 一雙鞋濕透了夢想與纏綿 溫馨的家屋,桌上放置蘋果 青澀的甜品,咬下夢的花絮 演說者將故事神奇化 我們坐在觀眾席欣賞藍圖 電影閃過歲月的貴賓 完美的鏡頭是詩意的特寫
Thumbnail
雨城需要人們清醒的心 我們的心跳彈出一句名言 陰陽旋轉著生命的抉擇 別怕,颱風侵襲前的寧靜 雙眼直視著濕漉漉的道路 一雙鞋濕透了夢想與纏綿 溫馨的家屋,桌上放置蘋果 青澀的甜品,咬下夢的花絮 演說者將故事神奇化 我們坐在觀眾席欣賞藍圖 電影閃過歲月的貴賓 完美的鏡頭是詩意的特寫
Thumbnail
他察覺到他再也無法拍出突破性的作品,早年追逐理想典型的人像也逐漸遙遠,他越發相信,「攝影是一個人整體生命狀態的反應」,轉換攝影捕抓的主客關係,「攝影到最後並不是你用相機獵捕到了什麼,而是你忽然被什麼攫住了」
Thumbnail
他察覺到他再也無法拍出突破性的作品,早年追逐理想典型的人像也逐漸遙遠,他越發相信,「攝影是一個人整體生命狀態的反應」,轉換攝影捕抓的主客關係,「攝影到最後並不是你用相機獵捕到了什麼,而是你忽然被什麼攫住了」
Thumbnail
周一周二讀了「約翰.伯格 John Berger 」 ,提到「攝影與繪畫」的差異,如果你依然興致高昂,那麼你一定會喜歡這本: 朱和之 《#南光》。 雖然我對攝影很沒有底,是屬於光圈快門焦距都搞不清楚的粗陋之輩,但小說裏頭大量的專業術語並未讓人卻步,反而像是吟哦的咒語,在暗房的耳朵裡,一次次刷洗出,
Thumbnail
周一周二讀了「約翰.伯格 John Berger 」 ,提到「攝影與繪畫」的差異,如果你依然興致高昂,那麼你一定會喜歡這本: 朱和之 《#南光》。 雖然我對攝影很沒有底,是屬於光圈快門焦距都搞不清楚的粗陋之輩,但小說裏頭大量的專業術語並未讓人卻步,反而像是吟哦的咒語,在暗房的耳朵裡,一次次刷洗出,
Thumbnail
《知影》孫梓評,九歌,2015  假裝自己是一個遠方的旅人,為了這美好的博物館而來,假裝我是一個被釀好的句子,寫進明信片之中……天色已墨,信步踅到老街,沿途都是慵懶走逛的人群。孩子們坐在石椅上,警告路人地上有不明髒穢物。風也微微,擦過了我的臉,成為裝飾音,並且彈奏著小鎮,最後,唱成了一守無名歌。
Thumbnail
《知影》孫梓評,九歌,2015  假裝自己是一個遠方的旅人,為了這美好的博物館而來,假裝我是一個被釀好的句子,寫進明信片之中……天色已墨,信步踅到老街,沿途都是慵懶走逛的人群。孩子們坐在石椅上,警告路人地上有不明髒穢物。風也微微,擦過了我的臉,成為裝飾音,並且彈奏著小鎮,最後,唱成了一守無名歌。
Thumbnail
影像對我而言,就像一章詩篇;照片裡頭所看見的每一個細節、形狀、顏色、氛圍,都是要對大家說的文字,只是用視覺的方式在各位的心裏呈現,給著不同的思維。這是一種很特別的文學形式,沒有絕對的字詞,而是隨著個人對於所看見的影像而產出屬於自己的文字。
Thumbnail
影像對我而言,就像一章詩篇;照片裡頭所看見的每一個細節、形狀、顏色、氛圍,都是要對大家說的文字,只是用視覺的方式在各位的心裏呈現,給著不同的思維。這是一種很特別的文學形式,沒有絕對的字詞,而是隨著個人對於所看見的影像而產出屬於自己的文字。
Thumbnail
當光影是文字,書寫影像中的故事 一個字給予的是意義, 一句話給予的是想像 一段敘事是描述某個時間, 一把被遺棄的雨傘,帶出了另一段故事。
Thumbnail
當光影是文字,書寫影像中的故事 一個字給予的是意義, 一句話給予的是想像 一段敘事是描述某個時間, 一把被遺棄的雨傘,帶出了另一段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