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加拿大聯邦政府做 UX,真的又慢又閒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原以為 UX 設計的核心是理解使用者、優化體驗,流程是設計工具、研究方法與視覺成果的組合。但實際進到政府工作後,我才發現UX 設計從來不只是「使用者導向」,stakeholder management 才是日常,跨部門的協調與對話才是設計工作的主戰場。儘管早與有預料,但實際體驗與面對時還是有很不一樣的感受

步調不快,挑戰不少

當初也曾擔憂,在最該衝刺的黃金年華,進入步調較慢的政府體系,會不會錯失快速成長的機會?事實證明,節奏的確比較慢,但挑戰和混亂一點都不小。我負責的長期專案,處於一個十分微妙的狀態,既有政府部門的層層架構與規範,卻沒有大公司應有的系統化與專業分工,既像新創團隊一樣充滿混沌與掙扎,卻又缺乏小公司該有的透明與靈活。這樣的環境看似綁手綁腳,但也讓我快速成長

我在加拿大政府部門做 UX 的幾個體悟:

✅ UX 不只是使用者導向,更是 stakeholder 導向

你設計的不只是用戶會碰到的介面,而是各部門能夠「共同接受」的產品與流程

✅ 設計是政治的橋樑

懂政策節奏、懂語言與流程,才有機會促成改變

我不是那種在會議中可以口若懸河、侃侃而談的人,身為非母語者,有時候更有力不從心的感覺。但我的策略是找到盟友,一個一個爭取共識,當你找到了理解你立場的人,這份共識便能在更多會議裡被發聲、被支持

✅ 「沒有結果」不代表沒有價值

曾經我提議重構一段流程,當下沒能立即採納,但幾個月後,我們的下一個專案反而以這個提案為基礎推進,效果比我們預期還好。在這裡,有時候「被納入討論」本身,就是一種推動

✅ 政府產品不賣錢、沒對手,用戶沒有選擇

你不能拿點擊率或轉換率來證明 UX 的價值,也很難說服其他人採用 user-centered 的觀點。雖然很常時候會無力感但有時在政府設計反而回到了更本質的問題,設計是否完整、是否負責任、是否公平、Accessibility 是否被考量?是否看見少數族群的使用情境?因為加拿大是個種族很多元的國家,使用情境背後往往連結著歷史、文化與語言上的脈絡與差異,我們是否有意識的納入他們的聲音,我想這是在政府比較容易經歷到的部分

✅ 推動比執行更難

但在政府環境裡,只要你的提案讓別人多一點工作,即使方法更好,也未必會被採納。在這樣的組織文化中,推動設計比設計本身更重要

✅ UX 的角色,可能不再只是「產出者」,而是「促成者」

從「我做了什麼」變成「我幫助什麼改變發生」

不只是你產出了什麼研究與設計,更多時候,你是推動者、統整者、說服者,所以你讓某件事情被允許發生,你協助什麼被討論、什麼得以落地,才是你真正帶來的改變

在限制裡找策略與解決方式

這樣的環境會讓人挫折嗎?當然。我至今仍常懷疑,是不是自己不夠好,陷入內耗與遲滯。但一路走來,我也慢慢學會看見設計另一面的價值,它不是洋洋灑灑的提案或華麗的視覺,而是持續打開對話、連結人與人之間的能力

政府部門適不適合每位設計師?或許不是,但不管在什麼工作環境,身位設計師需要具備的一項必備能力便是,你願意花時間傾聽、願意與不確定共處,也願意在框架中找空間、在限制裡找策略,而在政府工作可以快速點滿在限制中找解決方法的能力,不知不覺你會發現,這段經驗比你想像的還要紮實

它不一定是一條直線,但它絕對是一條有養分的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設計師的焦慮俱樂部
0會員
4內容數
我是 YK,一位在加拿大的 UX 設計創作者 我用文字記錄那些說不出口的焦慮與掙扎,只為提供一點理解與陪伴 這裡有 UX 現場的心酸、跨國職涯的迷惘、海外文化的撞擊,以及個人成長的轉折。 我不追求快速解答,只希望你能在某段文字裡,感受到一點共鳴
2025/06/18
AI 一波波地湧現,會畫稿、會寫文案、會生成介面,甚至能幫你分析使用者旅程,這些工具幾分鐘就能產出 wireframe、文案與 user flow,效率之高,幾乎顛覆了我們對「設計流程」的認知。這些工具沒有錯,它們提升效率、解放時間,甚至...
Thumbnail
2025/06/18
AI 一波波地湧現,會畫稿、會寫文案、會生成介面,甚至能幫你分析使用者旅程,這些工具幾分鐘就能產出 wireframe、文案與 user flow,效率之高,幾乎顛覆了我們對「設計流程」的認知。這些工具沒有錯,它們提升效率、解放時間,甚至...
Thumbnail
2025/06/08
回想在我擔任UX 設計師的初期,我發現最讓人挫折的,往往不是使用者研究本身,而是與不同 stakeholder 的溝通過程。有時候我準備了一整套邏輯清晰的研究洞察、設計建議,卻發現對方「聽不懂」或「不買單」。初期的我內心會爆氣,會懷疑:「怎麼連這都不懂?我們到底是不是活在同一個平行宇宙裡?」 這樣
Thumbnail
2025/06/08
回想在我擔任UX 設計師的初期,我發現最讓人挫折的,往往不是使用者研究本身,而是與不同 stakeholder 的溝通過程。有時候我準備了一整套邏輯清晰的研究洞察、設計建議,卻發現對方「聽不懂」或「不買單」。初期的我內心會爆氣,會懷疑:「怎麼連這都不懂?我們到底是不是活在同一個平行宇宙裡?」 這樣
Thumbnail
2025/06/05
有人跟我說:「不要侷限自己,山不轉路轉。」那時的我,開始認真思考:堅持跟固執的界線在哪?什麼時候該放手,什麼時候該咬牙?求職困境與轉折分享,給予正在迷惘的你方向。文章內容涵蓋北美求職經驗,持續產出作品、積極Networking技巧,以及如何面對自我懷疑等面向,無論身處臺灣或海外,都能獲得啟發。
Thumbnail
2025/06/05
有人跟我說:「不要侷限自己,山不轉路轉。」那時的我,開始認真思考:堅持跟固執的界線在哪?什麼時候該放手,什麼時候該咬牙?求職困境與轉折分享,給予正在迷惘的你方向。文章內容涵蓋北美求職經驗,持續產出作品、積極Networking技巧,以及如何面對自我懷疑等面向,無論身處臺灣或海外,都能獲得啟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本文探討2024年UI/UX設計趨勢,包括深色模式和色彩適應性、微互動和動畫、3D元素與虛擬現實整合,以及以用戶為中心的數據驅動設計、無障礙設計和情感設計的新方法。
Thumbnail
本文探討2024年UI/UX設計趨勢,包括深色模式和色彩適應性、微互動和動畫、3D元素與虛擬現實整合,以及以用戶為中心的數據驅動設計、無障礙設計和情感設計的新方法。
Thumbnail
有些剛好就好,其實不必要做到完美,能擺爛的事情,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更是盡情能不做就做,能拖到最後也沒關係。不是所有事情都應該積極面對,其實消極,也是一種作法↓↓↓↓↓
Thumbnail
有些剛好就好,其實不必要做到完美,能擺爛的事情,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更是盡情能不做就做,能拖到最後也沒關係。不是所有事情都應該積極面對,其實消極,也是一種作法↓↓↓↓↓
Thumbnail
大家好,好久沒更新,最近教學論命繁忙,這邊有所耽擱,真的抱歉。 最近也有跟設計師在討論要架官網,時間真的是不夠用了,因此方格子這邊我會先暫停一下,架好官網之後會將文章轉移到官網,至於會不會有收費文章,這邊我還再思考當中。 如果想看我最新的貼文,可以轉到我的社群上面去。目前是每周二晚上八點發放貼文
Thumbnail
大家好,好久沒更新,最近教學論命繁忙,這邊有所耽擱,真的抱歉。 最近也有跟設計師在討論要架官網,時間真的是不夠用了,因此方格子這邊我會先暫停一下,架好官網之後會將文章轉移到官網,至於會不會有收費文章,這邊我還再思考當中。 如果想看我最新的貼文,可以轉到我的社群上面去。目前是每周二晚上八點發放貼文
Thumbnail
真的太對應了吧
Thumbnail
真的太對應了吧
Thumbnail
從資策會結訓後至今快4年的時間了,可以來初步談談轉職的這段心路歷程了 其實在學習的時候都不是最艱苦的,最艱苦的是該怎麼用短短的履歷以及作品即告訴人家你很行,然後你得到這份工作後,你該怎麼樣去做其實不符合你能力的工作 很多時候我們都只能做中學,在資策會學的東西非常粗淺,就算你得到這份工作了,離你被
Thumbnail
從資策會結訓後至今快4年的時間了,可以來初步談談轉職的這段心路歷程了 其實在學習的時候都不是最艱苦的,最艱苦的是該怎麼用短短的履歷以及作品即告訴人家你很行,然後你得到這份工作後,你該怎麼樣去做其實不符合你能力的工作 很多時候我們都只能做中學,在資策會學的東西非常粗淺,就算你得到這份工作了,離你被
Thumbnail
方向不對,努力白費。我們需要有目標的時間規劃。
Thumbnail
方向不對,努力白費。我們需要有目標的時間規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