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體驗設計

含有「使用者體驗設計」共 2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近期詐騙事件頻傳,當我們談論詐騙時,往往帶著警戒與憤怒的情緒。但從行銷與行為設計的角度來看,這些層出不窮的詐騙手法,或許能反過來提供一些反思與學習的機會。畢竟,詐騙集團能夠在各個年齡層與不同通路中持續得手,某種程度上也代表他們對於目標對象的理解、使用者路徑的設計、訊息傳遞的鋪排,遠比許多企業更到位。
Thumbnail
當初曾擔憂,在最該衝刺的黃金年華,進入步調較慢的政府體系,會不會錯失快速成長的機會?事實證明...
AI 一波波地湧現,會畫稿、會寫文案、會生成介面,甚至能幫你分析使用者旅程,這些工具幾分鐘就能產出 wireframe、文案與 user flow,效率之高,幾乎顛覆了我們對「設計流程」的認知。這些工具沒有錯,它們提升效率、解放時間,甚至...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北美#UIUX#設計
回想在我擔任UX 設計師的初期,我發現最讓人挫折的,往往不是使用者研究本身,而是與不同 stakeholder 的溝通過程。有時候我準備了一整套邏輯清晰的研究洞察、設計建議,卻發現對方「聽不懂」或「不買單」。初期的我內心會爆氣,會懷疑:「怎麼連這都不懂?我們到底是不是活在同一個平行宇宙裡?」 這樣
Thumbnail
吱吱喳喳-avatar-img
2025/06/14
認同,往往最難的不是理解用戶,而是同理利害關係人,理解立場,找出共同前進的道路。
YK-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18
吱吱喳喳 沒錯!溝通真的是件令人心累的事,但完成後又會很有成就感!
有人跟我說:「不要侷限自己,山不轉路轉。」那時的我,開始認真思考:堅持跟固執的界線在哪?什麼時候該放手,什麼時候該咬牙?求職困境與轉折分享,給予正在迷惘的你方向。文章內容涵蓋北美求職經驗,持續產出作品、積極Networking技巧,以及如何面對自我懷疑等面向,無論身處臺灣或海外,都能獲得啟發。
Thumbnail
講師當然是UX 三刀流的大家長──温明輝老師🎉👏🏻(灑花鼓掌
Thumbnail
最近我先後去玩了飛行傘和拔完我最後一顆智齒,這兩個看似毫無關聯的體驗,卻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令人印象深刻。這讓我聯想到能夠解釋使用者體驗後是如何感受、回憶與評價的「峰終效應」,下面一起來了解這個效應以及應用吧。
Thumbnail
有沒有發現,當手機通知燈是紅色時,你總忍不住點進去?這其實就是峰值體驗的運用,本篇文章將解析品牌增長戰略顧問汪志謙在《峰值體驗2》中提到的重要觀念,高熵訊息和高信息增益。讓消費者覺得值了的時刻,就是你該交付的事。消費者要的是交付,而不是服務。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