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經濟

含有「政治經濟」共 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付費限定
在東亞文化中,我們的公司通常重視的是管理。 這是因為我們的經濟奇跡,都是從工業時代演化過來。在冷戰時期的代工時代裡,透過大量接外國目標明確的訂單,我們需要的是一群能夠忍受沉悶工作,以低廉的薪水在工業生產線上重覆做一件事的人,所以怎樣管理這些人使他們有生產力,變得大行其道。 管理重視的是「系統與結
付費限定
之前談過貧富差距以及資產差異的問題時,有讀者問,是否可以以遺產稅的方式去徵富人的稅,減少世代的階級複製呢?我很簡短說這其實不太有用。不過與其只答遺產稅有沒有用,我想我不如寫一整篇文章,講述為何知識份子相信向富人徵稅解決問題這一個想法實行上有多困難。 這次談的是實作的方式,首先我們要知道一個邏輯:那
不論是中文還是英文圈,每當談及社會主義的時候,都會有朋友提出說社會主義也是可以成功的,而例子就是北歐。事實上,只要你有上西方的討論區看,也是一堆人主要是美國的社會主義者,他們推崇的支持社會主義反對資主義就是想要美國變成像北歐國家。 但是正如 George Russel Lakey 說過,北歐的制度
Thumbnail
付費限定
我小時候對於財富的觀點是很原始的,就是物質,富裕就是有很多食物,很多物質的東西,例如黃金,白銀,工具,衣服。就像你以前總聽過一些人拿著一張光盤說,那個光盤的生產成本才幾元,憑甚麼正版的要賣幾百元啊?人如果不是對經濟有了理解,很動物性的去理解財富,就往往有這樣的誤解。 所以我看書的時候,就很早有一個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在古希臘時代的阿里士多德說,大部份工作其實都是長時間的體力勞動,沉悶沒有趣味的,而從事這樣工作的人,而長時間從事這些不用思考,沒有趣味,只是重複工作的人。他們總是情緒化欠缺理性,也欠缺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人云亦云,因此他們是不應成為可以參與政治決策與保護城邦的公民的。 他們的腦子與品格沒能力維持城邦,
在今時今日這個時代,幾乎人人都自詡理性。 大至國家政客說自己在做符合國家利益的選擇,企業說他們在最大化股東價值;小至群眾在看到某某網紅藝人的八卦出軌的群情憤慨,七情上臉的訴說他們只是根據事實判斷。 但當所有人都打著「理性」旗號前行時,你有沒有好奇過——為什麼世界卻越來越像一場失控的賽局? 我們
Thumbnail
"低薪世代"是近20年來踏入職場年輕人的普遍心聲。明明看著報紙上寫著經濟多好,GDP成長多少,但為什麼落到我頭上的薪水就是那麼少?關於低薪世代的苦,人類學徒在很久很久去香港工作前,曾經在台灣最知名的那間外商銀行當過理財專員兩年,當時算是金融界菜鳥的我起薪是3.4萬元。隔了很多年之後...
Thumbnail
蔡世斌-avatar-img
2022/12/18
一下絕對收入一下又相對收入佔比
今天我們所碰到的大多國家或國際上的重大議題,其實都是冷戰時期的地緣政治所累積形成造成的結果。
Thumbnail
有趣的是本來三級警戒延長到6/28,但之後又繼續延長,那6/29這個時間點丟出微解封不就很明顯是規劃好的市政方針(在可能解封的6/28隔天),後續再利用指揮中心勢必作出鬆綁政策的決定,來支持自己先前「似是而非」的偽解封政策,這真的是超前部屬的最佳示範:超前防疫、再開放經濟的微解封部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