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費、碳稅、總量管制一次看,全球和台灣的排碳之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碳費是什麼?

  1. 由台灣政府依據《氣候變遷因應法》所徵收,並納入溫室氣體管理基金的費用,不對上游的電力業者課徵,只針對下游業者的直接與間接排放量課徵,並採用統一費率
  2. 台灣是目前唯一採用碳費制度的國家

碳定價是什麼?

  1. 二氧化碳訂出一個價格,在全球已經有超過 70 個國家或地區實施碳定價制度
  2. 碳定價機制的核心概念是使用者付費,將原本由社會承擔的環境污染、自然災害等,改由污染者負責
  3. 碳定價有 2 種常見方式:
  • 若以碳稅/碳費的方式進行定價,則由政府來決定一個固定的價格
  • 若是透過碳交易的管道,價格會隨著碳交易市場不斷波動,不會有固定的價格

碳稅是什麼?

  1. 由政府將二氧化碳排放量決定一個固定價格,並以公噸作為計價單位,根據稅基差異,制定個別稅率,上中下游業者都可能會被徵收
  2. 例如: 若碳稅稅額為 100 元/噸,生產過程中排放一萬噸二氧化碳的企業,製造成本會增加 100 萬元
  3. 碳稅不僅能帶來減碳的效益,還能為國庫帶來稅收,該稅收不需受限於減碳用途,能廣泛用於社會發展,福利與基礎建設

總量管制與交易是什麼?

  1. 由政府設定企業排放總量的上限額度,若企業實際排放量超出配額,就需要購買碳權補償;若企業排放量低於上限,就能把剩餘額度轉換成碳權出售
  2. 由「總量管制與交易」機制產生的碳權,例如歐盟排放交易系統 (EU-ETS) 中企業沒用完的碳配額;而美國加州、南韓、紐西蘭都有運作成熟的總量管制交易市場,中國則在2021年啟動全國層級的碳交易

全球現況:

  • 根據世界銀行 (World Bank) 統計顯示,全球有 75 個國家和地區實施碳定價,約 70% 的國家或地方政府同時採用兩種以上的碳定價工具,以擴大覆蓋範圍並提高碳價,儘管碳定價工具的覆蓋範圍不斷擴增,但短期內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覆蓋率可能僅達到 30%,距離 COP26 上所宣示的 2030 年覆蓋 60% 目標仍有差距
  • 2023 年碳價表現參差不齊。超過一半的碳稅稅率有所提高,但許多 ETS 的價格有所下跌,例如紐西蘭、韓國、歐盟和英國等。而各國 ETS 價格下降的原因不同,例如歐盟因經濟成長停滯和能源價格危機,導致化石能源消耗減少,進而使 ETS 價格下跌;紐西蘭則因未來市場剩餘配額的不確定性導致價格下跌
  • 現有的碳價仍不足以達到巴黎協定 2°C 目標。根據 IPCC 估計,要實現 1.5°C 的目標,2030 年碳價需達到 226~385 美元,但目前沒有任何碳定價機制達到此目標。即使是 2°C 目標,碳價應在 63~127 美元之間,但只有 7 個碳定價機制達到或超過63 美元,且僅涵蓋不到 1% 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
  • 自 2022 年起,碳權的發行量呈現下降趨勢,尤其再生能源和森林土地使用專案的發行量幾乎減半。目前碳權市場目前以自願需求為主,但對於年份較長的專案仍有所擔憂

台灣現況:

  • 世銀報告首次將台灣碳費列出,並以 10 美元計算,顯示國際上認同台灣碳費應不低於 10 美元,且應於 2024 年開始徵收。相關學者和環保團體建議碳費起徵價格應訂為 500元,才能在 2030 年提高至 3,000 元,以達到巴黎協定目標
  • 許多國家利用碳抵換增加政策的彈性,但大多數國家對碳抵換設立了嚴格的附加條件。然而台灣在這方面的規範較為寬鬆,甚至允許使用垃圾碳權,此舉削弱了碳費的可信度和公平性。此外,台灣碳費收入的使用應更加透明,並優先用於促進減碳且具社會效益的公共投資,以推動社會邁向低碳

根據碳費徵收辦法草案,即將上路的碳費計算公式為:

碳費應繳費額=(直接與間接排放量 - 2.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收費費率

  • 環境部於2024年4月29日預告碳費徵收辦法草案,首波碳費徵收對象為全廠之直接排放及使用電力之間接排放,其溫室氣體年排放量合計值達二萬五千公噸二氧化碳當量以上之電力業及製造業為主,目前預計從2025年5月開始徵收2024年一整年的碳排費用
  • 財政部賦稅署針對碳交易間是否課稅進行解釋,賣方賣碳權給買方,依「營業稅法」規定,屬在我國境內銷售勞務,為無形資產,要按銷售額開發票交付買方,並繳交 5% 營業稅;而買方要負擔手續費給環境部,成交金額為總金額 5% 加上減量額度價款,並用於環境部溫管基金專戶
  • 目前尚未確定碳費費率,使企業對成本估算產生了不確定性
  • 未來碳費徵收門檻將逐步降低,從年排放量 2.5 萬噸降至 1.5 萬噸,至1萬噸;同時碳費費率也將設計分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Vivian的沙龍
11會員
35內容數
歡迎大家來到 Vivian 的沙龍,在這裡我會撰寫關於永續、金融投資、企業評價及職涯的文章,也希望與大家能夠互相交流~
Vivia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2
職場新鮮人必看!本文分享三個真實案例,說明職場中「留下紀錄」的重要性,並提供保護自身權益的建議,教你如何避免成為無辜的背鍋俠。
Thumbnail
2025/04/02
職場新鮮人必看!本文分享三個真實案例,說明職場中「留下紀錄」的重要性,並提供保護自身權益的建議,教你如何避免成為無辜的背鍋俠。
Thumbnail
2025/04/02
本文分享作者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不同部門 (移轉訂價、財務顧問、ESG) 的工作經驗,並深入探討各部門的工作內容、優缺點以及職涯發展建議,同時也提醒讀者要重視自身的身心健康。
Thumbnail
2025/04/02
本文分享作者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不同部門 (移轉訂價、財務顧問、ESG) 的工作經驗,並深入探討各部門的工作內容、優缺點以及職涯發展建議,同時也提醒讀者要重視自身的身心健康。
Thumbnail
2024/12/30
隨著永續議題日益重要,IFRS S1/S2永續揭露準則已成為企業不可忽視的關鍵。本文探討IFRS S1/S2準則,包含環境保護成本效益的計算、會計處理,以及臺灣上市櫃公司接軌時程。2026年起,上市櫃公司必須依規定揭露永續資訊,也會影響到投資決策及股東會年報發布時程。
Thumbnail
2024/12/30
隨著永續議題日益重要,IFRS S1/S2永續揭露準則已成為企業不可忽視的關鍵。本文探討IFRS S1/S2準則,包含環境保護成本效益的計算、會計處理,以及臺灣上市櫃公司接軌時程。2026年起,上市櫃公司必須依規定揭露永續資訊,也會影響到投資決策及股東會年報發布時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碳費及碳交易制度,以及碳匯與碳權的關聯。臺灣已於氣候法中宣示於民國139年達成淨零排放的目標,且自由貿易協定對接的問題。本文為你總結了碳費、碳交易制度及碳匯與碳權的關聯,幫助你更瞭解碳排放管理及交易相關知識。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碳費及碳交易制度,以及碳匯與碳權的關聯。臺灣已於氣候法中宣示於民國139年達成淨零排放的目標,且自由貿易協定對接的問題。本文為你總結了碳費、碳交易制度及碳匯與碳權的關聯,幫助你更瞭解碳排放管理及交易相關知識。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臺灣碳費執行機制的相關內容,包括碳費兩種徵收方式的詳細說明、徵收對象及申報繳費流程等,最後還提出了企業可以採行的減碳措施,旨在協助產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成淨零轉型的目標。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臺灣碳費執行機制的相關內容,包括碳費兩種徵收方式的詳細說明、徵收對象及申報繳費流程等,最後還提出了企業可以採行的減碳措施,旨在協助產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成淨零轉型的目標。
Thumbnail
環境部最近宣佈了碳費共有兩種自主折抵方式,第一種是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者可獲得最優惠費率。第二種是企業採取環境部的指定項目進行自主減碳,同樣可享優惠費率,但折扣幅度較小。這兩種方式對於企業減少排放量有不同的影響和折扣幅度,並且需符合特定的條件。
Thumbnail
環境部最近宣佈了碳費共有兩種自主折抵方式,第一種是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者可獲得最優惠費率。第二種是企業採取環境部的指定項目進行自主減碳,同樣可享優惠費率,但折扣幅度較小。這兩種方式對於企業減少排放量有不同的影響和折扣幅度,並且需符合特定的條件。
Thumbnail
大家都在談論「碳金」,它是怎麼賣的?企業只要減少碳排放就能賺錢嗎?碳值是多少錢? 碳交易是怎麼產生的?機制是什麼? 什麼機制可以防止漂綠跟炒碳金? 碳費跟碳稅傻傻分不清楚?
Thumbnail
大家都在談論「碳金」,它是怎麼賣的?企業只要減少碳排放就能賺錢嗎?碳值是多少錢? 碳交易是怎麼產生的?機制是什麼? 什麼機制可以防止漂綠跟炒碳金? 碳費跟碳稅傻傻分不清楚?
Thumbnail
### 過程原因及未來影響 碳費審議會的成立和首次審議會召開是為了加速減碳並與國際接軌,這一舉措將對未來的氣候政策和環境保護產生深遠影響。 #### 過程原因 1. **法律框架擬訂**:環境部在氣候變遷因應法下優先擬訂12項子法,其中包括與碳定價相關的法規,這促使了碳費審議會的成
Thumbnail
### 過程原因及未來影響 碳費審議會的成立和首次審議會召開是為了加速減碳並與國際接軌,這一舉措將對未來的氣候政策和環境保護產生深遠影響。 #### 過程原因 1. **法律框架擬訂**:環境部在氣候變遷因應法下優先擬訂12項子法,其中包括與碳定價相關的法規,這促使了碳費審議會的成
Thumbnail
碳交易手續費5%引起業者不滿,氣候署指出這不同於一般規費,反映業者的減碳責任,並非金融商品。草案中也禁止碳權轉售,每筆碳權只能交易一次。環境部提出的碳費規劃中,業者可扣減2.5萬公噸排放量再計算,但遭環團批評形同給予業者2.5萬的免費排碳配額。未來碳權買賣將實施每筆交易買方需支付5%的手續費。透
Thumbnail
碳交易手續費5%引起業者不滿,氣候署指出這不同於一般規費,反映業者的減碳責任,並非金融商品。草案中也禁止碳權轉售,每筆碳權只能交易一次。環境部提出的碳費規劃中,業者可扣減2.5萬公噸排放量再計算,但遭環團批評形同給予業者2.5萬的免費排碳配額。未來碳權買賣將實施每筆交易買方需支付5%的手續費。透
Thumbnail
近年來,隨著全球各國對氣候變化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碳減排技術逐漸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在臺灣,減碳技術產業也得到了飛速發展,這為投資者提供了機會。本文將介紹臺灣的碳減排技術產業,並探討ESG(環境、社會和治理)與臺灣減碳科技產業之間的聯繫
Thumbnail
近年來,隨著全球各國對氣候變化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碳減排技術逐漸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在臺灣,減碳技術產業也得到了飛速發展,這為投資者提供了機會。本文將介紹臺灣的碳減排技術產業,並探討ESG(環境、社會和治理)與臺灣減碳科技產業之間的聯繫
Thumbnail
本文整理這段期間我在搜尋相關課程時看到的一些比較奇怪的開課機構、發證機構或是老師,希望能緩解大家的碳焦慮,未來才不會不小心掉進陷阱,花了一大堆錢卻得到一紙垃圾。
Thumbnail
本文整理這段期間我在搜尋相關課程時看到的一些比較奇怪的開課機構、發證機構或是老師,希望能緩解大家的碳焦慮,未來才不會不小心掉進陷阱,花了一大堆錢卻得到一紙垃圾。
Thumbnail
【環保新進展】2024年首波國內碳權交易即將啟動! 環境部近日公布了「溫室氣體減量額度交易、拍賣及移轉管理辦法」,這不僅是碳交易市場的一大進展,更代表著我們國家在環保方面的又一次飛躍。這個被熱切期待的草案,將為國內碳權買賣開啟新篇章。
Thumbnail
【環保新進展】2024年首波國內碳權交易即將啟動! 環境部近日公布了「溫室氣體減量額度交易、拍賣及移轉管理辦法」,這不僅是碳交易市場的一大進展,更代表著我們國家在環保方面的又一次飛躍。這個被熱切期待的草案,將為國內碳權買賣開啟新篇章。
Thumbnail
全球氣候變遷問題愈發嚴重,促使各國紛紛採取行動,尋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有效方式。臺灣也積極參與,於今年2月15日正式實施《氣候變遷因應法》,並將「2050淨零排放」目標立法確立。
Thumbnail
全球氣候變遷問題愈發嚴重,促使各國紛紛採取行動,尋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有效方式。臺灣也積極參與,於今年2月15日正式實施《氣候變遷因應法》,並將「2050淨零排放」目標立法確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