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與小康

含有「大同與小康」共 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本文探討儒家「禮」的本質,並非單純的行為規範,而是內在情感的真實表達,並探討其在現代社會的價值與意義。文章透過《禮記》、《論語》以及歷史案例,闡述「禮」如何從制度演變,以及如何避免其淪為空殼,並強調理解其初衷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探討《禮記·禮運》中的大同與小康,並非單純比較兩種社會形態,而是闡述「禮」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理想與現實間取得平衡。從氏族社會到文明社會的演變,說明階級制度的形成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而非偶然。最後,思考如何在現實社會中,透過制度設計與人性理解,讓社會朝向更理想的方向發展。
Thumbnail
第一次看到從這個角度來解讀〈大同與小康〉,謝謝分享!之前聽老師講課時,都只強調「孔子偏好大同世界」就過去了,對於全文寫作目的還是一頭霧水……XD
岱華-avatar-img
1
本文分享了三種方法來輕鬆撰寫排比句,包括舉例法、3W法及換字法,並舉出豐富的範例說明每種方法的使用技巧。排比句能有效展現文章氣勢,本文還提供了注意事項及教學練習的次序,幫助讀者掌握排比句的寫作技巧,提升作文能力。
Thumbnail
 卡謬《異鄉人》分一二兩部,劇情相當簡單、扼要,閱讀時卻讓我常常駐足在某些字句,思考、忖度後,略有所得。我個人主要是被第一部的語調與內容吸引,礙於篇幅,僅以此為綱,莫梭與母親、女友的關係為緯,說說個人的體悟。   「存在主義」常給人冷漠、疏離感,但我卻覺得主角是我看過最勇敢的人。 莫梭生命中的兩個女
Thumbnail
古文十五之一的〈大同與小康〉出自《禮記》的〈禮運〉篇,標題是後人所訂定的,在這篇文章裡,講出了儒家的理想境界。然而,那個「儒家的理想社會」到底對我們現代社會而言,能帶來什麼樣的啟發呢?會不會已經過時了呢? 大同是什麼?小康是什麼? 首先,我們先來進行名詞的釋義,所謂「大同與小康」,意義不同於我們現代
Thumbnail
準備教師甄試的時候,讀《古文三十》、翰林版國文參考書,反覆閱讀〈大同與小康〉與〈原君〉兩篇,我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東西」,那就是:兩篇作者都有崇古、尚古情節!
Thumbnail
超渡古文的第三篇,終於要來超渡孔子囉。我們要看的就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大同與小康〉。這篇乍看之下沒啥特別的,就是孔門一貫的「古代好棒棒,現代……啊不就好棒棒」的基調,但中間還是有些值得一談的部分,像是儒家為什麼需要一個架空的上古中國?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