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棄,人生的一大課題
AI 繪圖
「有捨有得」,老師送我這句話
幾周下來,我思索了良久。這句話看似模糊,但直覺告訴著我:「對!我是該捨去些什麼了」。

職涯錨定來看,我前兩名是「俠客」、「自主工作者」,沒啥問題。重點是第三名有三個同分「創造者」「挑戰者」「樂活族」。
以我目前佛系的工作型態,沒毛病。的確,就是在俠客的自主工作者模式下,試圖將自主工作者和創造者整合,創造屬於自己的「一人公司」。
但,我的內心在創造者、挑戰者、樂活族間反覆橫跳,這才是最大的困擾。
第三名,沒有固定的排序。我時而在Creat路上,樂於創作、創造、開創,期盼帶來結果;時而,保有彈性,做各種學習、嘗試、挑戰,來達成自己的目標;又時而,當個逍遙的樂活族,享受佛系的生活品質,凡事夠用就好。
扮演各種角色對我而言,不會太難
然而,受眾抓不到我的定位,不知道我葫蘆裡究竟賣什麼藥?
總不能說,我什麼都可以賣吧!(嘿,別想歪了)就算做得到,我總得考量「衣食父母」的感受。瞧社會價值,主流依舊推崇一元或二元化信仰與定位,再多 「X」 也只能feat.到三元化角色。再多下去,太考驗或超出多數人能接受的範圍與認知。
(對,就是在跟我本人喊話)
我是貪心的人,但不能什麼都想要。再這樣下去,吸引不到更多粉絲,也達不到我想要的初衷。保有自我、自助助人、傳遞善知識,期盼有這樣的精神。重點是,我得賺錢,創造屬於自己的多元商業模式。
當我做到了,拍拍胸口表示這條路可行,任何人都可以辦到。
若要捨,那勢必是「樂活族」
誰不嚮往職家平衡、保有自我的快意人生?
捨去它,那真的好痛苦呀,為何?我講個大概讓大家明白。剛出社會那6年,我活在逼自己成長的壓力與自我暗示中,為了理想而拚搏,熬夜晚睡早起也無妨。接著,花了5年,與不願閒下來的自己拉扯,好不容易放下躁動的心,放鬆享受人生。如今,為了信念,我得捨棄「樂活」以及部分「佛系」。
回歸過往「緊張」的生活,想想就掉下淚來。那段太緊繃了,雖然學到了很多,但我不願過得跟從前一樣。所以,我會努力捨去「樂活族」,但請給我些時間,調整到更好的狀態,從微小處開始著手。過於猛烈的切割,太難受,太過頭,還在找方法平衡。
反思:「樂活」的盼望,說不定是種生存機制
融合「樂活」的好方法:「幽默感」
希望我能笑看人間事,帶著微笑、幽默面對、化解大小事。我有好奇心、同理心、分析力、調適力,但有時太執著於眼前的問題。Debug也要有個度,我是找盲點大師,但容易成為被攻擊的對象,出自好意未必有人領情。曾用正向心理催眠自己,凡事樂觀以對,但沒有武器反而變毒雞湯。
成為幽默的人,而不是沉默或反抗者。華人社會沒有「幽默」詞彙,有的唯有風趣、有趣、風流這些。台灣人愛用諧音梗、雙關語,但不見得每個人都擅用,呃我就不大會,或許,偷師西方文化也不失一個好法子。
我會嘗試練練,娛樂娛樂大家。(反正,不好笑也有個笑字嘛,對吧?)
加入點「幽默」配方,說不定能創造出新的飛天小女警...
.歡迎追蹤希雅Sya🦐|加入沙龍🛋️|按愛心❤️|分享親友🥰
.給創作者滿滿的能量、肯定、支持,好帶來更多精彩的優質內容
.找我聊聊或合作請至Sya(希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