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海人生路
含有「海海人生路」共 1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海海人生路
2025/10/09
透納《藍色瑞吉山日出》倒數3天
英國浪漫主義畫家威廉.透納以光影著稱,《藍色瑞吉山日出》展現破曉之美,啟發印象派。作品現於中正紀念堂展出,10/12後將封存十年,喜愛自然與藝術者不容錯過。
5/5
威廉.透納特展:崇高的迴響
#
威廉透納
#
展覽
#
繪畫
22
2
宇牛
4 天前
喜歡
看不懂⋯⋯
喜歡
海海人生路
2025/09/08
一次收到三張「研習證明」📜
...顯示更多
#
研習
#
職涯諮詢師
#
生涯
33
25
VeinTRON
2025/09/08
3
厲害👍👍👍
3
希雅Sya
發文者
2025/09/09
1
VeinTRON 謝謝🙏🙏🙏
1
付費限定
海海人生路
2025/09/05
【AI】《納瓦爾寶典》重點摘要
《納瓦爾寶典》核心:以特定知識、槓桿、責任創造財富,以判斷力做長期正和賽局,減少渴望、追求健康與自由,終得幸福。
含 AI 應用內容
#
納瓦爾寶典
#
AI
#
摘要
15
2
宇牛
2025/09/05
1
淺能爆發
1
希雅Sya
發文者
2025/09/09
1
宇牛 👍👍👍
1
海海人生路
2025/09/04
權力地位—蠱惑人心的魔戒
權力地位如魔戒,令人沉迷於零和賽局。舉生活案例,表示爭輸贏易致誤解與衝突,唯有追求合作共贏的正和賽局,提升知識與判斷,才能跳脫惡性循環。
#
零和賽局
#
誤會
#
輸贏
19
7
Emma Tsai
2025/09/12
1
辛苦小蝦躺著也中槍了! 權力與地位真的是最容易蠱惑人心的魔鬼阿~~~
1
希雅Sya
發文者
5 天前
1
Emma Tsai 謝謝Emma!真的! 最近沒上方格子,差點成為魔法師😂謝謝你特別來逛逛❤️
1
海海人生路
2025/09/02
《易經》卜卦紀錄—「蠱卦」面對業力,改變的開始
卜卦得蠱卦,象徵家族業力與積習需改變。互卦-歸妹卦、變卦-旅卦,提醒突破框架、勇敢出走,在轉換環境中認識自我,化危機為成長契機。
#
易經
#
卜卦
#
易生涯
19
4
Emma Tsai
2025/09/12
1
小蝦近期很研究卦象阿~~ 這對我而言像天書🤣
1
希雅Sya
發文者
5 天前
喜歡
Emma Tsai 我也覺得很像天書🤣有機會再寫好懂一點XDDD
喜歡
海海人生路
2025/09/02
通過《JSRF求職力準備引導師》
...顯示更多
#
jsrf求職力引導師
#
職涯諮詢
#
生涯
24
9
宇牛
2025/09/02
2
嘿嘿~見鬼了!
2
希雅Sya
發文者
2025/09/03
1
宇牛 哈哈~神鬼祝賀!?🤣❤️
1
海海人生路
2025/08/09
《零日攻擊》兩集有感:從雲端到地面的深刻反思
前兩集對比描繪領導者的承擔與底層人物的墮落,反思國家方向、人性掙扎與守護善良的重要性。
5/5
零日攻擊
#
零日攻擊
#
戲劇
#
台劇
24
14
林燃(創作小說家)
2025/08/10
3
感覺很刺激~~~我喜歡人性刻畫的影集~~~
3
希雅Sya
發文者
2025/08/10
2
林燃(創作小說家) 大推!~~第二集太刺激,結尾眼淚直噴😭
2
海海人生路
2025/07/30
金錢卦初體驗—從易經看見志同道合的路
初次嘗試金錢卦,占得「X卦」,巧合呼應當前生命方向。透過冥想與占卜,結合易經智慧與直覺體悟,探索與人同行的力量與未來行動方向。
#
卜卦
#
易經
#
易生涯
27
10
宇牛
2025/07/31
3
不是金錢豹喔🤣
3
希雅Sya
發文者
2025/08/01
2
宇牛 到底🤣🤣🤣
2
海海人生路
2025/07/22
【講座筆記】憂鬱症的理解與同理:從診斷到人性的關照
講座探討憂鬱症的診斷、情緒機制與影響,結合臨床實務、社會觀點與同理關懷,強調助人者壓力因應與人性理解。
#
憂鬱症
#
心理疾病
#
筆記
29
8
宇牛
2025/07/22
4
情緒沒有對錯也沒有好壞!
4
希雅Sya
發文者
2025/07/24
1
宇牛 牛牛說的好!👍☺️
1
海海人生路
2025/07/21
人生反思&評量—認識心理疾病講座「憂鬱症」
分享兩首歌與課堂心得,探討憂鬱症、社會支持、AI成癮,創作者故事分享,自我覺察與人際交流的重要性。
#
憂鬱症
#
心理
#
理解
28
22
林燃(創作小說家)
2025/07/21
4
我是4分~~~蝦蝦超級用心!!!這篇文章能幫很多需要的人!!! 希望大家都能有所覺察 然後即時排解 我知道有些憂鬱症不是自己能控制的 但在讓它嚴重之前 我們還是有許多能自救的!!!
4
希雅Sya
發文者
2025/07/22
2
林燃(創作小說家) 謝謝燃姊強力支持與讚賞!🥰 收到滿滿電力啊!! 是啊,天助自助者,即早發現即早介入有差;很認同燃姊說的,有些不是自己能控制的,特別是共感過強或敏感度不高的,太在意他人感受或忽略了自己感受,能自救最好。假如失去了力氣或方法,尋求他人和專家協助,等同救自己離開泥淖的繩索。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