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組

含有「理組」共 1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探討臺灣高中選組的困境與迷思,以過來人及補教老師的經驗,分析文理組的選擇並非決定未來收入的唯一因素,鼓勵學生依據自身興趣及能力,慎選科系,並強調即使選錯也有轉換跑道的可能性。
Thumbnail
我兒子這點不用我操心 妥妥理組~~~是說 我一職覺得把孩子放補習班 是不想讓他學壞耶~~~這......我好像跟其他媽媽不太一樣啊!
✍️ 作者:50歲退休練習生|專注於股息投資與現金流規劃 🎓 高中分組:人生第一次有「命運感」的選擇 高三分組,是許多人第一次面對命運的十字路口。 文組?理組?選錯了會不會一輩子後悔? 那時的我們懷著不安,聽著大人們說:「理組比較有前途。」或「文組以後會很辛苦喔!」 現在回頭
#不懂就問 vocus :匿名提問箱第二彈!這次是關於選科系組的煩惱⋯⋯ 「我看補習班的榜單上都是醫科和電機,雖然知道這是熱門科系而且很難考,但對於將來要選擇社會組的我是很大的壓力,因為他們跟我說,理組才賺得到錢,真的是這樣嗎?」 歡迎你來回答解惑!
Thumbnail
匿名投票
理組比較賺錢嗎?
4 個選項 · 前往投票
興趣第一! 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是,你會喜歡什麼東西,通常跟你的人格特質有關。 如果一個人喜歡整日盯盤,看著數字蹭蹭往上合不攏嘴,你其實很難想像這樣的人能欣賞藝術抽象飄渺的價值;如果一個人喜歡花鳥草木,琴藝書畫,你也很難想像這樣的人能忍受科技業的高壓環境——當然一定會有特例,我也認識一邊coding一邊寫小說的人,但最好還是不要賭這種可能。 我的興趣和志向很明確,就是寫小說,不要說文理之分,就算在文組也沒有能符合我需求的科系。但我還是姑且選了文組,進了中文系,再跳槽到歷史系,最後選擇成為一名老師。 這條路聽起來或許很無聊,但我知道自己性格單純,受不了職場的競爭和勾心鬥角,比起有錢的工作,更喜歡有意義的工作,而選擇文組,確實讓我更靠近適合我的職業類別,以後就算不當老師,拿著教師證,泛教育業和NGO都是選擇。這些職業不完美,但起碼不會讓我這個憤世嫉俗的人暴走、想要毀滅世界。更重要的是,我仍然能保有時間做我喜愛的創作。 先了解你自己的性格,再選擇未來的方向。不要欺騙自己的心,否則即使到了前途光明的職場,你的心和身體遲早有一天會一起背叛你。
其實想想就算是 15 級分也從來不要求整份考卷都要寫對就是了。
Thumbnail
5/5晟景平安符高中自然考科
手做的意義在於,我不太想強灌就只是我看到的事情,你的想法也是同樣受歡迎的。
Thumbnail
沒有一個選擇能夠達成「我都要」,只是可能剛好某個選擇,能讓你想要的東西幾乎都能聚集到上面去。
Thumbnail
5/5大學不迷茫
成大歷史系申請入學人數0人的事件再次引發了「文組無用論」戰火,但比起人文與自然科學,筆者更想藉此反思科系與知識之間的關係,以及大學教育對學科專業與學科跨域的思考。
Thumbnail
科系的開設,是要核准的,所以更多時候是政府評估產業需求人力,再準開設系所,或是擴大招生。不過也有護理系擴招的爭議,政府更多時候治標不治本…
誰的歷史痕跡被竄改越多就越容易被控制,這些話你應該讓它左進右出。
Thumbnail
本學期我經歷了兩場重要發表。首先是在生物科技學院的國際會議廳,我在三分鐘內緊張地分享了我的研究。儘管評審提出建議,但這次經歷讓我深受磨練。 接著是中央研究院的人文講座,作為優良學生代表發言。我的即興發揮獲得了意外的稱讚。這兩次截然不同的經歷,讓我學會了如何在不同場合靈活應對,也更接近我理想的模樣。
Thumbnail
文人相輕,自古皆然。文理之爭,大抵若是。 只是,如果真的要學習,作為一個「全人」,是不能被文理這麼二元化的標籤給限制住的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